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紫华工作照
今年4月,连紫华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在他位于福建德化的工作室,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大多是佛造像,很多朋友都会好奇地问他:“你做了那么多佛像,是不是也信佛啊? ”的确,他信佛,他所从事的瓷塑工作,也就是他修行的方式。
连紫华, 1970年出生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国宝乡格头村,父母并非陶瓷从业者,但自幼生活在烧窑制瓷的环境中,对制作生产德化瓷有着浓厚兴趣,最终选择了瓷塑作为一生的事业。
1987年,连紫华考入德化陶瓷职业中专学校,从那时算起,他从事德化瓷塑艺术至今已有30多年了。在那段时间里,他一方面跟随何宏荣等德化当地瓷塑名家学习,一方面临摹复制何朝宗等古代大师的作品,磨练自己的瓷塑技艺。与此同时,他还不断探索突破德化瓷塑传统的路径,尝试去丰富这门古老艺术的表现方式。
他以传统人物、宗教为题材,不断创新,造像形态万千、丰润饱满,并把自己的人生思考用艺术加以阐释。在其工作室的正厅,有一幅字:“莲生妙相” ,谐音双关,可以说是他从艺30多年的写照。
“我最倾慕的就是明代德化瓷大师何朝宗”
继承传统德化瓷塑艺术的最佳途径,就是临摹、复制明代德化瓷大师何朝宗的作品。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他广泛学习泥塑、木雕以及石刻等技法,总结出“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八字技法,直到今天仍为德化瓷塑艺术家们所沿袭。
“我最倾慕的就是明代德化瓷大师何朝宗,他将材料特质、工艺技法、艺术语言以及审美范式等结合得近乎完美,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范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能够成功地临摹何朝宗的作品,成了考验艺术家能否传承古代德化瓷塑艺术的标准。 ”连紫华说。
199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70周年院庆,委托连紫华复制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何朝宗的《渡海达摩像》 。这时的连紫华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接到任务后,他在故宫博物院一待就是50天,每天在极其严格的监护下,拿着放大镜对作品进行仔细比对和揣摩,每条衣纹都是经游标卡尺按一比一的尺寸进行复制,最终成功复制出了这件作品。
故宫博物院对他的这件《仿何达摩渡海像》非常满意,认为它从造型的精确到气韵的传达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并永久收藏了这件作品。这次经历让他对传统瓷艺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感悟。
正是通过不断临摹、复制何朝宗作品,连紫华全面继承了传统德化瓷塑的技法和古人制瓷的心法,并通过不断地试验摸索,掌握了使用现代化烧制技术复原古代瓷器的秘诀。
当然,连紫华对古人造像也有自己的理解和突破,表现在脸、衣衫和身体的整体协调,特别是衣衫与身体的关系上,衣褶线条灵动,通过衣衫表现出衣下的骨骼结构和身体的动态。在仿宋自在持莲观音的造像中,观音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神情淡定,手、肩、腿、胯与衣衫的皱褶构成了生动的造型,突出了观音的“自在”心境。
仿宋自在持莲观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突破物质材料的限制是我近年探索的方向”
德化白瓷自古以来难有大器,这主要是因为烧制德化白瓷所使用的瓷土具有收缩率过高的缺陷。景德镇的陶瓷收缩率大约为14%,德化瓷却高达20%,比如,一件瓷塑作品的胚体高1米的话,烧制完成后就降到了80厘米。可以想见,德化瓷在烧制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变形、坍塌的现象。
为了寻求突破,连紫华做了大量试验,经过三年多、几十次的失败,最后才取得成功。首先,他反复对瓷泥配方进行试验改进,在不改变德化瓷色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高岭土在高温下的变形。同时还增加氧化铝的含量以提高烧成温度,使胎体更加紧致。其次,进一步发展了打桩技术。打桩技术是当代德化瓷塑艺术家发明的技术手段,是在烧制前将略干于胚体的泥条放置在容易变形的位置,使胚体在烧制过程中不会因收缩率过大而变形。第三,专门设计特殊窑炉,使窑炉下部的电阻丝功率高于上部,让窑炉的内部空间受热均匀。这一系列技术上的探索和创新,是连紫华烧制大型德化瓷的秘诀。
2014年,连紫华受中国国家博物馆委托创作《仿宋自在持莲观音》 。这件高61厘米、长40厘米、宽31厘米的德化瓷塑作品摹自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宋木雕《自在持莲观音》 ,复制的难点之一是器型大,其二是跨越了不同艺术形式。以瓷塑的形式复制木雕作品,就意味着必须“违背”瓷塑艺术的造型规律。为了这件作品,他前后共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在反复试验后设计了一个由60多个桩组成的复杂支撑系统,并配合以特定的窑内摆放方式,这才制作成功。
“仅仅能够完美地掌握古代大师的技法与心法显然是不够的。利用自己独到的艺术构思和现代科技手段,突破传统带来的陈规惯例,突破物质材料对德化瓷塑艺术的限制,创造出带有个人风格印记的艺术作品,是我这些年来艺术探索的主要方向。 ”连紫华说。
“唐卡那华丽的色彩和德化瓷的朴素淡雅正好互补”
德化瓷自古以来就以胎体紧致、色泽洁白闻名于世,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白” 。朴素无华的色彩配以生动流畅的造型,使得清新素雅成了德化瓷的标志性特征,同时也让德化瓷始终固守某一特定风格,难以出现多样化的创作尝试。
在制作德化瓷的时候,连紫华经常会想,是不是能够找到一种方法,通过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方法,突破德化瓷的传统范式,来丰富德化瓷的艺术表现力呢?
有一天,他在电视上无意看到一部介绍西藏唐卡艺术的纪录片,立刻被唐卡那瑰丽繁复的美所吸引了。
“我觉得西藏唐卡那华丽的色彩和德化瓷的朴素淡雅正好互补。 ”连紫华说。
唐卡是在布面或纸张上绘制佛像的平面艺术,连紫华尝试着将这个技法挪用到立体的瓷塑艺术中来,在烧制完成的瓷塑作品上用金、银、珍珠、玛瑙以及朱砂等珍贵的矿物颜料绘制图案。
难度可想而知,但就在西藏唐卡和德化瓷结合的尝试中,他创造出一种新的德化瓷品种——极彩。连紫华介绍说,之所以将这个新品种命名为“极彩” ,因为在色彩上,用黄、绿、红、蓝、紫等色彩与圆润雅洁的德化白瓷胎结合,在工艺上将德化瓷烧制工艺、唐卡绘画工艺、珠宝镶嵌工艺、金属铸造工艺相搭配,令佛造像更加端庄华丽。
不过,连紫华并没有完全照搬藏传佛教艺术的图案,而是在充分领悟唐卡细密繁复的彩绘和描金技术同时,更多采用“宝相花”“忍冬纹”以及“龙纹”等汉传佛教图案,并依照立体造型的变化对图样进行相应调整,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新型德化瓷塑艺术。
以2014年的极彩作品《阿摩提观音》为例,这件作品的主体是位于上方的阿摩提观音,其五官、手臂以及露在衣服外面的脚,没有进行彩绘,保留了传统德化白瓷的特色,而头发、衣饰则全部用贵重的矿物质颜料进行彩绘,以金色、红色为主调,显得高贵华美。通过巧妙搭配,华丽繁复的色彩并没有破坏德化瓷清新素雅的整体风格,而是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法,为德化瓷塑探索了一条新路。
“极彩”虽用五彩却没有一丝杂乱,仍然保持了传统德化瓷的内敛简约,也可以说是他个人性格和艺术风格的体现。
“我的作品不是佛教用品,而是佛像艺术品”
德化陶瓷艺术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漫长的德化瓷塑创作生涯中,连紫华最擅长的题材是佛教人物。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弥勒佛等,是他最喜欢的表现对象。
“不过,我的作品不是佛教用品,而是佛像艺术品,正是这种定位,使我能够较为自由地进行艺术创造,在艺术作品中熔铸我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连紫华说。
佛教用品和佛像艺术品之间的区别,直接关联到他在创作时的构思和心态。所谓佛教用品,是指宗教仪式中的供奉之物,其特点是突出宗教的神圣性,要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和崇高的感觉。而佛像艺术品则不同,它虽然选择佛、观音以及弥勒等佛教人物为题材,却不是仅仅表达对宗教的崇拜,还体现出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和对美的见解。
在作品《释迦牟尼佛》中,他采用了早期简约的通肩式袈裟和魏晋南北朝石刻中“曹衣出水”式的线性衣纹,线条处理更为疏朗且遵循中国画的用线规律。为了适应视觉对倾泻而下的衣纹在纵向维度上的空间要求,整体拉长为西方雕塑的七头身比例,采用简洁的覆莲座,同时将面部和手掌相应拉长,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瓷塑在细节刻画和衣纹质感的表现优势。在白瓷本身典雅、圣洁、精致、内敛的美感中,呈现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气质。
在他看来,艺术品应该贴近生活、亲近生活,在欣赏者心中激起对生活的热爱。“我的德化瓷塑创作秉持的是生活化的创作理念,所以我的佛像作品不只是供佛教徒们顶礼膜拜,而是让普通欣赏者在其中感到亲切,发现美,并获得艺术的享受。 ”连紫华说。
很多朋友都喜欢他的弥勒佛作品,他所塑造的那些弥勒佛形象自然,笑容极具感染力,或蹲坐搔痒、或斜倚休憩、或微笑作揖,无不生动可喜,人们看着他们也感到亲近、喜欢,他们仿佛不是悲悯众生的菩萨,而是生活在普通农家中的智慧而又乐观的老人。
“我的艺术观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连紫华是一个内秀含蓄的艺术家,就像德化瓷土的特性,不易表达出关帝爷的孔武有力,却适合佛教造像的内敛。他自称“手艺人” ,在这位“很不像艺术家”的工艺大师的手上,瓷土呈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
在他看来,只有以虔敬的态度去对待陶瓷,才能让自己把全部心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在完美掌握古人的技艺、心法的同时,突破德化瓷塑的传统范式,使这门艺术的美臻于绚烂,而且也只有以修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将生活化的美学理念内化在艺术创作中,才能使那种极致之美以看似平平淡淡的形式表现出来。
连紫华说:“我的艺术观就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把一件造像复制到九分像是可能的,但总有一两分无法复制,那无法复制的部分就是艺术家的情感。连紫华说:“就物理性质而言,艺术品都是死的作品;就艺术而言,艺术的创作,由于附着了人类情感,而成为有生命和价值的东西。好的艺术为什么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因为人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生活情景,再也不能回归当初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