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明代是一个佛教盛行的社会,因此瓷画中表现佛教教理的题材有不少。尤其是禅宗,因为它的中国化思维特点,更受大众看重,相关的瓷画也更多些。本文就来介绍一种宣扬禅宗“顿悟”思想的瓷画,看看它的表意特点是怎样的?
图1-图3是三块明代后期的瓷片。从三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各有两名童子或和尚在谈论着什么事情。这样一幅画面,笔者认为图中人物是在谈论禅理。这个禅理是禅宗著名的话头“云开见日”,来源于惠能的《坛经》。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禅宗六祖惠能的核心理论。为了帮助信众理解这个理论,惠能在其所著的《坛经》中作了一个比喻:将人的“本性”比作太阳,将人的各种错误观念比作乌云。人之所以犯错误、做傻事,都是因为执著邪见,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就像浓厚的乌云遮住了太阳一般。而人要学佛觉悟,就要抛弃邪见,看清自己的“本性”,犹如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惠能的这个比喻在《坛经》中使用过两次,我们来看看他具体是怎样用的?
在《坛经》“般若品第二”里,惠能讲到:“小根之人……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惠能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的大意是:愚钝的人和聪明的人在智慧上原本没有差别,但愚钝的人为什么听到佛法却不能开悟呢?这都是因为他们“邪见障重,烦恼根深”。这“邪见”掩盖了人的本性,就如浓厚的乌云遮蔽太阳。人愚钝、聪明的区别,在于“自心迷悟不同”。第二层意思是:只知向外“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就是愚钝的人。而懂得顿悟之教者,不执着于外修,只在自心常起正见,就可以“见性”。
在《坛经》“忏悔品第六”中,惠能又说:“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于外著境,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这段话惠能要表达的意思是:人的自性原本是清静的,(受外境影响)产生恶的念头就做出恶行;产生善的念头则做出善行。所以,人的自性还没有产生念头时,“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产生念头后,就如“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当“浮云盖覆”的局面遇到“风吹云散”,就会“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人自性的变化就像云天的关系一般……人执著于外境,“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如果遇到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指教,“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这样就“见性成佛”了。
从上面两段《坛经》文字中,我们知道了惠能是要通过“云”和“日”的比喻,让信徒明白如何“见性成佛”的道理。惠能的观点是消除“邪见”,不必外求,只需内心“常起正见”,就可以如“风吹云散”“见性成佛”了。这种禅修方法,就是“顿悟”之道。
这个比喻,后来常被禅师拿来作为话头教导弟子。《五灯会元》卷十有一则清凉文益禅师与弟子的对话:“(弟子)问:‘云开见日时如何?’师曰:‘谩语真个。’”就是一例。这则对话中的禅理我们在此不必分析,只需关注对话中将惠能的比喻概括为“云开见日”四字,仔细品味是十分精当的。我们不妨将表现这个比喻的瓷画称为《云开见日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瓷画,是怎样具体表现“云开见日”这个主题的?
图1的画面比较简明:两个光头小和尚,虽都是坐着却也有一动一静,一问一答之态。他们头上有一颗太阳,也有“云开见日”的象征意义。与图1的区别是没有画云,成了单纯的“见日”。这是在表现惠能比喻中“风吹云散,上下俱明”的境界。
图2中两个童子一立一坐,一动一静,似乎在一问一答。背景有护栏,栏外有花卉;童子脚下有小草,显然两人是在一处庭院里。童子在谈什么呢?谈话内容是从童子头顶上方一片浓厚的乌云和云层中露出半个太阳来暗示的,正是惠能所作的比喻“云开见日”,以及由这个景象所象征的“见性成佛”!
图3中两个和尚也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他们头上方的景象是云已开,日已见,表明他们的话题也是“云开日见”。
《云开见日图》能将禅宗玄妙的“顿悟”思想凝聚在一幅瓷画中,令人大开眼界。这体现了画师们的聪明才智,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禅宗兴盛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