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陈列中,展出了一组金代井陉窑瓷枕。这几件瓷枕,胎质和釉色比较独特,呈一种浅淡的米黄色,装饰手法也比较少见,与其他窑口生产的瓷枕,风格迥异。除一件白釉双鹿纹枕采用了刻花工艺外,其他几件瓷枕的装饰手法,均为井陉窑独有的“戳印”工艺,古雅拙朴,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有三件鹿纹瓷枕,线条流畅,简笔传神,刻画生动,令人过目难忘。
白釉刻双鹿纹枕(图1),枕面为四瓣形,胎质坚实细腻,枕面内外圈均以双线作边框,组成花草纹带。中心开光,内刻一对相向而卧的梅花鹿。鹿的四周,刻有山石,双鹿匍匐于山石之上,似在相对鸣叫,“呦呦”之声如闻在耳。
白釉戳印双鹿纹如意形枕(图2),枕面为如意形,釉色细腻典雅。枕面内外圈以双线作边框,两层边框之中,饰以缠枝忍冬纹。如意形开光内,一对梅花鹿相对匍匐而卧,头上祥云飞绕,脚下芳草萋萋,充满诗情画意。
白釉褐彩戳印鹿纹腰圆形枕(图3),枕面为腰圆形,立面为素面,既未压模,也未施彩,整体造型简洁大气。枕面内外圈以双线作边框,中间组成梅花花朵纹带。四瓣形开光内,一梅花鹿,三足腾空,一足着地,似在山石花草间奔腾跳跃,姿态生动,呼之欲出。
鹿是古人心目中的一种瑞兽,有祥瑞之兆。《符瑞志》载:“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鹿纹之所以被各艺术门类奉为重要题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思想理念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鹿”与“禄”谐音,以象征福禄常在。因此,寓意吉祥的鹿纹被广泛运用到古代各类器物中,“鹿”的造型亦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古陶瓷中出现鹿纹装饰纹样可追溯至唐代,在唐代长沙窑彩绘装饰中就有它的身影。进入宋代后,由磁州窑率先承接了唐代长沙窑的衣钵,并沿袭了鹿纹装饰题材。从此鹿纹题材或被独立运用,或被以辅助装饰配合其他纹样共同组合成图案。瓷器上的鹿,或卧,或立,或奔跑于山间绿野,或漫步于林间树下,皆秀美生动、活泼可爱。井陉柿庄金代墓中出土的这三件鹿纹瓷枕,装饰构图严谨,纹饰布局紧凑,线条自然流畅,鹿的神态刻画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另外,以上三件瓷枕,后两件均采用了戳印工艺。通过与刻花工艺相对照,这种工艺的独特之处显而易见。所谓“戳印”,即“戳印填彩”,是用烧制好的瓷印模,在胎上打印图案。此法借鉴了珍珠地填彩的技法发展而成,以上述戳模在饰面上戳印之后,印纹内填涂棕褐或黑色釉粉,以彰显画面的纹饰,器表再施以透明釉。戳印工艺为井陉窑所独有,是井陉窑窑口代表的装饰特色。而且,这一技法在金代尤其盛行。井陉窑工匠制作了人物、动物、花卉等形形色色的大小不等的戳模。其中,小型戳模如朵花模、蝴蝶模等,直径仅半厘米;中等戳模,直径二到四厘米,有旋子花、折枝花、缠枝花、海兽波涛、乐人击鼓、击钹等;较大的戳模,直径五厘米以上,有卧鹿、对鹿、奔鹿、奔牛等,大多是配套组合使用。
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自古就被称为四省通衢之地。分布在古道旁、山水间的井陉窑,近距离受到邢窑、定窑的熏陶,也受到鹤壁集、当阳峪、磁州、耀州,甚至钧窑等窑冶的影响,由此“兼收并蓄”地形成并丰富了自己的特色,在冀、晋、陕、豫四省窑冶圈内孕育了风格独具的井陉窑陶瓷文化——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这组金代瓷枕即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