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这个主题宗旨就是希望所写的内容不杂不散、不深不炫、有体系、有归纳,不是孤立成段的文字和大量高清图的组合。写到今天,发现写过的部分内容和要即将写的内容还能单独形成一个序列。不知有没有跟我一样的强迫症、收纳狂,文章要随时做个清爽的分类收纳,所以这里给同病相怜的朋友一个交代,今天开启了一个“学陶瓷正三观”的系列,把以前写过的3篇内容也列入编序:收藏还是投资?“截然不同的爱瓷模式——学陶瓷正三观1”;“从降温的_大师瓷_学到什么——学陶瓷正三观2”;“爱它吧,无辜的仿古瓷——学陶瓷正三观3”。
虽然今天才归类出这个序列,但今天写的就算是第四篇“学陶瓷正三观4:不收藏的智慧”。
小的时候,喜欢吃什么,就希望长大了卖买什么;再后来工作挣钱了,想不明白印钞厂和金矿的工人就不会带出来东西吗?开始学习陶瓷的时候,少不了看书、看博物馆展览、看拍卖预展、逛古玩市场、听专家讲课……于是又琢磨,这些文物的专家们的家里不得有几件好东西吗?虽然听说过比如故宫的耿宝昌先生等等几代文博前辈都不收藏,但还是想的不敢太单纯。
耿宝昌先生鉴赏来自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龙
一直崇拜中国文化,觉得懂中国文化是件很酷的事。明确的记忆中,要决心把古陶瓷知识学到家还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不能上班的那些天。慢慢发现,古陶瓷知识只是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它需要太多的知识,走进这个迷宫还需要其他文化的积淀。但也欣喜地发现,学习古陶瓷本身就多方位的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一举N得!中学时对历史兴趣一般的我,现在能弄清楚朝代顺序了,而且还把熟知的王羲之、李时珍、徐霞客、马格尔尼等等名字对应到了那个朝代、那朝皇帝、那朝瓷器。现在,几乎是长在了各地的博物馆里,景德镇成了每年必到的地方,也先后结识了很多古陶瓷专家和爱好者,算是对 “不收藏”有了些认知,也相信“不收藏”的道理。
景德镇陶溪川
有句话叫“盛世收藏”,收藏是一种正经高雅的爱好,不是错事,不是坏事。如果有足够的条件,量力而行地收藏些自己喜欢的精美物品,不但可以增加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自信,也怡情养心,还能使这些东西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得到保护和流传。
获得藏品的渠道——拍卖市场,也为藏品用金钱的形式给予了直白的肯定,这也是对古陶瓷价值的认可和保护的一种方式。总之,收藏也是分层级的,力所能及,才能守心自暖。
接着站在反方的角度专门说说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不想收藏的原因:
1、文博专家们不收藏,当然有来自外部法律约束和职业道德管控的因素。好比印钞厂的工人,印出来的钞票都是他们工厂的产品,口袋里的钞票才是自己可支配的。如果把这个月要买冰箱的预算寄托在印钞机上考虑,那就出问题了。这个认知是这类行业在培训时必须有的。
2、收藏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巨大开销。看看刘益谦先生,如果想着花小钱捡大漏的方法收藏,请绕道啦。收藏的花销包括购买、存放、保养和安全(防人盗、防天灾),还得养几只藏獒,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个爱好不属于工薪层。我们都知道有些收藏家开了私人博物馆,但有没有考虑过他们博物馆日常运营、安保的高昂费用。高端收藏是极小众,看拍卖可以养眼,但即使作为投资,那也是绝大多数人可望不可即的方法。当然,收藏一两个小件不在这范围内。但收藏的东西越少,藏品值钱的概率越低……您琢磨吧。
3、收藏中,来自外部的欺诈陷阱和来自内心的各种“捡漏”“得失”等奢望带来的精神上的担忧困扰,这些也是影响健康的。
4、撇去前面财力、精力和精神的原因,我觉得,除了挽救性的收藏以外,个人收藏只是自己小范围的独赏的行为。在国内外,也有私人收藏品送到国家博物馆专厅展览,分享给天下人学习欣赏。
5、马未都先生曾经在百家讲坛《马未都说收藏》里提到,“人类是文物的过客”,这是让我最受打动的一句话。有道理啊!文物流传千年,传过多人之手。我们的生命才百年,我们为什么斥巨资去买藏品,以后一样流落人间。不就等于花了巨资买了一个有生之年的保管权、独享权吗?谁说文物可以在自家永久流传?如果是这样,我们怎么还能淘的到?皇宫的藏品都没在皇家永世流传。有位古陶瓷专家讲课时说过“收藏可以为后代救命(我理解,这一代富有,就高价买来,富不过几代,让不争气的后代去卖了救命),但终究收藏的东西不属于自己,总会离开的”。
倒不是说收藏爱好是没意义的,起码这个过程可以起到了专注学习、执着追求、博学通晓、怡情养性的作用。只是说任性竞拍、收藏家这些词汇属于小众;明天升值、一夜暴富的白日梦别去考虑。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收藏等级,做接地气的收藏者,应该是个延年益寿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