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古称“彘”“豕”,是六畜之一,中国古人驯养猪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从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历史上各个时期,以猪为造型或纹饰的器物都较为多见,体现了猪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今年是己亥猪年,现来介绍一件与猪相关的文物——隋代青瓷猪。
这件隋代青瓷猪(见图):通高6、长12、宽5厘米,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瓷猪通体施青釉,四肢弯曲卧伏于地。猪鼻前拱,抿嘴獠牙,双目有神,以黑褐色彩点睛,双耳微耷。瓷猪背部脊梁塑鬃毛竖起,腹部两侧各刻划几道弧线纹,似是为了表现肋骨与肌肉的立体感。獠牙与背脊鬃毛还保留了明显的野猪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青瓷猪是安徽文博界老前辈、青铜器修复大师金润生于1959年捐献的,已整六十年一甲子,那年也正好是己亥猪年,同时捐献的还有西晋时期的青瓷狗舍等文物,向前辈们大公无私的品格致敬!
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民们开始把猎获到的野猪圈栏驯养。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有很多家猪的骨骼,并出土有一件陶猪和一件猪纹陶钵,这表明我国家猪饲养至少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在考古界看来,家猪的驯养与否,是判断一个部族是否进入农耕文明、开始定居生活的重要标志。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马、牛、羊、鸡、犬、豕”等家畜的记载,它们一方面作为肉食和皮毛,另一方面也被用作祭祀时的牺牲。商代人还很重视对优质猪种的选择,相传有位名叫韦豕的人,擅长选育猪种。先秦文献中也有“六畜相法”的有关记载,《史记·日者列传》载:“留长孺以相彘立名。”这些都说明当时人已懂得猪的外形与体质存在着一定关系,通过选优汰劣,使猪种得以不断改良。
汉代养猪业已相当繁荣与普遍,各地都出土有大量的汉代陶明器猪圈模型,从它们的形制可知,当时的猪圈一般是与厕所连在一起的,《汉书》中也记载“厕中豕群出”,可以印证。这样做,可以让猪吃人的粪便,再以猪粪肥田,类似于现代人所提倡的循环经济。同时,人们也开始总结以农副产品饲养家猪的经验。《神农本草经》中认为:用梓叶、桐花饲猪可“肥大三倍”;《氾胜之书》中记载:瓠瓤喂猪可致肥;《齐民要术》记载说:“以盐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饲豕,则肥也。”
汉魏晋至隋唐时期,类似于本文介绍的青瓷猪等动物造型的陶塑、瓷塑颇多,亦有陶瓷猪圈、陶瓷狗舍、陶瓷鸡笼等,均是作为随葬之明器。动物造型的陶瓷明器的大量出现,既反映了古人葬俗中事死如生的观念,也充分说明当时社会物产资源丰富,家禽、家畜普遍饲养,农耕文明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