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室待上8到10小时,手上总是沾满泥巴,不断设计、揉泥、拉坯、修坯、施釉……这是金国荣每天的日常工作,而这一做便是30余年,也正是这份对工匠精神持之以恒的坚守,金国荣获得了杭州市第二届“杭州工匠”。在工作室待上8到10小时,手上总是沾满泥巴,不断设计、揉泥、拉坯、修坯、施釉……这是金国荣每天的日常工作,而这一做便是30余年,也正是这份对工匠精神持之以恒的坚守,金国荣获得了杭州市第二届“杭州工匠”。
三十年终成桂冠
一走进金国荣的工作室中,便能看到各种别具风韵的瓷器,这些都由他亲手烧制。据悉,库房中还放有几百件作品,更有不少被美术馆、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收藏。
金国荣对瓷器的喜爱从儿时便开始了。正是出于这份热爱,1980年金国荣参加工作正式接触官窑后,他把南宋官窑的研究与制作当成了自己一辈子追求的事业,一干就是30多年。
在南宋官窑研究所工作时,金国荣一直做仿古、传统的器型,“最早是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借出来小件的瓷器,我们进行1:1仿制、复制。”在和国内外专家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他深刻意识到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官窑瓷器进行大胆创新?金国荣一直在探索和突破着。后来,他结识了著名的陶瓷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琳山、嵇锡贵夫妇,经他们的悉心指点,金国荣慢慢开始做自己原创的作品。2007年从日本回国后,金国荣成立了自己的南宋官窑工作室,完全自由独立创作。他把创作的主要重心放在瓷器的造型上,一门心思做创新设计。这期间,设计、拉坯、修坯、施釉、烧窑……南宋官窑工艺的每一道工序他都亲自上手:“每次烧窑,在作品出来前你无法想象它会变成什么样子,总是抱着激动的心情开窑,”金国荣说,“1300℃的高温,入窑一色,出窑却是千变万化的。烧出来的作品有可能直接废弃,也有可能美得超乎想象,那是一种火的艺术。”
2012年,金国荣创作设计的南宋官窑青瓷作品《玉玲珑》古朴典雅,备受好评。他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创作出了象征浙江精神的《涌潮》,获得“百花杯”金奖的《轮花碗》《波纹碗》,2016年入选G20峰会国礼的《冰裂纹牡丹盘》等,这些作品不仅传承了南宋官窑的紫口铁足、冰裂纹片、薄胎厚釉、釉色粉青的特征,也体现了杭州南宋官窑文化深厚的韵味。在今年,金国荣更是评选上“杭州工匠”,30年的努力得到认可。
将传承留在中国
“当时日本陶艺研究所用优厚的条件留我在日本,但我还是决定回国将这门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在2001-2007年期间,他赴日进行陶艺创作、文化交流等活动。在日本,他创作了大量风格不同的作品,技艺也在那个时期飞速提高, 2007年在日本成功举办了个人展览。
结束回国前,日本的陶艺研究所给出优厚的条件,希望他可以留在日本,金国荣觉得在日本能让他更加专心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打算回国与妻子商量。但金国荣回国后,看到国内对南宋官窑技艺不重视,研究者寥寥无几,决定放弃前往日本,留在国内专心研究南宋官窑,想将这门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回国后的金国荣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在自己创作的同时,也传授陶瓷技艺,对陶艺有兴趣的都可以去他的工作室免费学习。“能让更多人了解南宋官窑,喜欢上南宋官窑,将这门技艺在中国传承下去,我就满意了。”这也是金国荣创办工作室的初衷。
如今,金国荣早已把创作官窑作品留下传承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在创作中,他始终坚持用作品说话,“一个人创作作品时是很孤独、艰苦的,一定要静下心来。”为了不受周围环境的打扰,在创作时,金国荣常常独自一人关着门,有时甚至工作到忘记时间的流逝:“做好一件东西真的很不容易,因此我也很珍惜这一切。”每每举办展览,金国荣都是亲手捧着自己的作品去布展现场。在他眼里,每一件作品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更是一份传承,捧在手心也怕化了,那是越看越欢喜,他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南宋官窑,了解这门技艺并且传承下去。
工艺传承任重道远
金国荣这些年的努力也得到成效,不少人慕名前来学艺。但当谈到工艺传承这个问题时,金国荣的语气还是变得沉重起来,“陶艺的学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才能取得一些成就,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压力太大,很少有人会坚持下去。”
当问及金国荣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承者时,金国荣无奈地说道:“近年来,虽然有不少学生前来学习了解陶艺,也发现几个好苗子,但还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坚持下去。”金国荣也坦白道,没有物质支持,这条路会走得很难。所幸,如今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南宋官窑这门传统工艺。
如今,金国荣的梦想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南宋官窑,让大家知道萧山的南宋官窑,努力将南宋官窑打造成萧山的一张文化名片。
【个人名片】
金国荣,1964年出生。杭州市第二届“杭州工匠”,中国十佳民间艺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首届浙江省陶瓷艺术大师,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浙江省陶瓷行业协会理事,杭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萧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多次获得“百花杯”等国家级金奖及省市级大奖,作品被多家美术馆和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