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健全完善工艺美术大师信息库,命名一批工作室,培养大师后备人选,促进优秀传统特色文化传承
核心提示
近日,泉州出台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工艺美术大师服务管理。泉州将在5年内命名授牌150个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健全完善工艺美术大师信息库,培养大师后备人选,全面推动泉州工艺美术繁荣发展,助力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泉州优秀传统特色文化传承。
在此之前,泉州有不少工艺美术大师成立了工作室。他们都做了什么事,有怎样的成效,如何传承和创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部分大师工作室,看看他们是如何打造富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师品牌,助力工业美术产业做大做强。
石雕大师王经民坚守传统中兼顾创新
既坚守传统又有“时尚外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王经民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15岁便开始跟随父亲——石雕大师、影雕创始人王清标在惠安石雕厂学习石雕刻技艺,全面掌握了石雕刻的各项技术,包括雕扑、平直、打巧、镂剔及各种雕刻技艺。从事石雕创作30多年来,王经民潜心钻研,进行技艺改革,把石雕划分为四个工艺流程,提高企业效益,又提高了石雕的精致程度。进行技法创新,融入“针黑白”技法,使石雕原有的单一颜色通过表面处理方法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着色效果。
王经民的工作室取名“耕鸣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里面除了他自己的操作间外,还陈列着一尊尊形态各异、石材繁多的石雕精品。对于未来的发展,王经民觉得,每一家石雕工厂都应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以便于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艺水平。王经民个人工作室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经民非遗传承基地,被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福建省王经民石雕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
为了弘扬传承传统石雕文化,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等方式培养了200多名高技能人才,其中王惠民等30多名徒弟先后评为高级技师和省工艺美术大师等,依托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积极组织和参与各项国内、国际赛事活动,为惠安石雕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经民认为,惠安石雕手艺人要坚守石雕传统,才能够在世界石雕界占据一席之地。有了传统手艺传承的根基,石雕才能够长盛不衰,才能够与世界诸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技艺交流,让新鲜血液不断补充进来,石雕技艺也得以“与时俱进”,就像王经民工作室门口蹲坐着那只颇有漫画之风的石猫一般,既有惠安石雕的“基本功”,又披上了一件“时尚外衣”。
木雕大师郑君亮以工作室为平台,把木雕文化传入校园
发明“形影木雕”工艺技法
木雕大师郑君亮出生于一个木雕世家,从祖辈开始,家里就一直在从事木雕创作。创业后,郑君亮依然潜心雕刻,技艺日臻成熟,在创作创新方面独树一帜,受到很多客商的喜爱。
精湛的木雕技艺,敦厚务实的处事风格,让郑君亮在木雕界享有盛誉。200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刻艺术委员会鉴于他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创作方面成绩卓著,特别授予他“中国雕刻艺术大师”称号。2008年,省政府授予郑君亮“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8月,郑君亮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为首届“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成为泉州台商投资区两名获此殊荣的木雕大师之一。
几十年来,郑君亮以传承木雕技艺为己任,先后带徒60余人,他的许多徒弟如今很多已经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名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而他的两个儿子郑生强和郑生勇也接过了木雕技艺传承的衣钵,如今都是省级工艺美术名人。
工作室成立以后,郑君亮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天工荟萃》个人作品展,开发设计的作品《大愿地藏》被台湾佛光山佛光缘美术馆星云大师收藏,作品《成功之路》申请专利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批准等等,均获得业界的充分肯定,并于2016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大师工作室。
工作室在实践中结合艺术理论、经验,创新发明了“形影木雕”工艺技法,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清香万里飘》《禅心》《活佛》《举杯邀明月》等,参加了福建省“争艳杯”大赛以及国家级工艺美术专业展会均获大奖,获得国家专利和产权保护,并出版了专著《传承》。
郑君亮表示,今后工作室准备在校园分设工作室,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木雕技艺,分享更多的木雕实践体验,传承木雕技艺,培养青少年对传统雕刻艺术的兴趣,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传统雕刻技艺人才。
瓷雕大师林建胜依托工作室联合各级大师组建创作团队
“名师带徒”开展创新研发
在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建胜的工作室里,陈列着100件汇集着创作团队近20人历时四年共同完成的大型系列瓷塑作品《华夏贤哲——百子瓷韵》,这些形态各异、技术精湛的陶瓷人物雕塑作品栩栩如生,鬼斧神工的技艺令人惊叹不已。“以大师工作室的名义接单,由工作室团队参与制作过程,既能发展陶瓷工艺,也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林建胜说,创作团队力求为陶瓷艺术家、德化本土大师,提供一个更好的瓷雕展示交流平台,同时也作为传播瓷雕艺术的教育基地。
如今,林建胜大师创作团队中不仅有张南章、许庆裕、池至铣、兰全盛、林星群等省市大师,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德化职业学校30多名学生,还有大师的学徒等。走进工作室,老中青各代正潜心创作,不仅已有120多件作品进行版权登记,还研发了“玉黄瓷”“玉红瓷”等新瓷种,而且大部分投入了生产,孵化成产品。
林建胜的工作室以“名师带徒”的方式,通过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大师在带徒传技、工艺推广、传承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技术攻关,解决了高度160厘米以上的大型瓷塑制烧难题,完成了9套297件“三十三观音”系列瓷塑制烧项目。二是带徒传艺,企校合作,实施“大师+教授”“艺术+文化”“雕塑+美学”的“3+”陶瓷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即行业大师与学院教授双导师教学、陶瓷艺术与陶瓷文化双融合课程、雕塑技能与美学鉴赏双提升目标,徒弟的20多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行业评比中获奖,1人获全国技术能手,2人获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2人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2人获福建省陶瓷行业技术能手。三是技术研发,师徒合力创作“华夏贤哲”大型系列瓷塑(100件),填补中国陶瓷史、中国雕塑史空白;在全国陶瓷界率先研发成功“玉黄瓷藏传佛教瓷塑”,为德化瓷塑创新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四是技术交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邀请国内外艺术家、陶瓷专家到工作室传经送宝,组织到外地学习考察、展览交流。工作室被授予福建省特色文艺示范基地、泉州市优秀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德化陶瓷艺术创作基地等称号。
林建胜表示,工作室今后将引进数字雕塑技术,开展陶瓷雕塑创新研发与新型智能人才培养,为陶瓷雕塑行业的转型升级作出新的贡献。
詹宁宁塑造泉州承天寺大雄宝殿护法
提升完善泉州佛雕技艺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詹宁宁,坚守家族世代传承的雕塑技艺,秉着心中的热爱与责任,守护着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根基;她培养技术传人,打造匠心品质,在技艺的传承中弘扬一代匠人的精神,让这几经凋零的技艺得以在新时代扎根,焕发出新的光芒。
詹宁宁自幼随父詹振辉(中国著名民间雕塑家,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学习佛像雕塑,涉及绘画、泥塑、漆线雕、泥金雕、脱胎、彩绘、镂金雕等多种技艺。经过近三十年的刻苦学习、潜心钻研,技艺日臻成熟,先后为泉州承天寺、海南三亚南山寺等雕塑佛像、神像。
2014年,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詹宁宁大师工作室成立,开展技艺传播、传徒授艺。詹宁宁注重技艺的传承,打破了原有家族式的传承模式,把佛像雕塑技艺传给了学艺的各地徒弟,使他们成为西藏阁佛雕技艺的第四代、第五代传承人,多年来已培养第四代、第五代传承人共20多人,效果显著。近几年来泉州承天寺大雄宝殿重塑护法、诸天脱胎佛像,泉州少林寺重塑阿南迦叶、护法诸天脱胎佛像四尊佛像,江西黎川孔庙塑造孔子神像一组均是詹宁宁的作品,2016年以来应台湾妈祖联谊会邀请为天津妈祖文化园创作妈祖神像等一百余尊,得到各界好评。“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我们如今又把西方绘画中的人体骨骼原理,融汇了进来,注重细节描述,注重表情、肌理的生动展现,使泉州泥塑脱胎造像技艺又有新的发展。”詹宁宁说道。
詹宁宁表示,工作室今后将提升完善泉州佛雕技艺,举办培训班,建立传承人基地和传承人队伍,传承泉州佛雕技艺;搜集、发掘、整理泉州佛雕技艺资料并数据化完成相关资料归类、整理泉州佛雕培训教材;通过带徒形式,对技术骨干做好传、帮、带,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开展教学与培训,有计划地指导学员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创新大赛并获得技能认证。
陈清河在2013年厦门海峡文博会上进行竹藤编技艺演示
变单兵作战为合力推进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竹藤编技艺传承人陈清河成立工作室后,创新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并取得一定成效。新产品在广交会、国际茶博会、厦门文博会、“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海国际礼品工艺品展览会等各种会展上一亮相,就受到市场的欢迎。四年来,创新工作室的劳模们带动企业研发3800多件新产品,有130多件作品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有80多件作品在全国各级比赛中获奖。在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下,安溪尚卿乡大部分村居加工制作工艺品,开设网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大量村民返乡创业,并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乡村和谐富有活力。
工作室注重培养家居工艺本土创新设计人才。三年来,在安溪华侨职校设立竹藤编技艺传习工作室,开设5个家居工艺设计专业班、企业创新提高班,招收学生180人,培训企业技术人员120人,有市级竹藤编技艺传承人3名,省工艺大师1名,省工艺名人6名,市工艺大师7名,市技术能手2名,高级技工32名。
基地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建教学实验基地,2016年9月份以来,每年都有30多名研究生及博士生导师来安溪开展教学创作活动,实现艺匠结合,一周时间创作出近百件个性化作品。竹藤编藤铁工艺新技术、新工艺项目的进行,有着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
陈清河介绍,工作室大力开展传承工作,将传统技艺安溪竹藤编带入校园,派出竹藤编技师与教师到当地各中小学兴趣班中,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受到一致好评。陈清河创新工作室变单兵作战为合力推进,集个体力量为群体智慧,聚集了市级以上劳模和各行业优秀职工代表,成员们中、老、青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互补互进,不仅弘扬了劳模精神,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劳模品牌效应和聚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