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使者中国白
再续风采与荣光
己亥年
七月十五
捐赠入藏仪式领导嘉宾合影。寇婉琼摄
8月13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泮庐集团文化公司、德化县人民政府协办的“泰兴号”沉船瓷器捐赠入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白玉厅举行。190多件“泰兴号”沉船古瓷器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左)向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颁发收藏证书。许文龙摄
“泰兴号”沉船是目前已发现的、清代中晚期较为少见的大型中国对外贸易商船。1822年1月,“泰兴号”商船从厦门港出发,后沉没于印度尼西亚海域附近,船上所载的大量器物随之沉落海底,其中包括大量产自德化窑口的青花瓷。
嘉宾正在观看捐赠的瓷器。寇婉琼摄
1999年,英国打捞队伍在当年发生海难的海域发现“泰兴号”沉船,共出水文物35万件,并运往德国拍卖。2018年11月,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从英国一家公司购入12万件“泰兴号”沉船青花瓷器。至此,流失海外的古瓷终于结束了流浪的岁月。经由德化县人民政府推介,泮庐集团将其中40余类、共190余件瓷器无偿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嘉宾正在观看捐赠的瓷器。寇婉琼摄
经过专家鉴定,这些瓷器主要来自德化,以青花盘、碗、杯、碟、罐、盖碗等日用瓷为主,有灵芝纹青花盘碗碟,“晨兴半名香”青花盘,梅雀图青花盖碗、圈点纹青花小碗等。特别是青花盘具有典型的蚯蚓走泥纹,体现了德化窑的风格特点。在德化桐岭、梅岭、东头、后所、上寮内、上寮外、岭兜、大垄口、宏祠、甲杯山、石排格等窑址都有出土青花瓷,其造型纹饰与“泰兴号”沉船古瓷完全相同。
“泰兴号”沉船出水的德化窑青花瓷器。来源:郑炯鑫
“我们将会对这些文物的重要价值进行认真的整理研究、保管和展示,努力让这些文物‘活起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指出,此次捐赠这批瓷器,对完善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文物藏品体系,见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明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在国博展出的部分捐赠瓷器。寇婉琼摄
同日下午,“‘泰兴号’清代沉船及19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在国博举行。陶瓷界、考古界、艺术界、收藏界的专家围绕“泰兴号”清代沉船及19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作了主题发言。
‘泰兴号’清代沉船及19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现场。寇婉琼摄
专家们普遍认为,“泰兴号”出水瓷器是清代中晚期有明确纪年及沉没地点的历史遗物,对研究19世纪中国对外海洋贸易情况、外销产品结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闽南瓷窑业技术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泰兴号”沉船全貌。来源:网络
素绚空间
不喧哗 | 自有声 | 耕云种月 | 素以为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