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11月22日至24日,第十二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作品评选暨大埔陶瓷产业招商活动在中国青花瓷之乡——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举行。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杰,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吴卫光,中国陶瓷协会副理事长、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裴继刚,韩山师院陶瓷学院教授、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郑子非,梅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曾祥寿,潮州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道藩,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佛山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永锵,广东三分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海龙,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镇通,广东顺祥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伟河,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郑金发,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蔡秋权,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仰中,大埔县委副书记、县长熊锋松,大埔县政府副县长刘辉堂,以及陶瓷专家、大师、企业代表等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大埔县委常委、副县长吴东华主持。
据悉,近年来,大埔以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契机,加快以承接陶瓷产业为主的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积极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陶瓷产业不断做强做大、做优做精,“中国青花瓷之乡”正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大埔青花瓷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埔陶瓷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目前,全县共有陶瓷企业18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家,主要产品有工艺陶瓷类青花瓷、日用陶瓷类青花瓷和紫砂陶类青花瓷3大系列100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2019年陶瓷产值将超18亿元。
坚持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更好统筹国际国内市场
大埔县位于广东的东北部,毗邻福建的龙岩,位于韩江的中上游,属于三江汇合的地区,也是国家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广东省的生态屏障。同时,大埔县也是中国的青花瓷之乡,其出产的青花瓷,曾作为国礼献给伊丽莎白二世。
大埔县县长熊锋松对本县和会议举办情况进行了介绍,“尽管陶瓷业是大埔县传统主导产业,但大埔县对生态保护一直非常重视,是国家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广东省的生态屏障,全县79.8%的森林覆盖率,排在全省最前列。这里历史文化深厚、人杰地灵,‘一门两总理,一腹三翰林,一期四主席,一门九清华’传为佳话。”
熊锋松表示,第十二届评选活动能够落户大埔,同时举办大埔陶瓷产业招商活动、大埔陶瓷产品设计与工艺创新研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必将对繁荣中国陶瓷艺术、推动产业发展、培养和造就陶瓷艺术与设计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必将为大埔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大埔县县长熊锋松(邹锡兰 摄)
谈及陶瓷产业发展,熊锋松还表示,“这几年来,我县陶瓷产业不断创新和扩张,除了传统的青花瓷以外,我们开发了新的工艺,使用了新的材料。这几年我们对于陶瓷工业的发展,也倾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现在新园区第一期已经基本完成。发展陶瓷产业,扩展陶瓷园区,是我们2020年工作的重点。希望通过新园区的建成,营商环境的改善,吸引更多人到大埔来投资发展。”
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邹锡兰 摄)
中国陶瓷协会副理事长、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用“大、多、高”总结这次会议特点,“一是规模大,参加的有瓷都潮州、陶都佛山,还有广彩和东莞刻瓷等等,这次活动的规模是我们十二届以来最大的。二是数量多,一共有537件产品和236件少儿产品参加,为历届最多。三是水平高,品种有8大类,几乎囊括所有的陶瓷产品,水平更是非常高的。”对于大埔县陶瓷产业发展,陈环建言,第一是要坚持创新发展,这是大埔县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思想一定要深入每个人的心里,大家共同努力。第二是走特色发展之路,既要学习景德镇、潮州,又不能盲目照抄、简单模仿,要把已有的大埔青花和有特点的陈设瓷打造为特色产品。第三是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出口市场占据主导的格局下,也要注意挖掘国内市场,多开发适合人民群众、贴近生活的产品。
梅州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郭福琼 (邹锡兰 摄)
“据统计,大埔工艺陶瓷产品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名,谱写了新时代大埔陶瓷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此次承办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作品评比活动,对促进梅州陶瓷行业与全省陶瓷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行业的区域间平衡发展意义重大,是梅州市陶瓷行业协会发挥自身指导作用的凤愿,是广大身怀绝技的陶艺工作者展现自我的一次机会,也是全市陶瓷艺术界和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心声。”梅州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郭福琼说。
吸引众多陶瓷名家齐聚,精品展示高超技艺
此次活动众多陶瓷名家携精品齐聚大埔县,向世人展现国粹瓷器的创新与发展之余,亦为国粹陶瓷更添一抹新“釉色”。
发源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诗优手持古典蓝彩 (邹锡兰 摄)
发源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诗优告诉记者,“我手持的作品是仿古的蓝彩,是去北京和广西时,在博物馆获取的灵感。发源陶瓷此次参展带来了二十件展品,共十四组,有仿古、蓝彩的,也有釉面的,造型有聚宝缸和壶等。”
梅州峰联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豪和“将军坛”(邹锡兰 摄)
“我们这个作品的名字叫‘将军坛’,工艺主要用到粗胚和黑釉的结合。首先需要在粗胚上面印花直接烧制,然后再在其它地方上光滑釉。最后出现的整体效果是粗糙和光滑的交替,有凹凸不平的层次感。”梅州峰联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豪向记者展示到。
据了解,梅州峰联陶瓷有限公司此次一共送了十三组作品、一共有二十个参展。写意三组,黑釉粗花三组,还有朵朵花开淡墨痕和瓷羽等系列作品,大部分都是釉面与粗胚的结合。”
潮州市陶艺家徐启良作品“明月·团圆”壶 (邹锡兰 摄)
潮州市陶艺家徐启良,带来了参展作品——手拉朱泥壶。朱泥壶手拉工艺采用手工拉胚成型,是最原始辘轳制陶技法。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技艺单绝。朱泥壶有着传统工艺特点和实用功能,文化价值。
徐启良参展的作品共有三组:壶把手造型酷似明月悬空的“明月·团圆”壶把手造型为圆型;以竹入壶,壶身,壶嘴,壶把均设计为竹节,其中一把壶的壶顶是破土而出的竹节,另外一把的壶顶是一只惟妙惟肖的知了,因而取名“知足”;“纳福”是一组收纳自如的快客杯,其两个手把跟壶顶都是一个福字,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及外出的需求的同时,也收纳了祝福的寓意。
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永锵作品(邹锡兰 摄)
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永锵此次从佛山带来了十多位作者的30件陶塑作品,作者涵盖多名中国陶艺大师和省级大师,包含有人物、动物等多个类别,每件都是作者今年创新作品,也代表了当地陶塑工艺人文精神和现今石湾陶艺发展的方向。其中这樽狮头陶器是周永锵的作品,作品顶部以南方扎作狮头作为题材,下方以传统傢俬百子柜作衬托,狮头目光炯炯有神,长须下飘,静中有动,不怒而威。(邹锡兰 梁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