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明末清初瓷画演绎古人“舂米”故事

发布:2019-2-22 17:06:47  来源: 收藏快报 [字体: ]

 


  在母亲的指导下,这个孩子席地抱杵“舂米”——图中所示这枚明末清初的青花瓷片上,画工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古时的“村舂”图。现在人难得见到这样的场景了。唐代诗人杜甫《村夜》诗:“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而诗人李商隐的诗《归墅》是写的“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明代诗人杨慎有个小曲叫《黄莺儿·离情》:“月明闲杀秋千影,梦艰成。村舂相应,疑是棹歌声。”过去人挨磨、舂米是民俗事务,家家必需。有一些也反映了旧时代人民生活的疾苦,寄托改变现状的愿望,如“共嫂挨砻共嫂舂,给嫂掖糠满头湮。”

  舂米,要两样工具,我们通过这幅瓷画可以明确地看到:一个叫槌、杵,就是这个男子手持的物件,就是椭圆形石头装个木柄。一个叫臼,就是这个男子双腿间的物件,是一个圆柱形,一端凿个半圆形窝的石头。舂米这个动作,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去壳的过程,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要吃的白米,舂米的工具有点像捣药罐,有一个棒槌、一个盛器。用棒槌砸谷子,把米糠砸掉。

  臼头舂米是繁重的劳务。从前一个四、五口人的普通人家,每月要舂米三、四臼。每次舂米要背着用生铁做的碓头,加上碓身几十斤重。舂米时,起落也很吃力。要舂白一臼米,最少得舂二三百下,要花近一个钟头。不少人舂得大汗淋漓,喘气不已。历来女人嫁人,做了人家媳妇,就要干着这种挨砻舂米挑水的家务活,这些粗活很苦,无怪乎《歌谣》唱出妇女的心声“臼头舂米目圈红”瓷画上的这个男子一定是个孝子,我看出他是为减少母亲的劳累在自己舂米。

  男人舂起来有力出活,也可能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太平御览》就曾有记载:“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一臼米舂下来,人早已经汗流浃背。所以,舂米是男人们的活,而且一定是很有气力的强汉子才能够胜任。

  但是,历史上也有用舂米这种繁重的劳务来整人的例子。笔者前些年曾在旧书《史情纪览》中见过一段“一曲舂米歌,宠妃为人彘。”想必,那是瓷画艺人不知道的一页野史:说的是“历朝历代,宫闱是最险恶”,除了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或争风吃醋,相互倾轧,整人的也是千奇百怪。说的是,吕后执掌朝中大权之后,立即对政敌、情敌加以报复。她下令将过去受到高祖宠爱的嫔妃一律送入冷宫,命她们做一些最苦、最累、最脏的事情,让曾经刘邦喜爱的戚夫人去干非常辛苦的“舂米”活儿,实际上就是一种惩罚。戚夫人从原先享受惯了荣华富贵,一下子沦为奴婢,天天抱着几十斤的铁杵舂米,当然心有不甘,加上思念远在赵地的儿子如意,经常长吁短叹,有时竟伤心地唱起悲伤的《舂米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长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使谁告汝?”周围的人听到这凄凉的曲调,不禁流泪。戚夫人的歌声被吕后知道,最终还是被做成“人彘”而死。

  明末清初的瓷画,发色青翠明快,总体上风格多变,像此“舂米”图画工精细、三维布局场景合理,是其中的佳品,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这段时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把以前青花料由淘洗提纯法改进,成了火锻提纯法,故而发色艳丽明快。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