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德化城关四公里左右的浔中镇山岭上,白墙黑瓦的民居零星散落在田畴园野与茂林修竹间,偶有缕缕青烟,从三五见方的柴烧小窑中飘出。
在山岭上,石鼓、仙境、山子林等村落闲置的二三十处农房,变身为五六十名传统柴烧手艺人的“理想国”。这些手艺人,有的独自坚守,有的拉家带口,有的如闲云野鹤,为了提升陶瓷艺术,常年坚守在二十多个柴窑边。守艺人的诗和远方,给原本宁静的乡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诗意的栖息
近年来,出自传统柴窑技艺传承的需要,德化县特批石鼓村一带为柴烧陶艺村,给德化当代陶瓷艺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2014年,从北京返乡的赖秀践成为石鼓村第一批手艺人。
赖秀践的工作室在绿意掩映的小山坳,花草、陶土、陶器相映成趣的砖木混搭小院子里。“那些年在各地跑,感觉压力挺大的,就回来了,想要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创业伊始,赖秀践要一次先付房东半年房租4000多元,建窑费用4万多元,还要负责4个学徒吃住问题,辛苦可想而知。
煮山泉水泡茶是赖秀践工作之余的爱好
赖秀践戏称自己是个“烧柴的”。经过四五年的历练,她的柴烧手艺很是纯熟,柴烧作品器型周正之外,还有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婉约之感,深受柴烧爱好者的喜爱。
赖秀践从未忘记从大城市返乡的本心,生活过得不紧不慢。听着鸟鸣醒来,用山泉水煮饭,自己动手制作餐具,临帖练字,焚香弹琴……“有时找周边的陶艺朋友蹭茶,切磋技艺,茶香袅袅间,相忘于江湖。”赖秀践笑着说,一年烧三四窑,工作之外,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喜欢的事。
陶艺的远方
这一带哪个角落有柴烧人,赖秀践了如指掌,“烧窑是最辛苦的时候,要两天两夜,窑主忙不过来,一帮手艺人在一起吃窑饭,帮着烧窑火,自然也就熟悉了”。话语间,赖秀践带笔者来到了仙境村的岭上柴烧工作室。
贴花手作梅瓶、酱釉茶叶大罐、传统观音塑像、诙谐的火鼎公婆……经过窑火的熏陶,工作室中的这些陶艺作品显古拙大气。
2016年,张劼带着妻子吴春华来到德化,在仙境村租下一栋临水的民房,一口气签下了20年的租约,成了“德漂”一族。
张劼夫妇在创作雕塑作品
“到一定年纪,每个人都该认真地考虑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了。”年届知命之年的张劼说,他最早在工厂做现代西洋工艺,自小对传统工艺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传统的雕塑用小柴窑烧制,有种特殊的韵味,开始自己没有窑,只能借别人的窑来烧,效果没能达到预期,只有自己建窑才能自己把控作品的效果。”张劼说。
“以前自己没烧过窑,第一年我烧了17窑,几乎全军覆没。每窑成本就要2万多元,第一年就亏了30多万元。”张劼说,所有陶坯都是自己亲自制作,烧掉的全部都是心血。
对柴烧强烈兴趣让张劼越战越勇,经过不断的试验,在第十七窑的时候,总算成功烧出了自己想要的作品。
现在工作之余,张劼常与妻子在乡间小路散散步,悠闲度日。“宁静的生活能让人思想更加活跃,好的构想常在美丽的山水间产生。”他说。
虔诚地守艺
“这个罐子落灰的层次、纹理真是特别,这是一次烧制还是二次烧制?烧制的温度控制在多少度?”走进老艺人孙文炸的工作室,赖秀践便向坐在陶车前的孙文炸请教。
今年61岁的孙文炸,称得上是石鼓村一带从事柴烧年轻人们的老师,如今已是高级陶艺师、泉州市陶瓷工艺美术师,其作品先后获得首届福建省手工艺现场创造技能竞赛二等奖,第16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等十多个奖项,多件作品被泉州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孙文炸在转动陶车认真修坯
“家里祖辈都是做陶瓷的,以前乐陶村还是德化陶器的主要产地,我八九岁开始用脚踩泥巴、迁陶土,对陶车并不陌生,20多岁便能用陶车制作简易的手拉坯。”孙文炸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模具倒坯盛行和塑料制品的出现,使本土手拉坯技艺濒临失传。
早年从事手拉坯等传统烧制工作,让孙文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2年起,手工柴烧受现代人的追捧,孙文炸带着对老技艺的热情重拾旧业,在老家乐陶村开了自己的柴烧工作室。2016年,工作室搬到了石鼓村,取名为“乐昔窑”。孙文炸说,取名“乐昔窑”表达的是“乐于传承、重振古风”的志向,为此,他乐于与年轻人分享自己数十年驾驭陶车的技艺及柴烧心得。
“除了传统手艺学习,还要需要年轻人不断推陈出新,把德化陶瓷的老技艺发扬光大。”孙文炸说,柴烧要长远发展,除了要守艺,还要创新,跳出生活用品的圈子,找到柴烧陶瓷与当代艺术的契合点,柴烧艺术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