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的故事自古以来深入民间,唐代时还有虞美人墓在。明代戏曲作家沈采著有传奇《千金记》中有《别姬》一出专讲英雄美人,凄凉悲壮。
在明万历年间的青花瓷中亦有精美的《霸王别姬》瓷画,画面中,英俊威武的项羽双手紧握宝剑,一旁是面无表情、呆若木鸡、弱不经风的虞姬,背靠案几,以前和项羽一起冲锋陷阵的她忧愁一夜催人老。案几上的酒壶代表酒已尽,愁又生。窗外寥寥数笔流动之水,象征楚营和乌江相隔不远,英雄末日。霸王、虞姬的生离死别尽在瓷画中。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角逐天下。刘邦拜韩信为帅,屯兵于九里山前,召集各方诸侯,设下十里埋伏之计。派李左车到项羽处诈降,激将计诱项羽深入重围,困项羽于垓下。张良又教人遍吹洞箫,命军士遍唱楚歌,声韵凄凉。楚歌随风入楚营,楚将楚兵闻之,皆发思乡之情,倍感生死之迷茫,斗志瓦解。一夜之间,逃亡者十之八九。没有离开楚营的,只有八百余人和周兰、恒楚二将。
英雄落难,面对涣散之军心,项羽无可奈何,惟思冲出重围,以图东山再起。只是放心不下历年均在营中随侍征战的虞美人,万一她冲不出重围落入虎口又该怎么办?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回到帐中项羽和虞姬举杯共饮,回想身怀徒手举鼎之力,身经七二十战,战无不利,如今卒中韩信之计。酒到伤心处,男儿泪亦长。于是项羽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哭,莫能仰视。
面对项羽的悲歌,虞姬知在这危难关头项羽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为了让项羽尽快振作起来,冲出重围,虞姬以歌和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为了使自己不成为项羽冲出重围的负担,使项羽了无牵挂,饮剑楚营是虞姬的唯一选择。
明万历时是戏剧流行、大发展的时期。从这幅瓷画中可见戏剧扎根于生活,生活中传播戏剧。尽管有关项羽的诸出戏,项羽都被刻画成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勇而无谋的形象,但自古以来,虞姬以自刎殉情,英雄末路的项羽对爱情的专一,从一而终,至死还为对方考虑,感天动地的悲情绝唱,仍为项羽所有的缺点添分。定格于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于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剧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