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宝溪乡溪头村陈家窑举行开窑祭祀仪式
清晨,山中的空气还笼着淡淡水雾,已有几百人涌入宝溪,期待着传统龙窑开窑一幕。3日,浙江龙泉宝溪披云山中,千年龙窑烧制的青瓷正“脱匣而出”。
“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船舶往来如织。”发轫于两晋时期,龙泉青瓷早在南宋时期便以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盛极一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中国符号。
开窑祭祀仪式现场
依山坡而建的龙窑,像是一条倾斜的隧道,拱顶成弧形。“龙窑形如卧龙而得名。”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研究会会长张晞向记者介绍,“作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龙泉窑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世界,影响十分深远。”
传统龙窑烧制出来的龙泉青瓷
据统计,龙泉境内发现古龙窑窑址400余处,目前保留19座古龙窑,其中13座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窑传承了中国人千年制瓷文化,是重点保护的文物。”张晞说,“但是龙窑是‘活着的文物’,我们真正利用龙窑来烧瓷,打造‘不灭窑火’。”
龙窑中,松柏木经20余小时不息,火焰达到1300℃的高温,烧成一室青翠。
净手、上香、饮酒……开窑祭祀仪式上,伴随一声“开窑”,窑门缓缓拉开,一个个余温尚存的匣钵被逐个捧出。
有着15年烧窑经验的“烧窑能手”周先有戴着厚厚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打开匣钵。刹那间,青山翠木仿佛黯然失色,如冰如玉的青瓷尽揽自然苍翠。
龙窑烧制青瓷作品拍卖现场
“‘泥土’化作‘碧玉’,太不可思议了。”开窑一刻,千峰翠色入目来,令来自英国的Nina很是惊讶。
本次开窑的“窑主”——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龙窑烧制”代表性传承人陈先明介绍:“青瓷历经揉泥、拉坯、晾干、修坯、装饰、素烧、施釉等数道工序,最后一关才是烧窑。”
“传统龙窑烧制可遇不可求,开窑瞬间,可能惊艳四座,也可能失落神伤。”陈先明说,“千变万化,正是青瓷美妙之处。”
龙窑烧制青瓷作品拍卖现场
沧海桑田,几经盛衰。如今,古老的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正在“中国青瓷之都”龙泉代代相传。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龙窑开窑祭祀仪式,现在一年仍会举行近20次,表达我们龙泉人对青瓷的希冀以及对天地的敬畏。”身着白底宝蓝图式汉服的村民丁连芬,一举一动格外恭谨。
烧窑人把一个个余温尚存的匣钵捧出
诚然,“不灭的窑火”象征着龙泉青瓷薪火相传,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80后”青瓷人杨江鹏看来,“我们要从老一辈人手中接过青瓷传承的‘接力棒’,结合现代审美,将龙泉青瓷发扬光大。”
横卧于原野山岗的古龙窑余温尚在,吱咔不停的碾粉水碓日夜不休……龙泉青瓷将继续以其“千峰翠色”惊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