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明清时期,“刘海戏蟾”是一个中国人很熟悉的民间传说。受民间传说的影响,无论是绘画领域还是瓷画领域,“刘海戏蟾”的图像都屡见不鲜。只是这个题材的瓷画(图1—图3),究竟在表达什么画意?深究起来还是个复杂的话题。
从绘画史看,至少在明代早期就有一个身边有一只蟾蜍相伴的仙人形象存世。这个仙人是谁?明代当时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白玉蟾。如李时勉(1374—1450)在其《古廉文集》“京师四赞有序”中记载道:“京师近郊有贞明寺。予与二三友游至其地,坐僧房中,壁有白玉蟾、铁拐、寒山、拾得四像。僧官指求予赞,为之赞曰……”另一种认为是刘海蟾。如李日华(1565—1635)在其《六研斋笔记》所记:“雪中展黄越石携来《四仙古像》。一为铁拐李……一为海蟾子,哆口蓬发,一蟾玉色者,戏踞其顶,手执一桃,连花叶,鲜活如生,背绿竹六茎,不见枝梢。一为寒山……一为拾得……”这种四仙组合的绘画,是明代常见的道教仙人绘画。画中其他三人的身份都没有分歧,唯有携带蟾蜍的仙人,身份认知不一。
白玉蟾是南宋人,刘海蟾是五代辽国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道士。白玉蟾是全真派南宗五祖之一,南宗的实际创始人;刘海蟾则是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因此,两人被奉为仙人受信徒顶礼膜拜,都是合理的事。或许在人的名号里有一个“蟾”字,画师们起初画仙人时,用一只蟾蜍陪伴身边来示意他的身份。但时间一长,这位仙人到底是白玉蟾还是刘海蟾,就分不清了。不过,从李日华对《四仙古像》的描述中有“一蟾玉色者”看,早期画的仙人是白玉蟾的可能性更大。
到明代后期大家意见趋向统一,认为这位与蟾蜍为伴的仙人应是刘海蟾。但民间又节外生枝,闹出个“刘海戏蟾”的说法来。“刘海”是何许人也?并没有真实的历史依据。很可能是将“刘海蟾”这个名字拆分为“刘海戏蟾”,并附会出种种传说故事。
为什么会出现由“白玉蟾”到“刘海蟾”再到“刘海戏蟾”这样的变化?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当时社会上商品经济发达,人们追求金钱的欲望越来越旺盛,客观上需要一位接地气的财神来满足精神需求;二是刘海蟾有变身财神的某种条件。
所谓变身财神的条件,与刘海蟾当初得高人指点悟道的故事有关。据《金莲正宗记》记载:刘海蟾“年一十六岁,以明经擢甲科,累迁至上相。平昔好谈性命之说,然终不得其妙。一旦,有道人来谒,邀坐堂上,以宾礼待之。问其姓名,默而不答。但自称正阳子,愿乞鸡卵十枚,金钱一文,安金钱于桉上,而高累十卵,危而不坠。海蟾叹曰:‘危哉。’先生曰:‘相公身命俱危,更甚于此。’海蟾顿悟。先生乃收卵而藏之,擘金钱而弃之,遂辞而去。”刘海蟾“顿悟”后,弃官抛家,佯狂而去,毅然走上求道之途。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刘海蟾弃世离家与金钱上“高累十卵”的危险景象有关。所以,金钱在“顿悟”后的刘海蟾眼里是危险的物品,必须弃而远之。
比如在明代宫廷戏剧《李云卿得悟升真》里,刘海蟾曾作过一诗:“个个觅长生,根元不易寻。要贪天上宝,需弃世间金。炼就水中火,炼成阳中阴。金蟾脱壳后,明月照天心。”这几句诗正是刘海蟾道家出世思想的自白。
然而到了明代后期,民间的想象却是相反的,把“要贪天上宝,需弃世间金”的刘海蟾,看成了能变出金钱的高人,并把他当财神供了起来。在这过程中,刘海蟾身边的那只蟾蜍也起了很大的变化,成了能吐金钱的三足金蟾。“刘海戏蟾”的传说中,刘海用一串金钱勾引三足金蟾,让它不断吐出金钱,以满足人们贪婪的欲望。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瓷画上的“刘海戏蟾”。明代中期的瓷画上,刘海蟾通常与铁拐李、寒山、拾得一起出现,这与绘画中的《四仙古像》一致,都是在表现他们作为道教神仙的风采。而到了明代后期,刘海蟾更多地是以单独形象出现在瓷画中。这与他新晋财神的身份有关,财神总是更受民间欢迎。
明代刘海蟾的形象,大致是个整天嬉戏游玩、胡言乱语的“风魔汉”。《李云卿得悟升真》里,刘海蟾曾在出场时介绍自己道:“贫道混俗和光,常于闹市之中,口发狂言,串拖二八金钱,每与孩童嬉戏游玩,人皆见而恶之,皆呼贫道为风魔汉。”这样一个“风魔汉”,在明代能入戏、入画,显得很有魅力,这自然与他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有关。
看图1—图3中的刘海蟾,也是一个“风魔汉”的形象。但图中更多、更夸张地强调他的戏蟾动作,暗示他的“财神”意义。由于刘海所戏的那只三足蟾蜍有神奇的吐钱能力,明代后期甚至还出现了许多单独的三足蟾瓷画(图4、5)。这是人们对金钱极度崇拜而产生的焦点转移现象。由此也可反证,作为三足蟾的主人刘海蟾,此时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财神了。
将一个鄙视金钱的道教思想家转型成能给世人带来金钱的财神,中国人的想象力真是让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