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场陈氏传统糊纸技艺传承人陈赐勇、陈赐坚展示纸质人偶面具。
让非遗项目活起来传下去
非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印记,也是体现城市个性与延续活力的关键所在。对于非遗而言,传承人既是承载者,也是传递者。换句话说,非遗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与教学能力,是保护与发展非遗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然而,由于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不少非遗项目已然面临“人亡艺绝”的危机。
作为主心骨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老去,后续力量又难以为继,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避免传统技艺失传、断档?近年来,集美深入挖掘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建档,先后成立11个非遗传习中心。非遗保护单位依托传习中心调动传承人“传帮带”的积极性,培养守艺人,开展非遗进学校、进社区等社会普及活动,并探索“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等,力图让非遗项目活起来传下去。
传承,培养守艺人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厦门市首届歌仔说唱征文与展演大赛在集美区文体中心青少年宫展演厅开赛。在这场全市性的比赛上,各路选手手持铜钹、竹筷,配合着乐器敲击奏唱。当天,生动诙谐、平仄押韵的语言,粗犷豪放或温文婉约的唱腔,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观看。
大赛不仅观演人数多,还征集到了30余篇原创的新作品。尽管数量不算太多,但仍让业内人士感到高兴。“非遗包括口传文学、传统戏剧、手工艺等十大类别。”集美区非遗保护工作负责人高爱民说,传统曲艺传承人分为表演型和创作型两种,现实中创作型人才稀缺,一定程度上导致非遗只能传承前人留下的作品。此次,原创新作的出现,说明歌仔说唱在保护的基础上还有了发展。
歌仔说唱是流传于厦门、漳州及台湾等地的民间说唱艺术,源自宋元时期。明末清初,随大量闽南人移居传入台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台湾歌仔戏。上世纪50年代,厦门曲艺界大胆创新,创造了荷叶说唱等新形式,如今本地流行的主要就是荷叶说唱和月琴弹唱。已故的荷叶说唱大师林赐福,是集美首位歌仔说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的影响带动下,集美前场社区被列为歌仔说唱传习中心。
“从传承谱系上看,林赐福和他生前的好友,荷叶说唱知名作者陈令督同属第一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是第一代,林赐福的女儿林惠真和徒弟陈宝珠是第二代,此外还有区级传承人林福成等。”高爱民说,前场歌仔说唱传习中心挂牌后开过多届培训班,这些学习者有大人,也有孩子,覆盖各年龄段。
歌仔说唱实现了活态传承,是集美非遗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大力度抢救和保护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取得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创新性地推动建立各类非遗传习中心。“包括上个月新成立的前场陈氏传统糊纸、孙厝乐安传统舞狮、后溪霞城阵头等,目前集美已有11个传习中心。”高爱民说,作为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依托的民办非企业机构,非遗传习中心的成立,形成了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习中心、传承人共同发力的新模式。
传习中心的作用毋庸置疑:成立之前,非遗项目的力量是分散的,成立后形成了合力,不仅可以相互交流促进自身业务精进,还能有计划更科学地推动非遗传承与保护。周勇坚是霞城阵头负责人,据介绍,阵头是庙会庆典或迎接海内外乡亲时的表演,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标准的礼仪、动作、脚步和套路。“阵头表演需要口传心授。”他说,现在阵头队里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近20人,希望借助刚批复的传习中心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把这项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普及,提高关注度
南音源于泉州,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集美与南音的缘分始于1952年:彼时,陈嘉庚先生因喜好南音而牵头成立了集美南乐社。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延续曾一度中断,南音爱好者散落在各社区。2014年,正值南音成功列入世界非遗名录5周年,集美南乐社恢复了演出活动。与此同时,杏林南音社也在高爱民等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成立,并确定了集中交流及固定的排演时间。
每周六下午,杏林南音社的成员们都会集中到集美区文化馆排演。社员按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的顺序排定,执拍板者居中而歌。“三千两金费去尽空,今旦流落只苏州……”婉转动听的南音总能吸引观众驻足观看。“影响潜移默化。”高爱民说,保护与传承非遗要有足够多的关注者和爱好者,他们是非遗活化的社会基础。据介绍,南音在厦门有一批发烧友,多年来的关注和热爱催促着厦门南音不断前行,并在去年的厦门会晤上向世界展现了保护成果。
业内人士认为,就年龄层来说,只有让年轻人了解、接受和喜欢,非遗才能经受时间考验。因而,集美非遗保护部门和各传习中心近年来不断组织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答嘴鼓传承人郭韶勇的另一个身份是上塘中学的语文教师。“我在学校创建了一个兴趣小组,专门学习答嘴鼓。”他说,学校有近60个答嘴鼓小继承人,在厦门市第一、二届学校闽南文化艺术展演上都获得了好成绩。
闽南童玩是集美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传承人陈文东表示,灌口中心小学五年前就曾和灌口镇教育服务中心联合编写了一本《闽南童玩》,介绍制作方法和游戏规则。去年,为了唤起更多人对“童玩”的了解和认知,该校再次发动三社小学、田头小学等7所小学的教职工一起挖掘和收集闽南童玩。如今,每天的大课间时间,孩子们都会自发到操场转陀螺、丢沙包、跳皮筋,在玩耍中传承历史文化。当地依托于此还先后举办了四届闽南童玩文化节。
善用新媒体,这也是做好社会普及要掌握的办法。眼下,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年轻人重要的信息来源和社交沟通平台。针对青年群体的特点,一些传习中心开始着实利用各种新媒体形式,如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制作出活泼新颖的新媒体产品,让非遗引爆社交媒体,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比如,前场歌仔说唱传习中心选送的荷叶说唱《中国梦》,参加了去年厦门卫视闽南话栏目组织“欢喜过大年”新春特别节目。南音传习中心录制的视频也都上传到网络上,供爱好者随时学习。此外,郭韶勇更是亲自编写新剧本,将流行歌曲、RAP等元素融入答嘴鼓中。
非遗+,加出新生机
在刚刚结束的这个暑假,集美举办了一场“非遗”夏令营。来自多所学校的40多名学生,在集美工业学校闽南传统工艺传承基地,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剪纸、漆线卡通制作、珠绣“牡丹花”等技艺,一起领略了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近年来,集美通过整合深挖文教场所、景点景区和演艺中心的旅游资源,规划研学路线,开发出独具集美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系列产品。其中,每年夏天长达6~8周的集美中外学生国际文化交流季系列活动已成为集美研学旅行的品牌活动之一,而厦门(集美)对台研学旅行基地则获批我省首批对台交流基地,也是全国首个对台研学基地。
作为研学“打卡胜地”之一,课程如何开发是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也是事关研学质量和可持续推进的核心环节。“本地的,才是独特的。”高爱民说,让青少年在人文专家的引领下群览嘉庚建筑,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非遗技艺,感受闽南地方文化,不仅提升了研学之行的竞争力,也进一步推动了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据介绍,就有部分参加研学的国际学生在集美大学福南堂参演高甲戏。
不仅是非遗+研学,非遗+旅游同样值得挖掘。上月初,集美大社示范街区开放,“越时空·悦古社”非遗文化主题体验季活动同步拉开帷幕。每周六,“闽南童玩”手工DIY热闹来袭,还有木偶戏、皮影戏、扎染……让孩子们在体验互动中学习传统文化。
事实上,对于传统手工艺类别的非遗项目而言,还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通过衍生品销售等支撑持久发展。“文化传承不仅是对传统的延续和继承,同时也是传统的更新和再创造。”业内人士认为,像武夷山的茶、建窑建盏、德化白瓷、畲族畲绣等非遗产品及衍生品,都是很好的尝试。
高爱民赞同这个观点,并举了集美前场陈氏传统糊纸技艺的例子:作为传承人的陈赐勇和陈赐坚兄弟从事糊纸已有四十年,产品主要用于闽南婚丧嫁娶和宫庙活动之用,适用范围窄导致生意不好,还面临失传的危机。“今后,像前场糊纸这类非遗,可经营运作,转向艺术品市场、文化礼品市场。”他说,非遗保护单位也将联合传习中心和学界,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进一步对非遗进行挖掘整理、研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