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是300年前法国人对中国德化瓷的昵称,被西方人沿用至今。几千年来福建德化的窑火不灭,今天,德化瓷人更以全面创新书写着古瓷新传。
马可·波罗自福建泉州第一次把德化瓷带到了欧洲,那时,德化瓷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宋代沉船“南海一号”上就有德化瓷,清代沉船“泰兴号”上35.6万件完整瓷器大都产自德化。
明代何朝宗作品“坐岩观音”。(照片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明良提供)
温润如脂的德化瓷到欧洲后成了奢侈品,王公贵族争相拥有。波兰王奥古斯都二世不仅大量购买,还下令仿制。德国炼金术士伯特格尔1708年仿制出第一件白瓷,1710年德国梅森建立了欧洲第一家瓷厂,开始批量生产。
出口需求的增加要求提高产量。德化之所以能生产出大量优质白瓷首先应归功于一个叫林炳的拱窑师傅,他于900多年前发明的圆拱形大窑炉(亦称鸡笼窑),不仅容量扩大十几倍,还设计了烟囱拔焰消烟,热度倍增,烧制出的瓷器更加洁白剔透。
林炳还利用山坡地形,把几个窑房连接起来建成“阶级窑”,既充分利用热能,增加产量,又使窑体更加牢固。
20世纪80年代末,耗费大量木材的土坯窑全部被电窑和液化气窑取代。
“电窑把原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今年86岁的邱双炯退休前是德化县委副书记,在他的倡议下,德化在全国率先使用水力发电烧瓷。
原来的土坯窑在山坡,窑门大小固定。电窑则可千变万化,用微电脑控制,时间温度设定好,人就可以睡觉去了。夫妻二人做一个小电窑,不出门就可以烧瓷,产量大的企业则用隧道窑。
“今天偌大一个‘世界瓷都’看不到一根烟囱,竟然还可以青山绿水!”邱双炯说。
邱双炯和他创作的菩萨。(照片由邱双炯提供)
退休后邱双炯潜心于瓷塑创作,最大的作品高达两米五。“外界对德化瓷的评价是‘德化陶瓷无大器’,我偏要争口气。老祖宗那个时代没有这个条件,现在用电窑就可以做到。”
德化瓷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以何朝宗为首的多位大师。何朝宗创造的一系列技法,特别是以圆为主的衣纹线条,表现出丝绸的质感,使陶瓷更温润。德化传统瓷塑艺人都传承了“何派技法”。
“我们要考虑怎样设计和制作出符合这个时代审美的作品,让今天的创新成为未来的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连紫华说,现在德化瓷从选料、配方、窑炉改进、除铁、打桩到烧制,72道工序的每个细节都得到了提升。
“我们可以把从全世界看到的东西运用到德化瓷上,这是我们现代人的优势。”他说。
苏献忠作品“山水”。(照片由苏献忠提供)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创作了很多现代作品,被认为是德化瓷的“异端”。他表示,别人都以为他在做现代,其实他一直没离开过传统。“做瓷塑的人谁不想超越何朝宗?但很困难。我不把他当神,我把他当人。我现在更关注的是传统工艺在观念上能呈现什么。”
除了瓷塑艺术品,德化还是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在2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出口瓷企业中,顺美集团是其中的佼佼者,有3000多员工。2002年顺美在德国建立了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产品远销欧美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连紫华创作的佛像,周身镶嵌5000多颗宝石。(照片由连紫华提供)
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说,大力投入研发,根据不同国家的当地文化设计产品,严把质量关,严格遵守客户协议,按国际标准去做,保护客人的利益,这是企业让客户满意和放心的原因。
近年来德化还涌现出一些特种陶瓷厂,竞相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校合作,引进专业人才,寻求传统陶瓷的新发展。其中较大的一家——福杰陶瓷有限公司,通过和福州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发了不少功能陶瓷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