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它与紫砂痴缠了几千年 没有它或许紫砂壶将不复存在

发布:2018-6-1 17:10:30  来源: 紫砂之家 [字体: ]

 

始陶异僧

 

  紫砂文化追溯到起源,跟佛文化脱离不了。据说“始陶异僧”就是发现紫砂土的第一人,第一位有记录制作紫砂壶的“金沙寺僧”,均是佛教中人,自然紫砂壶从基因里带来的佛性。

  茶禅一味,品茶如参禅。因饮茶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向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之说。

  所以两者从本质上存在了很多相似、相近的地方。其朴实无华的外貌,富含韵味的内涵体现,都验证了这点。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以来,佛教思想与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及民间风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而深入人心。

  宜兴是千年古陶都,以紫砂为代表的宜兴陶瓷,既有日用性,又有观赏性,赏用兼优、理趣相融,蕴含着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佛教文化与陶瓷文化交汇融合,使阳羡历史文化更加辉煌灿烂。

  佛文化与紫砂起源

  “始陶异僧”与“富贵土”

  紫砂泥是深藏于陶土矿中的“泥中泥”,是宜兴特有的陶土资源。传说紫砂土的发现与广施善缘的僧人有关。

  当时人生活困苦,食不果腹,一位云游僧人途径于此,看此情形,不是施舍钱财米粮。而是卖富贵土,当时人们不理解,于是便指点丁蜀老百姓发掘了富贵土,让人们以陶致富,体现了我佛慈悲。

  之后丁蜀紫砂人饮水思源,感激这位“异僧”,所以称他为“始陶异僧”。如今在富藏紫砂泥的黄龙山麓的大水潭边,矗立了一座将近3米高的“始陶异僧”紫砂雕塑,让陶都人民世代不忘其恩泽。

  “金沙寺僧”与“紫砂壶”

  知道供春的壶友,应该对“金沙寺僧”都很熟悉,供春被誉为陶壶鼻祖。相传在明代正德年间,一位读书人在宜兴金沙寺内复习迎考,而他的书童供春在寺内向见一位寺僧在制壶,遂向他偷学并进行了自己的改造。

  追根溯源,制壶创始之功,应归这位无名英雄“金沙寺僧”,也可以说,佛教人士在紫砂壶的创始中起到极大的作用。

  佛文化与紫砂创作

  “僧帽”与“紫砂壶型”

  “僧帽壶”据考证最早是由明代陶士李茂林制作,当时他是按冬季僧侣头上所戴布制帽所制,其所制僧帽壶壶嘴短直、嵌盖,壶身扁圆下敛上宽,并有几莲瓣装饰。

  之后时大彬所制的“僧帽壶”,虽然相隔李茂林制壶仅20余年,但他所制的“僧帽壶”形态大有变化。壶身六面,耳型壶把,呈鸭嘴式壶嘴,壶肩上有五朵莲瓣成为壶冠。两者皆流传至今。

  期间数百年间,“僧帽壶”仍被无数人所追捧, 这里面自然有着佛学文化与紫砂艺术思想天然相合的原因所在。

  时至今日, 更多、更丰富的以佛文化为原型的紫砂艺术作品不断孕育而生:“佛手壶”、“济公壶”等等。

  “心经”与“紫砂刻绘”
  现代人们喜欢从一些经典的佛文化与紫砂融合,发展创作出更多与佛息息相关的紫砂作品。最常见的就是将心经刻绘在紫砂壶面,将佛文化有关的思想内涵在紫砂艺术中完美体现。

  除此之外还有将佛学人物形象融入紫砂装饰中,简单朴素的刻绘,色泽丰富的泥绘,描金、镶金等工艺就比较繁复,为传统装饰增添一丝韵味。

  没有“始陶异僧”、“金沙寺僧”,这样的无名氏,或许宜兴紫砂不会如此响彻国内外,进而成为非遗传承。可见佛文化之与宜兴紫砂渊源久远,因缘深长。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