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图4
明代嘉靖年间,有一种白瓷小杯,外底书“金箓大醮坛用”六字款,内底写“茶”(图1、2)“汤”(图3、4)等字。这种器物,早在明代就被一些文人在著述中屡屡称赞。如文震亨《长物志》卷十二说:“世庙有坛盏,中有‘茶’‘汤’‘果’‘酒’,后有‘金箓大醮坛用’等字者亦佳。”可见,这种小杯子称“坛盏”,是“世庙”(嘉靖)的皇家用品。不过它们究竟是派什么用场的?许多爱好者并不一定很清楚,本文对此试作解说。
我们先来说说“金箓大醮坛用”这个款识的含义。六字中的核心词汇之一是“金箓”。“金箓”其实是“金箓斋法”的省称,而“金箓斋法”是道教众多斋法中的一种。道教所谓“斋法”,是指道士与神沟通的方法。《云笈七签·斋戒》云:“斋者,齐也,齐整三业。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体。”大意是:修斋法的人,先要洁净自已的身、口、意,然后召来真神,与道合为一体。召来真神的目的是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这种求神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讲究斋戒,即在与神沟通前要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禁绝房事等,以表示对神的绝对虔敬。
核心词汇之二是“醮坛”。“醮”也是道教与神沟通的一种方式,指向神献上祭礼。周思得《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四十“设醮”称:“醮礼之说,乃斋事功圆,酬恩报德,故列盘肴,延会三界众真,俱降醮筵,乃宴赏义也。”可见“醮”原本是在“斋”事办成之后,设宴对神表示感谢的一种礼仪。这种礼仪比较隆重,要建一个专门的“坛”(道场)来进行,所以称“醮坛”。
“斋”和“醮”在道教早期是分开进行的两种祭神仪式。唐末五代时,杜光庭尝试在斋后设醮,醮前先斋,两种祭祀仪式开始有合流趋势。但宋代蒋叔舆的《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十六说:“烧香行道,忏罪谢愆,则谓之斋;延真降圣,祈恩请福则谓之醮。斋醮仪轨,不得而同。”可见,宋代斋、醮分工还是明确的,各有一套科仪程式。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命人编纂了一部《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将斋、醮合并,从此“斋醮”成了道教祭祀仪式的统一名称。嘉靖“坛盏”款识“金箓大醮坛用”正是斋、醮合一后的名称,它完整意义上的称呼应该是:金箓斋大醮坛用。
“坛盏”款识将“醮”称作“大醮”,表明它的规模不小,而决定其规模的应该是“金箓”斋的性质。那么“金箓”是一种怎样的斋法呢?
金箓斋法最早出现于南朝刘宋时期。陆静修的《洞玄灵宝五感文》记载了灵宝斋包含九法,“第一法是金箓斋,调和阴阳,救度国正”。梁武帝时期编纂的《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说,灵宝斋法中包括金箓斋法、黄箓斋法、明真斋法、自然斋法和三元斋法。对金箓斋法有如下解释:“天地破坏、日月亏盈、七曜差移、五星失度、刀兵水火、国主灾危、疫毒流行、阴阳失序,安国宁人,故为第一。”隋代编的《洞玄灵宝玄门大义》,有“一者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金真帝王”的记载。唐玄宗《大唐六典》第四卷中有“斋有七名,其一曰金箓大斋。调和阴阳、消灾伏害、为帝王国土延祚降福。”
从以上这些记载我们知道,金箓斋法是灵宝斋中最重要的斋法,它包含两个作用:第一,可以调和阴阳、消灭灾难;第二,可以拯救帝王于危难,使国家安定。金箓斋法总被排在灵宝斋的第一位,与此法能利益帝王、安定国土有关。
明代嘉靖帝是个热衷于举办“金箓大醮坛”的人,目的有延寿、求嗣、祈福等。据《万历野获编》卷二记载:“每建金箓大醮坛,则上必日躬至焉。凡入直撰元诸侥臣,皆附丽其旁,即阁臣亦昼夜供事,不复至文渊阁。盖君臣上下,朝真醮斗几三十年,与帝社稷相终始。”这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坛盏”是专门为“金箓大醮坛”订制的瓷器,这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也可见嘉靖帝对这项道教祈神活动的特别重视。
“坛盏”在“金箓大醮坛”上的用处又是什么呢?简言之,是盛放祭神供品的器皿。《隋书·经籍志四》概括说:“夜中于星辰之下,陈设酒脯饼饵币物,历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之为醮。”可见,祭神醮仪上要摆放“酒脯饼饵币物”之类的供品。《道门定制》也说:醮仪上酬谢致恩,通常是“香花灯烛、果酒茶汤,降天地,致万神,禳灾祈福,兼利天下。”嘉靖“坛盏”内底写有“茶”“汤”“酒”“枣”等,正与上述醮仪的要求一致,说明是用来放置这些东西的。之所以要专门写明用途,是为了表示敬神的诚意,不让随便混用。
从存世的实物看,“坛盏”中写有“茶”字的要远比写“汤”“酒”“枣”等其他字的多,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很可能带“茶”字的“坛盏”,有许多是后世的仿品。万历年间谢肇淛《五杂俎》卷十说:“今景德镇所造小坛盏,仿大醮坛为之者,白而坚厚,最宜注茶。”显然,这是一条说明嘉靖“坛盏”在万历时期有仿品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