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霞在拉坯
王清霞展示自己的作品
近年来,作为宋瓷的代表,建盏在全国甚至世界再度火热起来。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10月,央视《寻宝》 栏目走进建阳。世界各地的建盏藏品纷纷拍出了高价。去年厦门金砖会晤彻底引爆了建盏市场,各地经销商蜂拥而至。
在建盏的发祥地——建阳水吉镇,繁华的建盏一条街店铺鳞次栉比,不少年轻人顺势回到故乡创业,从事建盏产销行业。目前水吉镇从事生产仿宋建盏的企业已经超过1800家。
在这个领域,罕见女性从业者。本期《助创》推介的,是一名坚守建盏路的女匠人王清霞。她给自己的建盏品牌起了个响亮的名字——“进贡堂”。
接触建盏近10年,王清霞是业内少有的持有陶瓷工艺师技师证书的女性。2017年,她通过国家二级陶瓷工艺师技师的认定,还获得了南平市建窑建盏“十佳新秀提名奖”。
2015年5月,她的作品“鹧鸪斑茶盏”获建阳区首届建窑、建盏作品大赛银奖;2015年11月作品“鹧鸪斑钵碗”获中国美术协会“华表奖”金奖;2016年10月作品“宇宙之星”获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十大名窑”金奖;2017年5月作品“银河之星”获第九届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大赛金奖,作品建窑“银河之星”被西安博物院永久收藏。
从古玩到建盏,10年执着烧盏
作为建阳人,王清霞和丈夫原本从事古玩生意。他们常年接触中国古代艺术,非常喜欢收集屏风、雕件、字画等。后来,王清霞又迷上了建窑建盏,对宋代建窑古窑址的标本情有独钟,收藏了许多建盏的标本器型和斑纹作标本。
踏入建盏烧制领域,王清霞的拜师之路颇具戏剧性。当时她听说建盏油滴烧制老师傅卢国华技艺超群,于是数次登门拜访。有一天,身穿白色衣裙的王清霞和一群朋友参观卢国华的工作室,别人只是眼观手不动,她却什么都要试,甚至就用手去探试釉水。
“后来师傅告诉我,看我一个穿得这么漂亮的女孩子居然敢去试釉水,还不怕脏地站在那里动手修土坯,看来真心是喜欢,于是就答应教我了。”王清霞就这样踏入建盏烧制的大门,“当时师傅不收徒弟,我也算是心诚所致,金石为开吧!”
传统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常古老,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每道工序王清霞都得摸透学会。“因为每个窑都不同,每次的气氛也不一样。师傅教得再多,也得靠自己实践摸索。”王清霞说道。
回忆起第一次用电窑烧制建盏,王清霞至今难忘。“全程守在窑前,隔十几分钟就细细看一次,但最后还是没烧熟。”这只是她学艺的一次小小失败,“我曾经按错温度键,结果把窑烧塌了。至于起泡、开裂、跳釉、变形这些小问题那简直是数不过来的”。王清霞坦言,建盏的烧制充满了魔力,真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在她开始探索烧制技艺的时候,建盏市场还未成气候,“当时整条街就我家在卖新盏”。由于烧盏时候需要紧盯火候,王清霞经常不眠不休。“辛苦不用说,而且废品率很高,老公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开始抱怨,烧掉的都是钱啊,还不如只是走渠道卖盏。”王清霞说道。
压力之下,王清霞女性的坚韧特质让他们得以坚守。有段时间,经常出现流釉的状况造成建盏废品率居高不下。王清霞仔细梳理每道工序,反复试验,最后才发现原来是筛矿土的筛子目数过细,那段时间,她每天只休息不到5个小时。
经过数年的努力,王清霞已能熟练地烧制出兔毫盏、鹧鸪斑盏、龟裂纹盏、油滴盏、乌金釉盏等建盏斑纹,她的作品被国内许多资深玩家收藏。
沉下心,从制作走向创作
猫在工作间四五个小时,重复着配料、炼泥、揉泥、拉坯、修坯等工作,还得忍受高温的炙烤,烧制建盏复杂且辛苦,因此建盏烧制工艺曾中断了很长时间,也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建盏技艺。直到上世纪70年代,在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面前,资本才开始暗流涌动。王清霞坦言近年来作坊越来越多,市场开始不可避免地有了浮躁和功利的现象。
作为年轻烧盏人,她觉得自己应当为复兴断烧千年的技艺做一些努力。2013年,她加入建盏协会,成为当年最年轻的女性会员。
近年来,市场从回暖到火爆,建盏的价格扶摇直上。看到这样的形势,王清霞在高兴之余,开始培养自己的特色。由于有古玩的基础,王清霞喜欢钻研古代建盏的器型。通过查阅资料,她发现宋代点茶技艺的一个细节:在敬献点茶时,会将建盏置于盏托上,然后恭敬地为贵宾奉茶,以示对贵宾的尊重。于是她在2015年开始研究烧制建盏的盏托,以重现宋代点茶的“高大上”特点。
对于建盏烧制,她觉得需要匠人精神,以一个纯粹手艺人的心态做事,心无旁骛。“多烧精品,不大量铺货,不搞价格联盟。”王清霞表示,“未来我还是会坚持创作的道路,会走精品路线。断烧千年,很多技艺需要摸索和创新。烧出真正的曜变,破解这一世界谜题,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