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遇林亭窑凤鸟纹盏
宋代遇林亭窑描银“福山寿海”花卉诗文盏
宋代遇林亭窑“金玉满堂”花卉诗文盏
宋代遇林亭窑花朵纹盏
宋代茶洋窑描银梅竹纹盏
正阳美术馆收藏的宋代遇林亭窑九曲棹歌诗文盏其中三件
宋代遇林亭窑描银莲花盏(之一)
宋代遇林亭窑描银莲花盏(之二)
宋代遇林亭窑描银莲花盏(之三)
由厦门博物馆、正阳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宋代金彩瓷大展”,将于5月14日亮相厦博,将展出由正阳美术馆集藏的近百件金彩瓷器盏。展期将持续到5月31日。
古代以金彩装饰瓷器,一般认为是始于宋代,其中尤以定窑金花瓷器最负威名。宋周密《辛酉杂识》续集上卷载:“金花定器,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入窑,永不复脱。”传世品有黑釉、酱釉金彩定器。明洪武初,景德镇始有金彩瓷器的烧制。清代达于极盛,但其使用金彩的方法却无法与定窑时相比。
此次展览的主办方之一——正阳美术馆,集藏金彩瓷器近百件,是目前世界上金彩瓷器最大的收藏机构。其中武夷山遇林亭窑金银彩茶盏的收藏数量就有约80只,不仅数量多,品质也是世界各收藏机构无法比拟的。
著名收藏家、鉴定专家、正阳美术馆馆长李彦君,曾在《瓷中贵胄金彩瓷》一文中指出:“描金陶瓷品种繁多,历史上可划为两个重要时期,一是早期元代以前(含元代)的金彩瓷器,二是晚期元以后的金彩瓷器(不含元代)。早期精彩瓷器装饰原料皆为真金、真银制作工艺,为珍贵期。晚期金彩工艺是以化学原料为主的装饰工艺,我们称为‘普通期’,早期金彩瓷器存世稀少,有的窑口存世凤毛麟角,如定窑、山西窑口等皆成国宝。稍多的仅有宋代武夷山遇林亭窑。世界各大博物馆也仅有日本几家博物馆藏有数件定窑金彩瓷器,国内各大博物馆罕有收藏。除北京正阳美术馆外,福建武夷山博物馆收藏有12只,皆被定为一级文物,并由央视国宝档案做了专栏节目。”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金彩瓷器窑口以武夷山遇林亭窑器物为主,此外还有茶洋窑等藏品亮相;展品纹饰十分丰富,如有“福山寿海”“一举登科”“子孙满堂”以及描金花卉纹饰、诗文、凤鸟纹等。
在众多展品中,一组遇林亭窑“九曲棹歌”诗文盏的亮相,堪称此次展览的最大亮点。据介绍,《九曲棹歌》是南宋大家朱熹携友人同游时,对武夷山景区的钟情有感而作,是历代歌颂武夷山诗歌中最早的一首。全诗原文如下: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九曲棹歌》写景写情,一扫宋诗中“爱讲道理,发议论”的缺陷。当今大学者钱钟书评论说:“假如一位道学家的诗集里,‘讲义语录’的比例还不大,肯容许些‘闲言语’,他就算得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例如朱熹。”朱熹的《九曲棹歌》确是容许了相当的“闲言语”,也就是说,用了许多抒情的诗歌语言。因此,它至今仍然脍炙人口,传播海内外。
遇林亭窑描金瓷器中,绘有武夷山九曲溪景,诗文为最高级的品种,数量也较少。国内仅有武夷山博物馆馆藏有残片标本,相对完整器日本藏有两只,皆被定为“重要美术品”。九曲棹歌加上头曲,一共有十只碗,集全者罕见。这类描金诗文碗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珍稀品种。
业界人士指出,此次规模宏大的金彩瓷器展,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文博收藏界对于金彩瓷器的研究热情,从市场角度而言,或将引领该品类收藏的新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