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景德镇陶瓷大学广泛开展“青春告白祖国”活动,大学生们积极向党和祖国真情告白,表达坚定理想信念,抒发爱国奋斗之志。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学生们通过“讲、唱、演、话、带”等多种形式,用学生自己的语言、体验解读理论、宣传成就、展示风采,积极传播青春正能量。
作为“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宣讲活动的主力军,该校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的36名成员,紧紧围绕情怀祖国、根深沃土、致敬先烈三个主题,集中备课研讨,深入该校班级团支部、学生组织、社团、军训场开展宣讲60余场,受众12000余人次;与此同时,“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宣讲活动走进迎新校车、军训场和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培训班;学生们通过编演话剧《雨花台》,集中收看校友支教为原型的电影《山那边有匹马》《跨越时空的回信》等,重温建党建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寻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无数困难和挑战的光辉足迹,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深刻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骨干讲:校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担纲主讲
“亲爱的新生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想必大家在一个暑假的休整过后,你们满怀期待地要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其实,我也是刚刚经历了一个难忘的假期,我先后去了长沙、湘潭、瑞金、于都、古田、井冈山等地,一路下来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今天的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景德镇陶瓷大学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成员、全国大学生骨干培养班成员丁立,正在学校组织开展的“青春告白祖国”宣讲活动上为3500余名新生分享着自己20多天的红色之旅。他通过“八子参军”“吃水不忘挖井人”等一个个生动的革命故事,传播着红色文化基因。
9月9日上午,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一田径场充溢着昂扬的青春。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成员黄珊、吴阁坤、丁立分别以《传播党的声音,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志愿精神,勇担时代责任》、《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向全体2019级新生作“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宣讲。
“景德镇陶瓷大学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成立2年来,一批批优秀青年骨干立足校园,深入企业社区、农村中小学、各班级团支部、学生组织社团,扎实开展理论宣讲300余场,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宣讲团成员在理论宣讲的舞台中成长成才,并获得省委领导回信勉励。”黄珊通过宣讲团的生动实践故事,分享着宣讲团的所作所为,并鼓励新生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我是一名学生,也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大学三年,我累计服务800多小时,帮助留守儿童1600余人,带动500余名大学生投入志愿服务,参加支教活动、垃圾分类调研等新时代文明社会实践的经历,让我在志愿服务中练就了过硬本领,服务了社会,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宣讲团成员、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吴阁坤分享到。
宣讲结束后,宣讲团成员们向新生发起“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坚定而又响亮的回答彰显了陶大学子的爱国之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在这朝阳初上的上午,同学们满怀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一同挥舞着手中的国旗,《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脍炙人口的红歌响彻整个校园。
共同唱:“青春告白祖国”讲台搬进迎新校车新生和家长同唱《歌唱祖国》
“同学们,欢迎你们踏上景德镇这片神奇的沃土,我们知道,瓷器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在英文中,瓷(china)与中国(CHINA)同名。109年前,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怀揣实业救国的梦想,在江西瓷业公司建立了中国陶业学堂,这就是我们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前身……”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2018级考古专业学生赵江圆,正在从火车站驶往学校的迎新生校车上讲述辉煌灿烂的中华陶瓷文化和百年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史,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和家长听的津津有味。与她一起开展宣讲的还有该校学生会、校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校广播台的同学们。在一辆辆驶往学校的迎新生校车上,一堂堂生动的“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宣讲活动正有序开展。
该校学生会、广播台的迎新志愿者们动起了脑筋,经过商议,他们把宣讲活动聚焦到从火车站到学校约半个小时的路程中,让“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宣讲活动走进学校的迎新校车。从购置国旗到制作展板,从准备讲稿到遴选曲目,他们为这项活动做了精心准备。
“同学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要我们发扬‘诚朴恕毅’校训精神,矢志成才,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现在,让我们共同为祖国歌唱!”宣讲团成员毛剑锋的话语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和响应。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在通往学校的路上,载着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期待,《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脍炙人口的红歌响彻整个车厢,大家挥舞着迎新志愿者们发放的国旗,在嘹亮的歌声中,开启了新的征程。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我感受到大家的精气神和爱国热情,也为自己的孩子成为景德镇陶瓷大学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来自山东青岛的一名新生家长表示。“学长学姐讲的很棒,我很受感染,希望自己有机会加入到宣讲队伍中去。”一名陶瓷美术学院2019级新生表示。
真情演:大学生真情演绎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话剧《雨花台》
“我们希望以一部话剧来告白我们伟大的祖国”,景德镇陶瓷大学青花艺术团指导老师张爱敏表示。从今年暑假开始,景德镇陶瓷大学青花艺术团的28名大学生们一直在紧张地排练大型革命题材话剧——《雨花台》,开学之后,逐步向大学生开放演出,演出深受广大学生观众的好评。
话剧《雨花台》讲述了在革命抗战时期,多位共产党员、有志青年,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自己的信仰,面对敌人一次次的威逼利诱,经历着一次次的严刑拷问,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壮烈牺牲的事迹,展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坚定的革命信仰,生动的故事情节,震撼的舞台效果,烈士们的故事和精神深深震撼着我的心,使我久久不能平静。”“看完这场话剧,我对雨花台英烈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雨花台烈士用他们的生命、鲜血去捍卫自己崇高的信仰,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共产党人的忠诚、勇敢和不屈不挠,为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青年树立了人生的榜样。”观看了演出的同学们表示。
共鸣话:对话式座谈、讨论式宣讲在学生班级展开
能容纳700余人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礼堂,连续一周来座无虚席,作为“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教育活动之一,景德镇陶瓷大学组织4000余名学生们集中收看了《山那边有匹马》和《跨越时空的回信》之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座谈,学生们纷纷畅谈,表达对观影的切身感受。
“通过观影,感人的校友支教故事激荡我心,我深切感受到了什么是责任担当,什么是大爱无声。”学生孟金磊如是说。观看该校1996级校友戴钰支教故事为原型的电影《山那边有匹马》,不少新生被电影主人公艾美老师帮助当地少年寻马的故事感动得流下了眼泪。1996年,戴钰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求学,在校期间,她曾担任播音员和舞蹈队队长。2000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成为深圳市美术学校的一名教师。2004年,她代表深圳罗湖区到贵州省长顺县支教,黔南日报记者山峰在采访她时,被她的支教故事和志愿服务精神感动,创作了小说《骑士少年的歌声》。2016年,改编自小说《骑士少年的歌声》的电影《山那边有匹马》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引起广泛关注。电影《山那边有匹马》将镜头聚焦于贵州的水族村落,讲述了深圳支教志愿者艾美不顾一切帮助水族少年潘攀寻找爱马,重燃生命希望的故事。影片通过当地的风俗人情、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呼唤社会关注留守儿童。
《跨越时空的回信》是江西卫视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原创红色人文季播节目,以红色家书为切入点,讲述家书背后的动人故事,再以一封回信倾诉思念,回应烈士心愿、期盼。连日来,通过观看《黎明之前》《追随》等等,学生们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新中国的解放舍小家为大家的顽强意志和不畏牺牲的精神深受感动。“在跨越时空的回信中,大家深切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辉煌成就,以及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我们一定要传承好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
点带面:以宣讲带动宣讲,“我也要宣讲”
在军训过程中,教官们利用休息时间,围坐在一起,讲述江西红色革命故事、学校的退伍军人大学生为大学生们讲述军旅生涯。在教官的带动下,新生们也成为了“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宣讲活动的主讲人,他们或讲述家乡面貌新变化、大学生生活新期待,或诵读一封红色家书、分享一个爱国故事等;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在听取了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的报告后,六名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主动报名,表示也想参与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宣讲活动。9月12日下午,“青春告白祖国”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交流会正在进行。景德镇陶瓷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班的110名学员听取了报告。
分享活动在红歌声中拉开帷幕。赴井冈山地区实践采风文化产品创意设计暑期社会实践团代表潘昌余,廉风学社赴延安地区党风党纪廉洁教育实践队代表吉小卫,青年传媒联盟赴湖北恩施传播陶瓷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代表侯梦伟,广播台赴广西河池推普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团代表王琪瑶,青马工程一班赴宁波、舟山历史回顾考察暑期社会实践团代表秦贤,青马工程四班、三班、二班赴瑞金、于都追寻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代表黄辉江等6位成员,向现场学生分享个人参加暑期文明实践志愿行动的所见所思所感。
潘昌余回忆起在井冈山为期9天的实践活动时,感慨道:“对于我个人而言,红色之旅给了我心灵的震撼,也是我情感上的一次洗礼。红色精神的内涵丰富、意义重大,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努力学习和认识,用行动践行一个党员的职责。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先驱者的脚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延安,是一座城市,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信仰。有幸去到当地的革命旧址,在身临其境中感受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吉小卫分享在延安参观的心得。
侯梦伟谈到巴东县的孩子们,说话的嘴角洋溢着笑。离别时,孩子们送上自己的小礼物和纸条信,流下来不舍的眼泪。实践团成员们将孩子们创作的所有作品带回景德镇,烧制成瓷器后再寄回给孩子们,让每个孩子拥有自己创作完成的陶瓷作品。开学初,孩子们收到了从景德镇寄来的“特别礼物”。
王琪瑶对大家说道,刺绣是广西河池仫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当地普通话的普及程度不高,影响非遗文化的对外交流。活动期间,成员们带领当地孩子们一起认字、发音,让他们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讲好普通话,将来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力。
“在纪念馆,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事迹,看着展馆中播放的历史影像,实践团一行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切身体会到了英勇烈士为国家革命而奋斗的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秦贤讲述了自己暑期实践的感受。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在这片红土地培育和形成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历史虽己渐行渐远,但这种精神将世代被党和人民所铭记。”黄辉江回想自己所见,感慨颇多。
“青马工程”四班刘祥辉说道:“通过听取分享我感受颇多,先辈们,在革命路上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坚定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未来,自己的未来不懈奋斗。”
此外,景德镇陶瓷大学正在排练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师生们载歌载舞,讴歌伟大祖国;同时,在国庆节当天,还将组织规模宏大的升旗仪式。各学院团委(团总支)、各团支部、学生组织、社团“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拉歌活动,告白伟大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