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泉州的陶瓷业生产无论在规模上或质量上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当时的窑业空前发达,所产的陶瓷产品成为外销的大宗商品
文物背后的泉州窑业盛景
☉记者 许文龙 实习生 黄秋韵 张家淇 通讯员 陈锦山 文/图(除署名外)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刺激并推动了泉州及其周边地区贸易商品的生产,其中陶瓷商品尤为显著。泉州地区制瓷自然条件优越,该时期各地窑址数量急速增加,遍布全市各地。此次在泉州博物馆举行的泉州宋元瓷器展,集中展出了我市多个地方窑址生产的宋元时期陶瓷文物。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些珍贵文物,探寻它们背后的窑址,从中窥探宋元时期泉州发达的窑业及繁盛的外贸盛景。
晋江磁灶窑
龙纹军持 专为外销定制
进入展厅,一件元磁灶窑绿釉堆龙纹军持十分亮眼。其独特之处在于,腹颈部堆塑一条盘龙为把手,龙身绕过壶颈,龙尾伸出,于另一侧鼓腹处自然曲折成把,肩部还附有对称的四个竖向桥型系,腹部刻划了很淡雅的莲花纹。军持外壁及内口沿施釉,盘龙及莲花施黄釉,其他部位均施绿釉。底露胎,胎呈灰白色,胎质较稀松。
元磁灶窑绿釉堆龙纹军持
宋磁灶窑青釉双耳执壶
据悉,军持是梵语的音译。在纷繁庞杂的佛教器皿中,军持是佛教僧侣用于饮水或洗手的水瓶,也是东南亚地区穆斯林贮水、随身携带以备旅途中做礼拜时净手用的器物。在众多产品中,用龙作装饰的军持最富有特色,备受东南亚人民喜爱。
宋元时期,磁灶窑的许多产品以海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出现了产品“定烧”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这些定烧产品都带有浓厚的异国风味,军持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磁灶窑烧制的军持,按造型可分为带把和无把两种,按釉色可分为青釉、酱釉、绿釉、黄绿釉等多种,装饰则以堆贴和刻划莲花纹最常见。而贴塑龙纹的军持是磁灶窑特有的产品。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磁灶窑工匠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把“龙”装饰到佛教、伊斯兰教的圣物上。龙纹军持伴随着数不清的日用器皿远渡重洋,成为东南亚土著居民日常生活的神圣礼物和财富象征,它承载的不仅是悠远的商品贸易史,还折射了灿烂的中外文化交流之光,是泉州海丝文化沉甸甸的历史见证。
宋磁灶窑釉陶六足小座瓶
宋磁灶窑酱釉四系罐
生产龙纹军持的磁灶窑位于晋江市磁灶镇岭畔村、沟边村,包括梅溪两岸的土尾庵、蜘蛛山、童子山、金交椅山等窑址。晋江磁灶在南朝时即建窑制陶,历经唐、五代,至宋、元而盛,是宋元时期泉州重要的陶瓷外销窑口。考古调查共发现南朝至清代窑址26处,其中宋元时期窑址12处,均分布于晋江支流九十九溪两岸的小山坡上。
磁灶窑的产品,胎骨较为粗糙,呈灰白色,若瓷若陶,釉色种类繁多,有绿、青、黄、黑、酱色等。其中以绿釉瓷和彩绘瓷最具特色。绿釉瓷色泽鲜艳,富有光泽;彩绘瓷分为素胎褐彩和釉下褐彩,特别是其釉下彩绘,实开泉州之先河。
磁灶生产的瓷器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地均有发现:日本多个地方出土有磁灶童子山所产黄釉下铁绘花纹盆,蜘蛛山窑所产绿釉剔花器、龟形砚滴等;菲律宾曾发现磁灶土尾庵所烧制的双龙抢珠缠枝牡丹花纹饰绿釉军持和黑釉军持等;马来西亚沙捞越博物馆收藏有磁灶窑产的绿釉盘、黑釉龙纹的军持;印度尼西亚出土有土尾庵、蜘蛛山窑的军持、执壶,金交椅山、童子山等窑的执壶等。
德化窑
牡丹纹粉盒 备受青睐的日用品
在展厅的一个角落,一件宋德化窑青白釉牡丹纹粉盒看起来十分精美。青白釉亦有影青、隐青、罩青之称,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青白釉瓷器在宋元时代窑址的器物中占了很大部分,是当时德化窑的代表。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纹样的凹下处积釉稍厚而较青,胎薄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
宋德化窑青白釉牡丹纹粉盒(市博物馆 供图)
粉盒盖上印制的牡丹花纹,从图案的组成和纹饰的采用上,尽管不是太繁复,但却富于变化。盒盖花纹一般是选用简单的花卉等图案,如牡丹、莲花、菊、荷花、梅花、葵花、云纹、单凤、双凤、婴孩、钱纹等。
宋元时期,德化是泉州地区最重要的外销瓷生产基地。在品类繁多的德化窑外销瓷中,粉盒占有不小的比重,而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各地区不断出土发现的德化窑粉盒来看,粉盒显然是当时备受青睐的一种日用瓷。
据《德化县文物志》记载,目前德化县境内发现的古窑址多达239处,其中青铜时代1处,唐代1处,宋元时期42处,明代30处,清代177处,民国时期55处。这些窑址遍布德化全境,很多窑址规模大,延烧时间长,有的从宋元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得益于泉州海洋贸易的繁荣,德化窑迅速崛起。那时,德化境内窑场林立,生产规模庞大,瓷器品种丰富多样,在器形与纹饰上迎合海外市场需求,其产品大量销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元德化窑青白釉军持和青白釉芒口碗
如今,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上依然残留着大量窑具残片,可见昔日古瓷窑的窑火之盛。屈斗宫古窑址的发现,证明自宋元以来,在德化尚存一种古老的“鸡笼窑”窑炉类型,填补了德化窑炉发展历史的一个空白,是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窑炉技术体系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资料之一。
尾林窑址考古发掘揭露的四座窑炉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揭示德化窑从宋元时期的龙窑至明清时期的横室阶级窑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填补了德化窑古代窑业技术史的缺环,为展示德化古代制瓷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西沙“华光礁一号”宋代沉船、“南海一号”宋代沉船、菲律宾马尼拉圣安娜遗址等一系列国内外考古发现表明,德化窑陶瓷是宋元泉州港海外贸易的重要外销产品。“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出水遗物丰富,其中德化窑瓷器约占三分之一,主要产品是青白瓷盆、碗、盘、罐、碟瓶、执壶等。
南安南坑窑
珠光青瓷 在日本被视为宝物
展厅中的展柜上,摆放着来自南安南坑村仑坪圹附近出土的宋代青釉蓖划花纹碗。整件器物通体晶莹、有开片,虽然没有华美的雕琢,也没有艳彩图绘,但莹润的釉色给人以柔和流畅的视觉感受。这种青瓷在日本又被称为“珠光青瓷”,因15世纪日本茶道始祖村田珠光法师喜用此类茶碗而得名,在日本被视为宝物。
宋仑坪圹窑青釉蓖划花纹碗
中国古陶瓷图典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陶瓷图典》,对珠光青瓷作了概念性诠释:“南宋至元初福建南部沿海地区瓷窑生产的一种青瓷。特征是质地比较粗厚,青灰胎,青釉较薄,玻璃质强,釉色多数泛黄,有的浅淡,有的较深,有的泛褐色。碗盘类器物满釉,外壁只在中腹以上部位施釉。各类器物在内壁用刻花、划花和锥刺手法作出犀利而流畅的水波游鱼、卷枝蔓草或朵云流水等纹饰,间以篦状工具锥刺出的篦划纹,再戳出篦点纹。器物外壁刻伞骨状复线纹。”
宋格仔口窑青白釉弦纹净瓶(市博物馆 供图)
南坑窑址位于南安市东田镇南坑村、蓝溪村,已查明有宋元窑址30多处。其中南坑村的窑址分布于该村的枪仔岭、顶南埔、仑坪圹、大坝垵、格仔口等20处山坡上。窑址依山而建,出产青瓷、白瓷、青白瓷。主要产品有碗、碟、盏、洗、壶、杯、罐、盆、炉、器盖和动物玩具等。胎骨呈灰色、白色、灰白色,质地坚硬细腻,釉色晶莹润泽,釉均匀。装饰技法有莲瓣、菊瓣、草叶、缠枝、斜直线、篾纹和弦纹等。
南坑仑坪圹古窑址窑炉遗迹保存较好,下层烧青白瓷,上层烧青瓷(又称珠光青瓷)。印证了青白瓷比珠光青瓷出现得更早,解决了考古界长期争议的“哪一个出现得更早”的问题。
宋元时期,很多船只专门运载东田南坑瓷器产品。近年来,在我国台湾澎湖出土的大量陶瓷中有许多篾点划花青瓷,而在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也陆续出土泉州宋元陶瓷产品,其中不少是南坑窑的陶瓷,这也印证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泉州市区东门窑
古陶瓷碎片 力证泉州外贸繁荣
与其他完整器型的文物不同,展厅中有个展柜上摆放着一个或数个古陶瓷碎片,标签写着宋元东门窑青白釉瓷片,这些碎片主要来自青瓷碗、青白釉瓶、青白瓷花口碟以及青瓷钵等器型。
青瓷钵(张红兴 摄)
在泉州所有古窑址中,东门窑址离海最近,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也是宋元时期离后渚贸易港最近的陶瓷生产窑场。东门窑址的南、北窑,中间有一条溪流,自西向东直达浔尾(美)港。因离后渚码头最近,并有溪流相通,窑场运载货物十分方便,所产瓷器顺流而下,至浔尾(美)港普济桥渡口,再转运出海,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
东门窑址出土器物器型主要有碗、洗、盖罐、粉盒、炉、碟、盘、钵(含擂钵)、杯、杵、灯、瓶、砚台、军持、持壶、茶盏、盏托、器盖、不知名器等,其中碗、洗、盘、粉盒、炉、擂钵、茶盏占主流。器型敞口大方,凝重浑厚,独具素雅大气之美。
器物绝大多数素面,少量带有花卉图案,主要为刻划和压印手法。器物装饰纹样较为简单朴素,主要有莲瓣纹、缠枝花纹、牡丹纹、菊瓣纹、卷草纹、直道纹、篦纹等。采集的陶瓷标本显示,这里生产的产品以日用品为主,也有少数陈设器,以青釉、青白釉瓷为主,典型的宋元时期龙窑支钉、支圈烧制,器物圈足或器物内底留有支钉或支圈的痕迹。
宋东门窑青釉瓷片
从历次考古调查勘探采集的器物标本上看,泉州东门窑址生产的瓷器大多是供外销用的贸易商品,这在国内水下考古发现宋元时期沉船出水的器物和国外考古出土的器物上,都得到了印证。
东门窑址的产品在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和地区多有发现,证明在宋元时期,东门窑址产品外销到日本和东南亚诸国,为福建古代外销陶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是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专家认为,东门窑址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对泉州港对外贸易的繁荣所发挥的作用,历史脉络清楚,对于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