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清早期福建的窑口曾生产一种兰花纹瓷盘(图1、2),存世量较大。盘中主体图案是一丛茂盛的兰花,兰花旁边有一块中间带孔洞的太湖石,前景有两株与兰石形成对比的小草。图的左侧有两句题诗,虽然字的写法有些怪异难懂,但综合同类兰花盘的题诗,可知其文是:“王香不与凡花伍,玉蕊偏宜倚石开。”这幅瓷画的主题是什么?本文试作分析。
在瓷器上画兰花纹样,历史上有两个时期特别多。一是在明初,一是在清初。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朝代的更替有关。每当朝代更替,前朝的臣民如何与新王朝相处,都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有些人适应快,转身就做了新朝的臣民;有些人忠心耿耿于前朝,坚决不做“贰臣”,这种人史称“遗民”。“遗民”往往自诩清高、人格独立,虽然日子不太好过,但精神上是自豪的。画兰花,以兰自譬,是“遗民”们借物抒情的一种重要方式。
清初有许多窑口爱在瓷器上画兰花纹。景德镇窑画的兰花纹,其中有一些在兰花旁也配文字。文字不多,如“雅”“美”“佳器”及变体文字等,还常常画成印章落款的样子。要说这种兰花纹中有某种寓意,那是一定的,但表达过于晦涩,意思已含混不清。相比来看,图1这种福建窑瓷器上的兰花纹,题写两句诗,表意更加坦率。不过坦率也是相对的,因主题实在敏感,仍有各种顾忌的迹象存在于图文中。比如诗句的书写有些怪异就有故意含糊其辞之嫌,让人一眼看不明白,而心有灵犀者却能心领神会。
下面我们来具体剖析一下图1这幅瓷上字画。先来看“王香不与凡花伍”这句诗的诗意是什么?这句诗其实是引用孔子作琴曲《猗兰操》的经历,改编而成。孔子作《猗兰操》一事,最早记载于东汉蔡邕所著《琴操》一书。原文说:
“《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
从上述引文可知,孔子在过一处“隐谷”的时候,见到一丛“芗兰独茂”,生发感叹:“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于是停车弹琴一曲,抒发“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的悲凉心情。
“王香不与凡花伍”一句中的“王香”,显然是借用“兰当为王者香”的语意,用来指代“兰花”的。因此,我们不妨将这幅兰花图称为《王香图》。孔子将自己(“贤者”)没有得到诸侯重用,只能与“鄙夫”为伍,比作兰花与众草为伍,因此而伤感生不逢时。“王香不与凡花伍”的比喻与孔子有所不同,它是将“凡花”(众草)比作归顺新王朝统治者的臣民,而自己作为“王香”(兰花)拒绝与“凡花”为伍,这是在表达不愿归顺新朝的决心。
“玉蕊偏宜倚石开”一句中的“玉蕊”,是指兰花的花蕊,也可看作是兰花的内心。花蕊在什么条件下盛开,代表着兰花的意愿。那么,“玉蕊偏宜倚石开”中的“石”就成了理解这句诗的关键所在了。此石代表着什么呢?从图1中画的石头形状看,它是由上下相叠的两块观赏石组成。观赏石中间各有一个圆洞,这是太湖石的特征。所以,兰花“倚石开”隐含的意思是要倚太湖石开。
在清初,“太湖石”是旧王朝大明的一种象征!关于这一点,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此石可比太湖”解》的考证文章(刊登于《收藏快报》2018-5-23),对此作过解释。
大致论点是:从计成《园冶》对观赏石的述评中我们可知,明末人们心目中的“太湖石”已经不是普通的观赏石,而是用来满足怀旧情感的对象。到了清初,人们有共性的怀旧对象是刚刚消亡的明王朝,所以“太湖石”就成了大明王朝的象征!
这样,《王香图》上两句诗连起来解读,真正的诗意就是:兰花作为王香,不能与凡花为伍,去新王朝那里争宠;兰花要忠诚于旧朝,为大明的复兴施展才华。这简直就是铁心反清的誓言!画师就不怕杀头吗?
从时代背景看,《王香图》的大胆是有原因的。清初福建一带有郑成功、耿精忠等反清势力长期盘踞,民间反清复明的意识是要比其他地区更强烈一些。《王香图》本身,或许也的确有鼓动民众反清的意图在里面。所以,瓷画与民意之间存在呼应关系。
当然,在全国大形势下,画师们还是注意分寸的。他们通过隐晦的诗意、异常的书体、简单的物象、粗放的笔法等手段,在表达反清意愿和免遭官府迫害之间走钢丝,要抓《王香图》的把柄并不容易。从《王香图》存世量较大的情况看,这幅瓷画在福建当地很受民众欢迎,称得上是一幅“走钢丝”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