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穿越不同文明的白瓷

发布:2018-8-1 16:03:29  来源: 华夏收藏网 [字体: ]

  “白色既是一种悲伤,也是一种希望。”这是英国陶瓷艺术家埃德蒙·德瓦尔在《白瓷之路》中写下的句子。他用整整一本书,试图解答一个疑问:为什么当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想到瓷器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白色。最简单的解释是:瓷器发源地是单一的,既然世界各地的制瓷技术均来自中国,那么,自然是中国人说了算。

  这个解释遮蔽了两个事实:首先,欧洲瓷经历了漫长的模仿与摸索过程,它与中国瓷不完全相同。其次,青瓷曾是中国瓷的主流,后来才被白瓷压倒。在传统文化中,白是丧色,中国古人对白色似无偏好。也许,更近人情的解释是:白与瓷是天然绝配,瓷予白以光泽,白予瓷以神秘。唯有白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二者的优点,至于它们是如何相遇的,只能归为神迹。所以,德瓦尔将他的追寻称为“朝圣之旅”。

  艺术社会:历史为什么选择景德镇

  欧洲人知道白瓷,始于景德镇。

  在17世纪60年代,景德镇输出商品值达360.5万—450.5万两白银(含其他出口产品),相当于英国每年出口商品值的53%—67%。1712年,法国传教士殷弘绪来到景德镇,立刻被惊呆了:这里有100万人,3000座窑,工人们昼夜忙碌,“万杵之声”令人夜不成眠,整座城市犹如巨大的火炉,被人们称为“四时雷电镇”。

  殷弘绪在景德镇住了7年,他发现,中国白瓷的技术是公开的。商人们告诉殷弘绪:白瓷原料是瓷石和高岭土,瓷石犹骨,高岭土犹肌肉。一名西方人曾从景德镇带走高岭土,结果什么也没烧出来。商人们轻蔑地说:没有骨,自然会失败。当时欧洲人还在试图用玻璃、牡蛎贝壳甚至是长期腐烂的兽粪,来烧制瓷器,殷弘绪的发现可谓石破天惊。

  商人们不在乎说出原料,因为他们知道,如何提纯、如何配比、如何烧制,仍有大量秘密。在烧制过程中,控火就是一大难关;此外,成品瓷器体积会大幅缩小,不掌握相应技术,它会自行破碎;烧成后,如何将窑温降下来,将对瓷器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完全获取如此海量的经验性知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令人惊叹的是,许多经验性知识与人们认知习惯正好相反,不特别点拨,人们很难想到。

  在景德镇,德瓦尔遭遇了许多哭笑不得的事:匠人们误以为他是西方博物馆馆长,便争相讨好他;在工艺要求极高的大型瓷器作坊中,女孩们一边说脏话,一边干活儿;甚至从明代起,造假便成了产业,贩子们收集各窑残次品,经打磨、修补,再当成新品卖,这种 “过江货”一经水火便原形毕露;在市场上,人们说的话半真半假,殷弘绪在他的书中曾厌恶地谈到当地人这一习惯……

  所有这一切,构成一幅高度无序的画卷。

  然而,当1974年重大任务下达时,景德镇又迅速转向有序。匠人们找到新矿层,从烧制到绘画,从器型到设计,一切都达到当代最高水准。站在这套后来被命名为“7501瓷”的白瓷面前,德瓦尔为它的洁白而沉醉。

  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景德镇?因为它无序、纷乱、混杂,恰好与艺术同构,人们各自为战,互相隐瞒,又彼此依赖,他们嘈杂、喧闹、争吵,这里就像殷弘绪记录的那样,“如同无时无刻不置身于狂欢节”。在生活中狂欢,所以景德镇允许成千上万种尝试,人们从无序中获得灵感,并将自己的创造再投入其中。

  在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会有如此的艺术气质?所以德瓦尔说:“这里是瓷都,是传说中的圣地,一切从这里开始。”

【明】僧帽壶 1403—1425 年

  理性社会:探索白瓷的奇迹

  整个18世纪,欧洲人都在探索瓷器的奥秘。早在16世纪,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已研制出瓷器(实际上是一种炻器),并投入量产,但目前存世仅49件。18世纪欧洲人再度研发瓷器,与其说是趣味在推动,不如说是受经济困难逼迫。欧洲为购买中国瓷器花掉太多钱,17、18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记录在案的、远销的中国瓷器就达6000万件。一般认为,在整整300年间,中国年均出口瓷器超百万件。

  中国瓷器研发是官窑与民窑并行,而欧洲大陆则采取了政府主导、专家操作的发展模式。大力王奥古斯都(波兰国王,领有德国萨克森州,该州属神圣罗马帝国,领有者具有被选为皇帝的资格,是7个选帝侯之一)与科学家契恩豪斯的合作堪称经典。但是在中国,学术与工艺极少结合。“五胡乱华”时,太仆寺被废,而太仆寺掌三易之法,相关学者流落民间,推进了酿造业、医学、工程机械等行业的进步,此后再无赓续。

  契恩豪斯深通光学、矿物学,他试图在原料中加入雪花石膏和玛瑙,他成功地制造出了青瓷,他称之为碧玉瓷。如果不是深入工匠中,只靠逻辑思维,契恩豪斯也许永远也不会想到使用魔法石,而找到魔法石,逻辑的力量便展现了出来。即使没有契恩豪斯参与,德累斯顿瓷器照样横空出世。因为逻辑思维极大方便了知识流动,后来者无需一个个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只要掌握基本原则,创新就会奔涌而出。

  在今天看来,艺术型社会创造出白瓷,但在技术革新的效率上看,还是理性社会更高。

麦森瓷杯 约1715年

  商业社会:谁摘走了桃子

  1726年,21岁的库克沃西刚完成了他的学徒期。在翻阅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时,意外看到了殷弘绪20年前从景德镇发回的两封信。库克沃西意识到,全欧洲都在寻找的中国瓷器原料其实在英国乡下到处都是。殷弘绪未详细记录瓷器烧制技术,但此时实验科学思想风靡英伦,一些咖啡馆甚至定期请科学家来做现场实验表演,以招揽生意。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有了实验,现在一年所积累的经验可能比过去几千年都多。通过实验,库克沃西成功地破解了瓷器烧制技术。1768年3月14日,库克沃西烧出了自己的第一件瓷器。与他几乎同时,伟奇伍德也用了近20年时间,研发出乳白陶,它的优势在于成本极低,瓷器终于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历史翻开了新篇章。

  据学者刘强先生研究表明:从18世纪后期起,英国瓷开始替代中国瓷,当时英国流行一首歌:“为什么把钱往海外抛掷,去讨好变化无常的商贾?再也不要到中国去买瓷器,这里有的是英国瓷器。”到1792年时,中国瓷器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0.59%。180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完全停止进口中国瓷器,1810年,英国从瓷器进口国变成出口国。到1818年,中国出口瓷器仅达125.4万两白银。

  英国瓷后来居上,因为它成功规避了欧洲大陆式的政府主导、专家操作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理性精神强、能集中优势力量,却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

  据学者张宇了解,19世纪早期,因战争导致贵族日渐困窘,高档瓷器销量锐减,给欧陆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在市场变化的打击下,德国大型制瓷厂不得不归为国有,以牺牲长期效率为代价,暂时度过难关。这种投靠在客观上鼓励了政府扩权,为后来埋下隐患。

  从艺术社会,到理性社会,再到商业社会,德瓦尔用“白瓷之路”串联起整个现代史,不仅展现了一种艺术形式的兴衰,更折射出人类文明进程中共同的命运体。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