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有很多故事,每一件都能讲出很好的故事,她贯穿丰富的历史。”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记者采访中,这位被外界称为“中国陶瓷第一街”的掌舵人,陈进林对陶瓷有着不一般的感情。
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北京市商会副会长 陈进林
见证陶瓷20余年发展历程
“从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我卖瓷砖已经20多年了。”陈进林刚来北京时,在海淀、丰台、十里河,甚至天津,都开过店面,从事洁具和瓷砖营销。
早期开拓市场,陈进林见过物质尚不丰富的首都。“以前的路还是土路,雨天是‘水’‘泥’路,晴天就是扬灰路。”“十里河这一块,当时还是菜地,还有一些垃圾堆,加起来有两三百亩。”陈进林看中了这里,“我们准备在这里建一个陶瓷市场,当时他们(记者注: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有点怀疑我的实力,我就带着他们考察我自己的店面,仓库,还有存货,他们看了以后放心了,同意我在十里河做。”
2002年,闽龙陶瓷集散地在十里河扎下根。当时的市场模式是“前店后库”——前面是店面,后面就是仓库。“老百姓在店里看好了东西,直接到仓库拿货装车。这样他们买的放心,不用担心货物被掉包。” “那个时候,陈进林既是老板,又是普通的销售员,他经常给消费者普及科学使用陶瓷的方法。靠着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和诚信、勤奋经营,陈进林一步一步打造他的陶瓷市场版图。
2003年,陈进林提出1:1实景展示,“以前的店面展示单片瓷砖,一片挺好看,拿回家后整体一铺就不好看了,我们最先提‘1:1实景展示’,打造样板间,让消费者在样板间里挑选适合自己家装的瓷砖。”仅马可波罗一个品牌,当时在十里河就开了一间六千多平米的店。
他很早就有品牌意识。“那个时候国外的品牌已经很成熟了,后来咱们中国慢慢也诞生了一批品牌陶瓷。有消费者问我,到哪里能买到放心的瓷砖,我告诉他,有品牌的瓷砖你不用担心质量,放心购买。”从生产标准的不统一到中国品牌的陆续诞生,陈进林见证了陶瓷行业的发展。
浸淫陶瓷行业多年,陈进林对陶瓷产生特别的感情。“人能接触的地方基本都能看到陶瓷,卫生间,地砖、锅碗,家家户户都在用陶瓷,它无所不在。但真正对陶瓷有了解的人并不多。”让大众了解陶瓷和陶瓷文化,成为他的心愿。
用小写的china(瓷器)读懂大写的China(中国)
阎崇年在《御窑千年》中写到,要想理解大写的China(中国),就不能不懂小写的china(瓷器)。以一种优美器物即瓷器作为中国的英文国名,既是瓷器的骄傲,也是中国的自豪。
陈进林感到,陶瓷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做陶瓷产业需要与陶瓷文化艺术相结合。如何让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陶瓷文化,不断走近百姓、走进当代、走向世界?思索之后,陈进林决定“转身”,建起了闽龙陶瓷艺术馆。但这个“转身”并不华丽,正当艺术馆事业稍有起色时,一纸拆迁令,给他的美好愿望浇了一盆冷水。
陈进林并未灰心,陶瓷事业成就了他,他必定反哺,下定决心要为陶瓷文化鞠一捧清泉。
那是2014年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北京确立了“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谱写着“中国梦”的首都篇章。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陈进林迎接陶瓷文化的春天。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后的第二年,陈进林创建了北京陶瓷艺术馆。
他现在的职务中,经常放在第一位的是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别人称他陶瓷专家,他谦虚笑称自己是瓷砖的那个“砖家”。
“现在中学生、大学生对中国的陶瓷文化了解太少,更不知道中国文化的精髓。陶瓷文化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篇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从陶瓷开始。在陈进林大力推进下,依托艺术馆,以“陶瓷+”为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百花齐放。
北京陶瓷艺术馆社会大课堂一景
北京陶瓷艺术馆一景
传播陶瓷文化,从娃娃抓起。为了配合北京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的教育和社会大课堂的教育,艺术馆开设陶瓷科技与艺术和非遗传承的课程32门,有近8万名中小学生(含社会公众)到北京陶瓷艺术馆参观学习。
两年多来,艺术馆开展了“一带一路·陶瓷艺旅”活动,途经西安、新疆等地,行程5000多公里;召开了“陶瓷发展高峰论坛”;向全球征集陶瓷卡通形象以及卡通作品;多次举办陶瓷名家展览,还与全国文联合作,建立了“国礼馆”;举办了“陶瓷文化旅游节”,建立了主要由各产瓷区企业组成的“陶瓷旅游联盟”,开通了“京赣闽旅游专列”等等;为促进陶瓷与文化相融合,陈进林还建立了国学堂,定期举办陶艺体验、茶艺书法、非遗展示等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当事业做到一定的高度,精神境界自然而然也会到另一个高度。多年经营,陈进林建立的理念是要抓住陶瓷文化的长板,通过传承与创新,打造品牌、做出影响力,带动中国陶瓷走向世界。如何结合“一带一路”做好陶瓷文化传播者,是他下一步继续晋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