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德化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是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为中国手工业史、陶瓷史、海外交通史、对外贸易与经济交流史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记者 吴拏云 陈小阳 文/图
德化瓷是海丝主要贸易品
德化窑烧瓷历史源远流长,据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德化陶瓷始于夏商,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宋元时期,受益于泉州海洋贸易的繁荣,德化窑迅速崛起。那时,德化境内窑场林立,生产规模庞大,瓷器品种丰富多样,在器形与纹饰上广泛迎合海外市场需求,其产品大量销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当今世界各地考古中,德化瓷频频被发现,备受瞩目。宋元时期,德化先进的分室龙窑筑造技术以及庞大的生产规模,都彰显出泉州作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输出能力。
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上相当一部分瓷器产自德化。此为该沉船上瓷器分布图。
据《窑火映红的天空》一书所载,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德化浔中镇丁溪村的云尾山、牛尾寨、四埔山等地以及美湖乡的尊美村后坪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采集到石斧、石矛和印纹陶片。这表明在新石器时代,印纹硬陶在德化就已经有了制作。商周时期,德化三班镇辽田尖山即开始建窑烧瓷,生产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至唐末五代,在德化三班、泗滨村一带,制瓷业就已比较发达,据《龙浔泗滨颜氏族谱》所载,泗滨颜氏开基祖教先于唐代来到德化,其第五子文丽得中明经博士。文丽之子化䌽举国子博士及第,并著有德化县第一部《陶业法》传授陶瓷工艺供后人学习。
宋元时期,德化瓷产品开始大量涌入国际市场,畅销国外,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贸易品之一。德化陶瓷成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最主要的历史见证物之一。据元代旅行家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书中记载,刺桐(泉州)港附近的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
德化瓷瓷质致密
明代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又一个高峰期,尤以“德化白”闻名于世,该白瓷胎体滑润致密、洁白如玉,叩击如磬,光泽闪亮,其釉色纯净。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美不胜收。明代又是德化窑瓷塑艺术的繁盛时期,德化白瓷与众不同,不仅透光度极好,为群瓷之冠,而且可塑性极强,无一不能塑造。以何朝宗、张寿山、林希宗、林朝景、陈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家,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
青花瓷是明代晚期才开始烧造,到了清代已经步入成熟并趋于精美,几乎所有的清代德化窑窑址都生产青花瓷,生产地区遍及德化全县,其中尤以上涌、葛坑、汤头、浔中、龙浔、三班等乡镇最为密集。据记载,清朝盛时德化瓷工多达25000人。德化青花瓷大量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地,清嘉庆德化诗人郑兼才《窑工》诗描绘了当时外销瓷的盛况:“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蓗。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
窑址遍布德化全境
据《德化县文物志》记载,目前,德化县境内发现的古窑址多达239处,其中青铜时代1处,唐代1处,宋元时代42处,明代30处,清代177处,民国时期55处。这些窑址遍布德化全境,很多窑址规模大,延烧时间长,有的从宋元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在德化的古窑址中,屈斗宫窑址、祖龙宫窑址、尾林窑址、内坂窑址等尤为重要。
德化屈斗宫窑址
屈斗宫窑址位于龙浔镇宝美村破寨山南坡上。破寨山属中低山地形,山体浑厚,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山顶海拔525米。1976年4月25日至7月26日,由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原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联合组织对屈斗宫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1015平方米,揭露分室龙窑一座,全长57.1米,宽1.4至2.95米,有17间窑室。出土物皆为宋元时期的白釉和青白釉器,胎质洁白、细腻、坚致。白釉细腻温润,有的呈乳白色,已开明代建白瓷之先河;青白釉呈水清色,釉厚处呈淡绿色,光泽感强,清雅美观。
屈斗宫窑址是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窑炉技术体系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资料之一。
屈斗宫窑基的发现,证明自宋元以来,在德化尚存一种古老的“鸡笼窑”窑炉类型,填补了德化窑炉发展历史的一个空白,是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窑炉技术体系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资料之一。1988年1月,屈斗宫德化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三班、盖德、龙浔、浔中四个乡镇的宋至明代窑址。2005年,屈斗宫德化窑遗址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
奉祀“窑坊公”林炳
与屈斗宫窑址比邻的是祖龙宫窑址,该窑于2004年抢救性考古发掘后即回填,回填也是对窑址保护的一种较好办法。离窑址不远就是祖龙宫了。该宫庙始建于宋,数百年来一直是德化陶瓷从业者心中的“圣地”,因为宫里供奉着在德化陶瓷史上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窑坊公”林炳。
祖龙宫内奉祀“窑坊公”林炳
据介绍,林炳为北宋中叶德化瑶台市(今宝美村)人,他是德化窑炉革新的先驱者。宋时,泉州刺桐港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作为对外贸易主打产品的德化陶瓷需求量大幅增加,而当时德化烧瓷的窑炉都是一些方形或平顶条形的小窑,难于大规模生产瓷器以满足出口的需求,因此,“拱大窑”成了德化窑工共同的梦想。林炳率先尝试“拱大窑”,他把小型的方形窑、平顶条形窑改建成大窑,并试着烧制陶瓷。但一开始时,高温焰火一冲出,瓷窑便塌顶,屡试屡败。林炳在塌窑处苦思冥想。有一天,他在窑前打起瞌睡,梦中只见一美丽仙女“袒露双乳,凸起大腹,口吐烟雾”从空中飘然而至,并向他指了指窑炉。梦醒后,林炳认为获得仙女的暗示,马上入手打造新窑炉,一改过去使用的方形、平顶条形窑,新建砌拱圆穹顶主窑室(凸腹),两旁砌“奶窑”(露乳),砌窑囱拔焰消烟(吐雾)。没想到,新窑一试烧,竟大获成功。林炳由此成为德化“拱大窑”的第一人。
祖龙宫始建于宋,一直是德化陶瓷从业者心中的“圣地”。
为感激玄女“指点”的恩德,林炳塑玄女像并建宫奉祀。林炳逝后,窑工塑林炳像安于玄女之右,并尊其为“窑坊公”。后来,奉祀他们的宫庙被称为祖龙宫。为纪念林炳对陶瓷业的特别贡献,每逢农历五月十六林炳诞辰日,德化当地人都要在祖龙宫举行独特的祭祀活动。中国传统的敬神祭祖的典礼通常是以牲畜、蔬果之类食物为供品。而德化人在祭祀窑坊公时,却以创新瓷器为供品,陶瓷厂家与艺人都是带着最得意的新作品或获奖作品前来奉祀。这种奉祀方式在全国各地的庙宇中大概绝无仅有。每当窑工新建瓷窑初次点火烧成时,也要举行祭祀“窑坊公”的仪式。在这千年的薪火传承中,奉祀“窑坊公”的香火总是在窑口上缭绕,人们视之为窑火之魂,并寄托着有关瓷的各种祈望。
“一眼千年”的遗址点
尾林窑、内坂窑遗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是德化窑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尾林窑址考古发掘揭露的四座窑炉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这处窑址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揭示德化窑从宋元时期的龙窑,至明清时期的横室阶级窑的发展演变过程。在遗址点,从山上往山下望,宋、元、明、清的窑炉依次排布,堪称‘一眼千年’。”郑炯鑫在为笔者介绍德化尾林窑址时称:“该窑址填补了德化窑古代窑业技术史的缺环,为展示德化古代制瓷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尾林窑横室阶级窑模型
尾林窑位于三班镇三班村的三班瓷厂西北约1公里处山坡上,东南与内坂窑隔上寮溪相望。窑址占地866.06亩。山坡上植被茂密,窑址堆积深厚。2019年9月,考古队对尾林窑进行勘探,已确认3处龙窑遗迹;2020年,福建博物院组织队伍对尾林一号窑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42平方米,窑炉为“西南—东北”走向,山坡上植被茂密。窑址堆积深厚。发现有叠压打破关系的宋元龙窑1座、元明分室龙窑1座以及明清横室阶级窑2座。此外,还对二处作坊遗迹进行试掘。出土瓷器标本主要为宋元明时期的青白瓷、白瓷以及少量清代青花瓷。青白瓷、白瓷装饰技法有模印、刻画、捏塑、堆贴等。纹饰主要有莲花、牡丹花、菊瓣、缠枝花卉等,部分器物底部模印、刻画文字。青花瓷主要有碗、盘,图案有松鼠葡萄纹、龙纹、花卉等。窑具有伞状支烧具、支圈、垫柱、匣钵等。
宋元德化窑展示馆内再现了古代工匠烧制陶瓷的场面
尾林窑是德化地区比较重要的瓷器产区,产品不仅器形较多,而且在同时期窑址中其产品质地较好。它的产品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较多地被发现,说明它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产品重要产地之一,对于研究福建宋元时期外销瓷具有重要的价值。
内坂窑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至三班村一带,在上寮溪南岸、大兴岭东北面山坡上,西北距尾林一号窑约230米,面积约3600平方米。经2016年、2019年调查勘探,已确认4处宋元时期龙窑、分室龙窑遗迹,窑炉均保存较好。
出土的宋代青白釉军持
2020年,福建博物院组织队伍对内坂二号窑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3平方米。揭露二道残存的隔墙,都仅存最底部一层立砖;窑门揭露7个,均位于西侧,窑门底部与窑底平;护窑墙揭露5处,主要位于西侧中前段地势较低处,平面多近似圆角长方形、弧形等;窑尾破坏较严重,出烟室仅存倒塌堆积及痕迹。出土器物以青白瓷为主,器形主要有碗、盘、盏、盒、瓶等。大部分器物的器表模印缠枝花纹、莲瓣纹等窑具以支圈、伞形支烧具、垫柱为主,少量匣钵。内坂二号窑的窑炉结构较为简单,窑墙未发现多次修补现象,出土产品风格以南宋中晚期为主。初步认定内坂二号窑年代为南宋中期至元代初期。
不同时代文化层的出土物亦有不同
在内坂窑还发现作坊遗址,即内坂瓷土加工作坊,位于上寮溪东岸。作坊遗址面积约900平方米,目前保留水碓坑5个,水池8个,臼坑10个,用石头垒的长约100米的水渠,以及长约10米的石坝。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羊泽林研究员表示,在2020年的考古发掘中,作坊区发掘首次填补了德化古代窑业在瓷土加工、制瓷工序上的缺环。此次发掘还采集200多件不同时代、不同釉色、不同窑址标本的胎釉成分数据,结合历年标本的测试成果,初步建立德化古窑址标本数据库,为以后开展德化窑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基础。
窑炉经历多次演变
在海外贸易提供的生产实践中,德化窑制瓷技术推陈出新,窑业技术自成体系,生产工艺独具特色。德化山地多为中生代火山岩及花岗岩构成,蕴含丰富的瓷土矿藏,质地优良,大部分经过粉碎磨细、淘洗的练泥即可直接制坯。据介绍,在千年的瓷器焙烧发展过程中,德化窑炉也经历了多次演变,相继出现龙窑、分室龙窑、阶级窑等重要窑型。
德化窑制瓷技术经历千年的演变发展过程
龙窑也称长窑、蜈蚣窑或蛇窑,是我国南方最为常见的传统窑炉形态。它依山势倾斜砌筑,呈长条状,形状似龙而得名。一般龙窑长30—80米,结构精简,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燃烧室除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投柴孔设在两侧窑墙上的拱脚处,对称排列。窑的尾端一般设烟囱,紧靠出烟坑有挡火墙和烟火弄,常以茅柴、树枝、芦苇等为燃料。其优点是利用自然山坡建造,造价较低,窑内火焰会上升,便于利用余热。龙窑因结构精简、容量大,升降温快、流速快,可以营造还原气氛,使窑腔内温度分布较均匀,故败窑少,成品率较高。
在龙窑的基础上,又出现一种介于龙窑和阶级窑的独特窑炉——分室龙窑。其内有分间,有隔墙、通火孔和火路沟,通过隔墙将窑室隔为数间,独具地方特色。分室龙窑在结构上与龙窑相比也有所区别,主要是利用坡度的变化和开间,改变火焰在窑炉内流动的路线,将龙窑原来平行上升的火焰变为倒焰,对窑室的火候和气氛进行更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延长了火焰停留的时间,使每间窑室烧成之后的余热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这是对传统龙窑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分室龙窑出现在德化制瓷业蓬勃发展的宋元之际,其烧造质量远远大于龙窑,更适应“个体制坯,合作烧瓷”的历史状况,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阶级窑,又名阶梯窑,亦由龙窑逐步改进而来。德化是最早使用阶级窑的地区。这类窑依山势倾斜砌筑,倾斜角一般为18-23度,由许多单独烧成室串联成一整体,后间烧成室的水平面较前间稍高,形成层层台阶或阶梯,故名。主要结构有:窑头、燃烧室、窑室、通火孔、燃烧沟、窑门、护窑墙、投柴口等。窑头的火柜(即燃烧室)与窑体连接,筑有隔墙,隔墙下设有通火孔。火焰经过通火孔进入窑室的火路沟。窑室前的燃烧室为火头,火头两边有对称开窑门。烧成室一般窑头和窑尾小、中间大。每间隔墙下有通火孔,每间前面近隔墙处有燃烧室。两侧窑墙有窑门,砌窑门时留出燃料口,以薪柴为燃料。横室阶级窑因其窑室宽度大大超过进深,每间独立起券,是明清时期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的窑炉形态。其优点为余热利用较好,易控制窑内气温。
日本“陶祖”曾至德化学艺
德化瓷器历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品,与丝绸、茶叶并誉于世界,有“东方艺术珍宝”之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制瓷工艺随着瓷器的外销逐渐向全世界传播,并引起当地社会的变革。美国学者罗伯特对此有深刻认识:“一千多年间,瓷器是全世界最受喜爱、歆羡,也是最被广泛模仿的产品。从公元7世纪瓷器发明问世以来,它始终居于文化交流的核心。在欧亚大陆,瓷器是一大物质媒介,跨越遥远的距离,促成艺术象征、主题、图案的同化和传布。瓷器所到之处,便影响当地已拥有的陶瓷传统,造成重大冲击。从日本、爪哇到埃及、英格兰,无一例外,有时甚至取而代之,完全改换当地原有的制陶传统,更因此深入当地原有的文化生活。”
德化艺术陶瓷精品迭出
德化制瓷技术还在宋代传入日本。宋时,日本茶风渐盛,然而沏茶之器甚缺,尽管经商人传入部分中国茶碗,但远远满足不了国人饮茶之需。于是日本人争先仿制宋瓷,生产茶碗,但是屡烧不佳。据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一书载称,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人加藤四郎曾随永平寺的禅僧道元入宋,到德化窑学习建窑、制瓷技术,回国后在日本濑户设窑烧制陶瓷,为日本制陶技术开辟了新纪元,后世尊加藤四郎为日本“陶祖”。加藤四郎将德化制瓷技术带至日本,也书写了中日文化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另据铃木已代《窑炉》一书称,日本将连室型窑称为“串窑”,概为间接地从中国福建流传过去,福建的德化窑估计为日本“串窑”的始祖。
中国瓷器进入到欧洲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王公显贵才能消费,瓷器成了各国王室相互效仿、彼此攀比的“硬通货”。这股风气逐渐向下蔓延至贵族、乡绅及普通市民。中国的瓷器被视为珍品,陈设于金质或银质的架子上,被称为“白色的金子”。据悉,1999年5月,清代道光年间沉船“泰兴”号出水,打捞出的35万多件瓷器都是清代的青花瓷,其中很多瓷器便来源于德化梅岭窑。此外,2007年8月出水的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上,相当一部分瓷器产自德化。
郑炯鑫表示,中国陶瓷是海上丝绸之路最直接的见证物之一,是中外经济、文化和艺术交流的承载物,亦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翻开重要篇章。如今,德化每一处遗存的窑址,每一件出土的文物,都散发着瓷艺千年传承的耀眼光芒。我们应该守护好德化窑这一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让德化窑在新时代的文明交流互鉴中,守本启新,以新的姿态辉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