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江伟油滴釉作品开炉
一股热气迎面扑来,一炉淡黑色瓷器进入眼帘。
“每次开窑我都紧张,怕烧的不理想,怕艺术传承不下去。”史江伟小心翼翼打开炉窑, 带上手套,挨个拿起仔细察看,摇头连连,“一炉几十件,只有4件茶盅还可以,茶壶一个也没有。没烧好的,又都得砸了!”
史江伟郏县“黄道窑”陶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这一炉烧的,是“黄道窑”瓷器中的“油滴”釉瓷器。
“黄道窑”所在的黄道镇与禹州市互邻,是唐钧瓷的发源地,因窑址在郏县黄道镇而命名。该镇盛产陶土、铝矾土、石英石、精煤等原料,自古是陶瓷艺术的鼎盛之地。宋朝时,这里烧造的瓷器厚润端庄美称于世,渐渐演化成后来的钧瓷。
黄道窑的钧瓷被称为“唐钧”。古陶瓷专家赵青云曾论述这种瓷器的特点:“除烧制白釉、黄釉、黑釉瓷器物,也有黑釉蓝斑或白釉上施青蓝斑彩,利用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的釉料,成功地掌握了两色釉技术,形成了此窑产品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唐代的代表作品。”
历史上,黄道窑陶瓷艺人在黑色底釉上点涂白、绿、褐等诸色斑块,高温下釉料流动、渗化、融合,产生神奇的艺术效果,其“窑变”技艺变幻莫测,绝世无双,成为陶瓷技艺中的里程碑式的创新。
史江伟是“黄道窑陶瓷研究所”的负责人。7年多来,着迷于黄道窑瓷器艺术的他,变卖房产进行潜心研究,成功复制出传统黄道窑陶瓷烧制技艺的釉料配方,生产出华北釉滴、兔毫、黄釉、白底黑花、白釉闪青、茶叶末釉、钧瓷釉等一系列釉料精品。2017年,黄道窑陶瓷烧制技艺成功申报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史江伟为项目主要传承人,他筹建的郏县黄道窑陶瓷研究所,被作为项目保护单位。
“油滴釉瓷器非常难烧。瓷器上的油滴状釉,是氧化铁在高温下起泡又自然愈合留下的。这要求对温度控制非常严格,温度低了釉不起泡,温度高了泡 崩裂成晕,就是残品,只有小而密的油滴状斑点最好。”史江伟拿着瓷器给记者比划。
不仅是油滴釉瓷器,史江伟追求的黄道窑瓷器,每一种烧制都非常艰难。史江伟介绍,黄道窑陶瓷烧制技艺是一套科学、系统的工艺流程,内容包括选料、配料、炼泥、拉坯、成型、修坯、烘焙干燥,施釉、烧成等几十道工序,烧的好了是“出窑万彩”,烧不好釉彩混杂,只能砸掉。
“跟工业化生产不一样,我这是奔着艺术瓷来烧的,尽管传承艰难,我还会走下去。”史江伟告诉记者,黄道窑陶瓷烧制技艺曾有“五大名窑”之誉,但随着战乱和王朝更迭,到明代配方散失,清以后基本为生活用瓷,真正烧制黄道窑产品的极少。此外,黄道窑陶瓷烧制技艺工艺复杂,生产过程掌握周期漫长,再加上控温难、成品率低,在竞争上成本又高于现代机具和化学制剂,因此学习者渐少,传承后继乏人。
可喜的是,作为黄道窑陶瓷烧制技艺的重要呈现,唐钧烧瓷技艺正得到郏县政府的强力支持。郏县政府成立“郏县唐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扶持唐钧产业的优惠政策》,为唐钧产业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4年12月15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郏县“中国唐钧基地”称号,为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民间也逐渐兴起了烧制黄道窑的风气。2015年,史江伟在黄道镇成立“郏县黄道窑陶瓷研究所”,通过不断实践创新,工艺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今年9月30日,史江伟自筹建设的陶瓷科学家李国桢纪念馆也在黄道镇正式开业。
“李国桢是郏县籍的我国著名陶瓷科学家和陶瓷科学奠基人,也是我们黄道窑的前辈传承人。我希望通过展示他的事迹,让更多艺术家加入到黄道窑艺术创作中来,相信有我们的努力,黄道窑瓷器艺术将重新灿烂起来。”史江伟说。(王玉兴、时岩)
史江伟作品
史江伟作品
李国桢生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