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郑州9月23日电(智泓)9月22日 “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揭牌仪式暨“传统的再造——新中国70年中原历史名窑国际学术邀请展”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以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院长王洪伟共同主持本次学术、艺术活动。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先省,河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有关领导、师生,以及参展艺术家参加了本次活动。
百年老校致力打造中国陶瓷研究高地
以河南为核心的中原地区,是人类陶瓷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彩陶,到夏商周时期的黑陶、原始青瓷,到唐代三彩、唐代花瓷,都曾在中国陶瓷工艺美学史上起到引领作用;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除了钧窑、汝窑、官瓷源起于中原之外,哥窑工艺也深受中原陶瓷的影响,演化成一代历史名窑,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巅峰时代,深刻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历史格局。南宋以后,基于诸多原由,中原历史名窑渐次衰败;到晚清民国时期,甚至处于濒临断烧的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扶植下,诸中原历史名窑渐次恢复研烧,一方面是原产地陶瓷匠师创造性钻研,推动传统工艺技术的现代性再造;一方面是来自海内外具有现当代思想意识的艺术家,运用中原历史名窑独特工艺进行艺术性再造,推动中原历史名窑的现代转型和复兴运动,方兴未艾。
长期以来,以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为中心成长起来一批“铁塔”学人,紧密关注当代中原历史名窑现代转型实践和动态趋向,敏锐地倡导打造“中原陶瓷学”学科建设的学术构想,通过开设“中原陶瓷学”本硕课程,申报诸多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一系列深具影响的中原陶瓷学研究成果,推动“中原陶瓷学”研究跨入“国家队”,催发河南大学成为当代中国陶瓷研究的一个学术高地。
新成立的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学术团队由艺术设计、艺术史、材料学、历史考古、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海内外陶瓷界的杰出艺术家组成。首任院长王洪伟博士长期从事中国陶瓷史、中原历史名窑及其现代转型、现代陶艺等研究,近年来申获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出版《钧窑通史》《中国陶瓷史研究方法论反思》《传统文化隐喻》等中国陶瓷研究学术著九部,发表有关陶瓷史研究论文50多篇,首倡中原陶瓷学、钧窑学研究,倡导中国陶瓷史跨学科研究,组织策划十多起国际陶瓷艺术和学术交流活动,为河南大学打造成中国陶瓷研究学术高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成立仪式上,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延聘李茂宗(美国)、大泽人(美国)、杨国辛、孔相卿、郭爱和、Ruta sipalyte(立陶宛)、王金合等八位国内外陶艺家为“特聘艺术家”,一起携手推动中国陶瓷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铁塔牌”学人学以致用,助推中原历史名窑现代转型
70年,在上万年的中国陶瓷文明历史长河中,不过转瞬即逝的一瞬间。
70年来,中原历史名窑原产地的陶瓷工匠们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以“中原”作为方法,创造出灿烂的当代中国陶瓷新篇章,创造出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巅峰!
70年来,海内外的艺术家、陶艺家仰慕中原历史名窑传统工艺的卓越风华,深入诸名窑原产地,与在地杰出陶瓷匠师倾心相向,潜心钻研,依托卓异的名窑工艺,以现代和当代思想观念重构和再造中原历史名窑,创造出名耀世界的现代陶瓷艺术品,推动中原历史名窑艺术创作的现代转型,与世界对话,与世界陶艺前沿相向而行,将中原历史名窑引领到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为进一步推进以钧窑为代表的中原历史名窑的现代转型和艺术化、国际化水平,2019年7月,2019年河南大学国际艺术家驻场创作系列活动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李茂宗(美籍华裔)、大泽人(美籍华裔)、Ruta sipalyte(立陶宛)、黄玉英(中国台湾)、许柏彦(中国台湾)、孔相卿(中国禹州)等国内外艺术家,到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战略合作单位中国钧瓷文化园驻场创作。艺术家驻场创作期间,举办了8场陶瓷学术讲座,一次学术对话沙龙,举办了“现代性与中原历史名窑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传统的再造——新中国70年中原历史名窑国际学术邀请展”和“再造——钧窑国际艺术展”两个陶瓷展。
9月22日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传统的再造——新中国70年中原历史名窑国际学术邀请展”邀请参展的国内外艺术家包括享誉国际的李茂宗(美籍华裔)、大泽人(美籍华裔)、Ruta sipalyte(立陶宛)等国外艺术家,也包括黄玉英等中国台湾知名陶艺家,还包括中国大陆的高校和独立艺术家、杨国辛、宁钢等,也包括诸中原历史名窑原产地杰出的陶艺家代表35人、共100件套陶瓷艺术作品。展览开幕式后,与会的参展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就中原历史名窑现代性转型的历史回顾、中原历史名窑的工艺传承和当代创造、中原历史名窑现代性转型的前景研究等主题进行研讨,探索中国历史名窑现代性转型的方法论途径。
《传统的再造——新中国70年中原历史名窑国际学术邀请展》从优异的陶瓷艺术作品出发,一方面,从中原历史名窑原产地打捞出一批具有实践精神的在地陶艺家,他们身怀现代陶瓷科技观念,致力于中原历史名窑传统工艺的创造性发明,推动唐宋迄今中国陶瓷史上又一个“中原时代”的来临;另一方面,发掘深受现代艺术、当代艺术思想浸染的国内外艺术家、陶艺家数十年来在中原历史名窑各原产地的艺术再造,展示中原历史名窑的当代新创造、新发明、新思维和新见解,一起构成中国陶瓷史新“中原时代”的基本内涵和整体面貌,为中国历史名窑乃至中国陶瓷的整体发展前景提供新典范、新模式、新思想。
9月22日在禹州市中国钧瓷文化园举办的“再造——钧窑国际艺术展”是2019年河南大学国际艺术家驻场创作系列活动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李茂宗(美籍华裔)、大泽人(美籍华裔)、Ruta sipalyte(立陶宛)、黄玉英(中国台湾)、许柏彦(中国台湾)、孔相卿(中国禹州)等6位艺术家驻场创作成果。
两大陶瓷展事的学术主持和策展人、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王洪伟博士说,河南大学学人通过凝练学术研究方向,发掘、发现中原历史名窑辉煌的缔造者及其物质文明创造,为中原历史名窑的现代转型尽一份学者的本分,为中原历史名窑的再辉煌、再复兴献上全部的心力。
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先省说,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中国陶瓷重要发源地,中原陶瓷的根脉性、原生性、发源性、辐射性、创新性是我们河大学人首倡的“中原陶瓷学”理论体系建设坚实的历史基础。站在文明史、学术史高度观照陶瓷创作实践及其理论建树,独辟中国陶瓷史研究之理论先河是历史赋予河南大学学人的使命,是时代赋予河南大学学人的责任。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作为2019河南大学国际艺术家驻场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传统的再造——新中国70年中原历史名窑国际学术邀请展”所凝结的学术和艺术成果,对于中原历史名窑现代转型以及中国陶瓷艺术的未来发展走向会有特别的标杆性意义。期待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成立后,河南大学学人能够携手中原历史名窑原产地和海内外艺术家,为中国陶瓷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中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