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德化“牛山牛瓷 石牛神韵”作品展在德化县陶瓷博物馆举行,共展出189位大师新秀272件牛瓷作品,11位国家级大师全部参展。此次活动是德化陶瓷创作中,同一个主题参与人数最多、作品最多的一次活动。展出作品造型丰富,有传统雕塑,也有当代写意,有器型作品,也有日用茶器;创作材质多样,有白瓷,有紫砂,也有柴烧陶艺。
石牛山景区经营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剑雄称,此次展览活动,是石牛山景区开园预热的重头戏,更是实现旅游加陶瓷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这次活动能带领大家逐步揭秘大美石牛之旅。”
比比看 哪件瓷艺更牛
记者在现场看到,开拓牛、跨越牛、幸运牛、孺子牛……各式牛瓷雕塑、摆件、茶宠等作品竞相绽放。有的作品甚至将石牛山、岱仙瀑布、坂里省委旧址等石牛山景区相关的景点融到瓷盘画中。它们造型不一,材质不一,各具特色,各有风采,是陶瓷艺术大师、新秀的独有思考与创新表达。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双炯接受记者采访,介绍自己的牛瓷作品。
“今天展出的这些作品,有具象的、抽象的,有现代的、变体的,有简约的、繁复的,表现手法各种各样,非常全面,内容非常丰富。”89岁高龄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双炯说道。围绕此次“牛山牛瓷”主题,他创作了《老子出关》,邱老称,这件作品意在表现“牛”的精神,“牛的精神是最有代表性的,他吃的是青草,为人民提供的是服务,默默无闻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展示出‘不忘初心’的精气神。”《老子出关》除了有老子和牛这两个形象,还有一名童子骑在牛背上,既给作品增添了趣味,又赋予作品另一个寓意:一代接一代,传承不息,“也希望德化陶瓷能一代代传承下去。”邱老如是说。
将“通花”艺术与牛元素雕塑相结合,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明华作品《牛运双赢顶上来》的创新之处。陈明华介绍,两件作品的瓶身代表着牛父和牛母,身上各顶着5只小牛,统称“十牛”,与石牛山的“石牛”谐音。这“十牛”形态各异,象征着共同努力、奋斗、勤劳、勇敢、共赢和攀登、和谐、发展、抱团、顶端的必胜信念和牛气冲天的美好未来。
形态各异的作品引起小朋友的注意
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陈为坦设计的多款牛瓷作品更是将材质之美、工艺之精以及设计的创新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结合当前年轻群体自拍的喜好,以米其林卡通人物为启发点设计的自拍牛;手拿卷轴、威风凛凛、牛气冲天的牛魔王……它们俏皮可爱,新颖独特,却又不失工艺技术。这些牛瓷小摆件,花样百出,尽显陶瓷雕塑工艺与装饰技艺的绝妙,既迎合了线上消费群体的审美喜好,也契合了石牛山景区文创产品的特色需求。
意义大 主题获得点赞
“‘牛山牛瓷’这个创作主题非常接地气,它将德化白瓷艺术和文化旅游紧紧地连在一起。”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会长陈建新参观完作品展后赞叹道,“展览非常成功。”
展出的瓷盘画作,将石牛山景区的所有景点融入作品。
据主办方介绍,“牛山牛瓷”具有多层含义:牛山,既代表石牛山,也体现德化的山水很美很好,生态很“牛”;牛瓷,一方面是指以石牛山的“牛”元素为创作主题的牛瓷,另一方面也是表达要把德化的陶瓷做好做“牛”。
作品《牛人》
主办方表示,石牛山景区即将开园,希望通过此次“牛山牛瓷 石牛神韵”作品展,呈现牛与山、山与水、土与火、墨与彩,幻化融合的美妙,为石牛山的美丽、活力和魅力增光添彩,既为各界人士品鉴石牛山之美打开视觉窗口,又为八方宾朋奉上了富有独特魅力的陶瓷盛宴,打造“牛山+牛瓷”“牛山+牛画”德化专属IP,为石牛山的人气、牛气、财气、运气拓展了新的注解,推动“陶瓷+旅游”跨界融合发展,打造“中国白+中国牛”营销新模式,助推德化陶瓷和文旅行业健康蓬勃发展,创造陶瓷产业发展新业态。
作品《年年有福牛》
“今天这些作品创作手法多样,表达意境也有很多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许瑞峰认为,此次展览,不单单是宣传旅游,更是传播德化陶瓷文化的一个很好媒介。 (通讯员 林婉清 吴有森 记者 庄建平 许文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