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怀喜
在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陶瓷成型比赛现场,记者偶然认识了一位来自象牙塔的非遗传承人——许怀喜。他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任职淮南师范学院寿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经他10余年的努力,起源于隋唐,消失于五代的寿州窑陶瓷在现代重现。
寿州窑陶瓷因窑址位于唐代寿州属地而得名,始于隋,兴于唐,消失于五代。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瓷黄色紫”,以其黄釉瓷见称于世。“淮南市有隋唐时期的窑口,目前正在恢复中。”生于淮南长于淮南,又从事了陶瓷专业,恢复寿州窑,再现黄釉瓷,对于许怀喜,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局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寿州窑的遗址。“关于寿州窑的资料,只有零星的史料和少量的残瓷残片。”许怀喜介绍,在唐代,寿州窑曾是七大名窑之一,但在千年后的今天,寿州窑的辉煌已经无从追寻。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攻读硕士时,当导师得知许怀喜来自寿州窑的故乡时,便建议他将这种家乡历史上的陶瓷作为研究方向。“之前在大学教学时,在带领学生实习时有过接触,但没有深入了解。”
在老师的建议下,许怀喜引进设备,开始了反复试验。“黄釉瓷的原料已经掌握,但釉色配方早已失传。”陶瓷是一种在火中诞生的艺术,火的温度、升温变化、气候,乃至在窑中摆放的位置,都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结果。许怀喜就在这千万次的重复中,追寻历史上的那一抹黄。从2007年开始试验,到2013年初见成果,许怀喜试验了数千次。终于基本恢复了寿州窑陶瓷的几种釉色,“包括鳝鱼黄、茶叶末、乌金釉等”。
现在,许怀喜仍在反复试验,创作更多吸纳民间技艺、又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陶瓷艺术品,让寿州窑这个失传千年的陶瓷精品在现代“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