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奕垲(左)深入陶瓷企业查看科技陶瓷生产情况
县科技局局长苏奕垲:
整合创新要素 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县科技局将紧紧围绕县委“一二三四”工作主线,以创建科技创新城为目标,努力把德化建成闽中区域发展中心的科技人才高地,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项目洼地。
打造三个创新平台,形成引才聚才高地。以高科技陶瓷中试研究院和智能装备研究院为依托,吸引人才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到我县创新创业,研发新成果5项,服务10家企业以上;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基地,更高层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规划高科技材料等产业园,以项目园区聚人才,加快引进先进陶瓷、智能制造等领域人才。
培育一批创新企业,领跑产业创新升级。结合“三个再”学习活动,培育企业创新意识,带动企业积极投身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的研发生产;以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制造、培育新材料产业为主攻方向,带动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力度,招引有科技含量的企业入德,新增创新企业50家以上。
营造全新创新生态,助力产业高质量转型。全面落实创新激励政策,拓宽科技金融服务面,发放科技惠企贷款1亿元以上;探索融资租赁、资产抵押等方式推广运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生产线;安排200万元实施10项以上研发项目,安排500万元进行智能装备和新材料研发;向上争取资金1000万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紧盯碳化硅陶瓷、氮化硅陶瓷落地建设,加大微晶玻璃陶瓷研发力度,推进过滤陶瓷等产业化,扩大陶瓷工业手模产业规模;收集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通过“揭榜挂帅”公开征集,集中解决卡脖子技术,营造全新创新生态,助力产业高质量转型。
赖诗坛走访陶瓷企业
县工信商务局局长赖诗坛:
融入“双循环”战略 服务新发展格局
2021年,县工信商务局将紧扣“主动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瓷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精心谋划“三个化”“四个新”“五个求”,全力助推闽中区域发展中心的打造。
推进新兴陶瓷多元化拓展、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产业集群协同化伸展。推广运用自动化生产线80台(套)以上,培育省市级产业龙头企业、明星企业等40家以上,探索建立“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走向“智造”;着实突破卫浴陶瓷、建筑陶瓷创新发展,着重推动日用瓷、工艺瓷提质增量,力争陶瓷产值增长12.5%以上。
实现流通水平有新提升、对外贸易有新空间、电子商务有新跨越、促进消费有新业态。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推动智慧商店及“购物+餐饮、娱乐、文化”等新业态发展;抓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陶瓷电商;着力把瓷艺城、会展中心打造成国家级陶瓷展销平台,把电商物流园打造国际性陶瓷产业电商园区;运用直播营销、贸易配对等新模式,全力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双循环”,力争全县社消增长8%以上,电商交易额增长20%以上,出口商品总值增长7%以上。
在数字经济、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精准服务上求突破。编制实施德化智慧城市规划,探索“5G+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作用,构建以工业设计为核心驱动的陶瓷产业数字新基建,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7%以上,新引进项目投资额20亿元以上。
黄全忠(右)走访陶瓷企业
县人社局局长黄全忠:
正视问题 补齐短板 全力助推德化高质量发展
2021年,县人社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一二三四”工作部署,围绕打造闽中区域发展中心这一目标,着力破解企业、农民工、人才、干部群众等“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助推德化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立企业共享用工调剂机制,组织“点对点”用工服务,开展“1131”就业专项服务,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二是加强用工管理,构建“4+4”治欠保支模式,推动农民工工资变被动“清欠”为主动“防欠”。
三是念好“留、引、接”三字经,争取工艺美院大部分毕业生留德就业创业,引进陶瓷营销、绘画、机械操作和农教文卫等紧缺人才,主动对接高端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全县高层次人才总量争取突破1000人以上,并优化人才收入分配机制,做好人才“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来德留德人才的舒适度和归属感。
四是做好“一降两提三行动”,即落实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稳岗政策;逐步提高企业社保参保率、稳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开展重复领取和死亡冒领养老金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基金运行安全。
五是做到“四个强化”,即强化政治引领,通过加强党史专题教育、开展“三个再”学习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站稳人民立场,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业务培训,开展“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人社比武练兵强技能活动,不断提高政策理解力和执行力;强化政策解读,让企业和群众“一图看懂”、便于操作,推动相关政策更好地落实到位;强化办理时限,开展人社服务快办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收账”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
陈荣斌(右)在现场比对大外环项目规划路线图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陈荣斌:
“五个抓” 推进“闽中区域发展中心”建设
2021年县自然资源局将落实落细“五个抓”,做优服务、做强保障,助推闽中区域发展中心建设。
抓规划,保障发展空间。想方设法破解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各类管控要素的制约,全力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主要做好全县国土空间规划、5个镇级空间规划、63个村庄规划编制及“大外环”选线优化工作。
抓要素,突破用地瓶颈。全力以赴突破新旧土地管理法交替带来的土地报批困境,开展“用地要素保障攻坚行动”,围绕产业园区、片区改造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构建快速组件补件工作机制,打通向上向下紧密对接的报批通道,为全县产业推进、项目落地、企业发展抢抓时间;全年计划报批土地3000亩,出让工业用地2000亩、房地产用地350亩;做好双旗山、鑫阳等主要矿山的生产服务和矿权延续、地质找矿工作。
抓耕保,守住资源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用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政策,在启动龙门滩国家级试点的同时,竭力多争取几个市级试点,盘活更多土地资源,创造更多资源红利和指标收益;深化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年计划补充新增耕地700亩、治理废弃矿山100亩。
抓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围绕群众和企业关心的“办证难”问题,开展不动产办证登记攻坚行动和服务“大比拼”活动,创新“交地即发证”、二手房交易登记“一件事”等服务;深化“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多评合一”,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地灾监测、评价、预防和治理水平。
抓队伍,激发创业斗志。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形成一波新的争先创优工作气势,激发队伍干事创业比拼精气神。
程德强(右二)查看霞田文体园在建工程
县住建局局长程德强:
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超越
2021年,县住建局将通过抓行业管理、重点项目实施和优化营商环境,以提升城乡建设品质为目标,全面推动城乡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超越。
围绕保底创优,实施“三抓三创”行动。一是抓安全保底,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推进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二是抓房地产秩序,稳控房地产市场,推进安置型商品房建设,实现房地产投资48亿元,同比增长12%以上;三是抓建筑业发展,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建筑业产值33亿元;四是做好三项创优工作,一创优质工程,二创文明工地和绿色施工,三创文明小区和智能安防小区。
围绕交通、人才、文化,实施“三个助力”行动。助力交通建设,于12月完成浔阳路南段拓宽改造,推进乐陶片区、文体园道路工程建设;助力人才引进,聚焦建筑业、房产开发等行业发展需求,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助力文化提升,重点抓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展一批历史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
围绕产业、项目、城市、乡村,实施“四大提升”行动。提升产业服务水平,于6月启动红旗坊项目一期建设,加快陶瓷产业推广平台建设;提升项目保障力度,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政府购买消防检测检查服务;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做好许厝片区改造前期设计工作,加快推进霞田文体园建设进度,开展双渔新村等老旧小区改造,加快东城美居等3个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建设,抓好文亭、德备等13个棚改安置房建设;提升乡村建筑风貌,有序推进裸房整治,规范化推进新建农房风貌管控工作。
郑文导(右)检查兴泉铁路德化站站前广场建设情况
县交通局局长郑文导:
当好建设闽中区域发展中心先行者
2021年,县交通运输局将紧盯构建“外通内联、方便顺畅”的交通路网体系,重点打好“一图两高三线四好”组合拳,努力突破交通发展瓶颈,当好“闽中区域发展中心”的先行者。
规划引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锚定“建设闽中区域发展中心”目标,高质量编制《德化县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和《德化县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科学谋划交通互联互通项目和城市公交发展目标。
紧盯目标,打通高铁高速新通道。重点推进德化城关至永泰嵩口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争取今年年底前动工建设;加快推进厦沙高速汤城枢纽至德化段拓宽改造,争取2023年6月完工。推进兴泉铁路德化段、盖德站房和站前广场建设,确保今年完工;大力争取南昌至厦门(福州)高速铁路途经我县并设立站点列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加强向上对接,积极争取福州至龙岩、江阴港经莆田至兴泉铁路途经德化并设立站点。
改造升级,搭建干线公路新框架。全力推进环戴云山公路桂阳至水口公路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省干线中期调整规划,于今年年底前动工建设;加快推进省道310碗坑至龙门滩路段前期工作,争取今年下半年动工建设;积极配合业主单位推进省道310土坂至盖德、城东至苏洋等市政公路和大外环路建设。
惠民利民,推进“四好农村路”新发展。实施通建制村“单拼双”30公里、农村公路提级改造30公里,实施危病桥改造2座;积极争取国道355城关至水口公路“白改黑”工程列入改造计划并启动前期设计工作;建成公交总站并投入使用,优化公交线路布局,新增或延伸公交线路2条,提升城市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