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言谈、穿着朴素,是王国奇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但谈起汝窑和汝瓷文化,他却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有说不完的话。近日,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王国奇讲述了他和汝瓷之间20多年持续不断的情缘和故事及其作品《圈足洗》荣获2017年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杯”金奖的感受。
耳濡目染走上汝瓷路
1969年2月出生的王国奇,自幼就生活在清凉寺村。他的家和如今的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只有几十米的距离。孩童时代的王国奇在田间地头玩耍时,经常会发现不少碎瓷片,好奇之余,他对陶瓷也产生了一种神秘而特殊的情感。
“小时候,县陶瓷厂就紧挨着我家院子。”王国奇说,由于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自己自小就开始接触陶瓷,上世纪80年代,王国奇跟着陶瓷厂一位名叫闫振民的技术员学习青瓷和白瓷的制作技艺。
“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汝瓷。”王国奇说,随着1987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的发掘,自己也开始对汝瓷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从此踏上了汝瓷发展传承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王国奇开始了汝瓷的探索之旅。当时考古发掘丢弃的土,在王国奇眼中成了宝贝。每天王国奇都会在这些土堆上扒来扒去,也由此成了村里不少人眼中的“另类”。
“玛瑙石、青石……土堆里还真有不少宝贝。”王国奇说,自己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自学了大学陶瓷专业的相关书籍。经过两年多的准备,1995年王国奇的第一座实验窑在家中建成。
艰苦探索为圆汝瓷梦
窑建成了,但王国奇并没有急忙上马烧制瓷器,而是烧试片。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坚守,就这样不停地磨碎、调配、试烧,经过5年时间,王国奇烧制的瓷器越来越精美。
王国奇说,当时烧制了一些普通的仿古瓷器,开始对外销售,虽然有了收入,但对于自己的投入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开始那10年,苦都受过来完了。”回想当初,王国奇感慨万千。
在2002年,王国奇从书上看到关于北宋汝窑的一组介绍,说在山海关附近出产一种长石,其成分非常适合作为汝瓷的釉料。在釉料中添加长石,其中的矿物质会让釉色更好,远胜过本地石料。为了追求完美,他带着四处借来的200块钱出了门,踏上了北上寻找之旅。饿了啃馒头、困了睡车站,就这样,一路艰辛,王国奇把25公斤的长石背回了家。
为了能早日将汝瓷发扬光大,王国奇依托清凉寺独有的高岭土、玛瑙石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创办了集科研、仿制、生产、创新于一体的汝瓷复制中心。他不计成本,先后投入数十万元,除了走遍附近的山岭沟壑,还远到湖北、河北等地寻找釉料资源。
无数次尝试,无数次失败,王国奇试烧了上千种原石,但他没有气馁,仍旧苦苦追寻自己的汝瓷梦。
匠心永驻传承汝瓷魂
十年磨一剑。经过不懈努力,2006年,王国奇的汝瓷烧制技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烧制出了具备宋代汝官窑典型特征的天青瓷,再现了宋代汝官窑的绝世风采。
产品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业内人士和汝瓷爱好者的追捧。对此,王国奇没有盲目乐观,而是继续埋头钻研。
2011年4月,王国奇被授予“第六届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3年1月,他又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国奇的多件作品先后在国内多项大赛、作品展中斩获殊荣。在今年10月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王国奇的作品“圈足洗”获得2017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作为烧瓷人,我有义务、有责任让宋代的汝瓷重现,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真正的汝瓷。”王国奇说,现在的汝瓷和宋代相比还有些差距,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先人的后背”,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汝瓷这件人间瑰宝焕发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