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作为我国古代北方最著名瓷窑之一,钧窑之地位可见一斑。其中,官钧窑主要烧造陈设用瓷,造型端庄、釉色丰富、工艺精湛,是难得一见的古瓷珍品。
官钧窑瓷器的前世今生
1964年人们在河南省禹县城北门内八卦洞附近采集到与传世官钧窑瓷器相同的瓷片标本,证明传世官钧窑瓷器烧造于此处。1974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对钧台窑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和重点发掘,出土大量与传世官钧窑瓷器相同的瓷片标本,进一步证明烧造传世官钧窑瓷器的窑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内原禹县城北内的钧台、八卦洞附近,而且根据考古发掘情况并结合北宋时代背景,考古学家认定:官钧窑瓷器烧造于北宋徽宗时期,其专门烧造花盆是为了供当时装点皇家园林寿山艮岳使用。
河南省禹州市在北宋时称阳翟县,归京西北路颍昌府管辖,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州内有古钧台而改称钧州。万历三年(1575年)4月因避讳万历皇帝朱翊钧名字中的“钧”字,而改称“禹州”。因此,钧窑因钧州而得名。明代万历时期,因避万历皇帝朱翊钧名字中“钧”字之讳而将“钧”写成“均”记为“均窑”,直至今日,仍有人不加考证而继续错误地将“钧窑”写成“均窑”,实属不应该。
有关河南省禹州市烧造瓷器的记载,最早约见于明代中期文献。明代晚期,记载钧窑的文献逐渐增多,而且一般都将“钧”字写成“均”,虽出现“均州”“均窑”“均州窑”之名,但并未指出其具体烧造年代,只是有的文献将官钧窑瓷器与历史上的一些名窑瓷器一并列出。到了清代,文献开始明确指出陈设类钧瓷烧造于北宋时期,有的甚至还指出是在北宋末年。后来,官钧窑与汝、官、哥、定窑等合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认为官钧窑瓷器烧造于北宋的传统观点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怀疑。特别是目前所能查到的历史上各地考古发现中基本未见年代可靠的北宋官钧和民钧窑瓷器或标本,证据确凿的民钧窑实物也基本都在金、元时期,致使无论官钧窑还是民钧窑瓷器烧造于北宋的观点愈来愈受到挑战,以至于出现陈设类钧瓷烧造于北宋、金代、元代、元末明初、明代等诸多说法,其中,尤以官钧窑瓷器烧造于明初的说法愈来愈被更多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