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白瓷因其白度好、光泽度高、釉色纯净温润而著称,早在明代就被法国人赞誉为“中国瓷器之上品”。因此,用德化白瓷制作的茶具、餐具等日用陶瓷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本期【经济泉州“她”力量】的主人公——德化县岩脂钰陶瓷研究所(以下简称“岩脂钰瓷”)负责人林梅婷,专注高端白瓷,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出一系列兼具美感与实用功能的茶具,成为德化高档日用瓷中独具匠心的巾帼代表。
为瓷土着迷 二次创业致力小众瓷
走进林梅婷的工作室,似是走进了一个琳琅满目的茶器世界,各式各样的茶杯、茶壶、茶叶罐……洁白温润中透着温暖的光。同行的德化县女能人联谊会会长池珠香笑着说,“你能感受到的温度,都是梅婷一点点精心打磨出来的。”
说起林梅婷,池珠香给出的关键词是坚持和匠心。“你看她的瓷器,不仅外形美观、大方,而且每一个细节都要求特别严格,一丝一毫不到位就要重做。在当下这种快节奏的时代,这种围绕产品的坚持和匠心是很难能可贵的,也是这种坚持和匠心打造了她的产品的口碑。”在池珠香看来,德化陶瓷经过上千年的传承更迭,如今围绕陶瓷的各个环节已经百花齐放,但陶瓷的根本仍然离不开匠心,而这种精神也始终贯穿着林梅婷的创作生涯。
林梅婷告诉记者,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德化人,自己真正潜心做陶瓷却是从2014年开始。“我们原本是做陶瓷模具的,我先生早年在合资厂做技术,对陶瓷制作过程中的工艺要求特别严格,做模具更是要求精细准确,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做陶瓷的时候就要求要做到精益求精。”林梅婷介绍说,做岩脂钰瓷算是二次创业,当时自己已经四十出头了,在模具行业已经做的顺风顺水了,再来做陶瓷心里还是经过了一番的思考。
“其实,我是被一款瓷土给迷住了,用它做出来的瓷器洁白、温润,如玉一样通透。”让林梅婷着迷的这款瓷土是一款精挑细选的极品高岭土,用其制成的陶瓷比传统德化白瓷更温润通透,林梅婷为其取名为“岩脂钰”。林梅婷告诉记者,越是好的瓷土在制作的过程中难度越大,以“岩脂钰”为例,其质感、光泽和白度都较传统的德化白瓷更为出众,但瓷土的粘性更低,烧制过程中的温度点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变形或裂开,这也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品率。
因为热爱,所以专注。为了做好岩脂钰瓷,林梅婷常常一个人在车间里工作到深夜,琢磨着如何通过调整配方和工艺,用这款自己为之着迷的瓷土作出更好的瓷器。她坦言,经过千百次的摸索,这个过程是孤独的,期间也有过打退堂鼓的时候,当看到自己做出来的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己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精益求精严把关 只为做好每一件瓷器
采访时,林梅婷向记者展示了一款自己刚刚设计的茶壶,通体洁白的壶身、严丝合缝的盖子、恰到好处的壶把手,远看只觉养眼,近观却能看出其中的不凡,洁白通透的壶身打光也找不到一丝瑕疵,壶盖与壶口结合的刚刚好,多一分合不上,少一分则嫌不足。
茶海是茶道中必不可少的一件器具,常见的茶海因为出水口设计过短而导致分茶的时候会有茶水滴落的现象,使用时留下的茶渍更影响美观。为了做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茶海,林梅婷经过反复实验,最后在出水口的位置进行了改良设计,做出来的茶海出水更流畅,使用时再也不会出现“挂杯”的现象了。
在林梅婷的工作室里,各式各样的茶杯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喝岩茶要聚香,杯身要略高一些;普洱的杯子口会阔一点;男士用的杯子要大气;女士的杯子则要秀气雅致……”说起每一只杯子,林梅婷不止能说出它的名字和特色,还能如数家珍般说出背后的典故。林梅婷告诉记者,茶杯在闽南是特别常见的器皿,过去自己了解的不多,因为做“岩脂钰瓷”,自己特意去查资料,了解茶道具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个过程特别有意思,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花神杯、玉兰杯、金钟杯、贤人杯,不同的名字其器型也截然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情趣,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历经千年,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为了做好每一件产品,岩脂钰瓷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一件产品最开始的打样改样到最后的下壶口都必须由林梅婷亲自完成。“刚开始是因为我们要求比较高,一般的工人做不到,没人敢接单,只能我自己做。后来,慢慢的习惯了,大家都知道最后这一关必须由我来。”在林梅婷看来,修样和下壶口最难的不是工艺,而是一丝不苟的态度,比如每一件茶壶的壶盖和壶口必须是严丝合缝的,瓷器的底部必须打磨的光滑润泽,茶杯是透而不烫手的。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坚持,帮助林梅婷打造出来一款又一款让人爱不释手的瓷器。也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坚持,让人们得以看到这一件件精美、实用又透着温度的瓷器。此时,忽然明白为何池会长会说:“你能感受到的温度,都是梅婷一点点精心打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