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摊上淘来的瓷器竟然是文物!厦门市博物馆近日征集到今年首件藏品,是由该馆保管与征集部员工黄鹿滨捐赠的一件瓷器。经馆内多位专业人士鉴定,确认这是宋元时期福建德化窑烧制的青白釉盖盒。近日,记者采访“慧眼识宝”的黄鹿滨,听他讲述“淘宝”经历。(厦门晚报 文/龚小莞 图/刘东华)
黄鹿滨将藏品捐赠给市博物馆。
黄鹿滨毕业于中山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专业,2016年进入市博物馆工作。一年多前的一天,他在厦门一处地摊上看见一个盖盒。黄鹿滨说,他曾选修过古代外销瓷课程,积累了有关我国古代陶瓷外销历史的相关知识,并且对南海一号沉船和其他沉船的出水器物有所了解。通过对照器形、釉质和纹饰等,他推断这一青白釉盖盒可能是宋元时期福建德化窑生产的外销瓷器。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买了下来。花小钱买到这么珍贵的东西,很开心!”黄鹿滨说,对于古玩老板来说,这可能是一件很普通的商品,但对于搞研究的人而言,学术价值远高于经济价值。
最近在和同事交流中,黄鹿滨得知厦门市博物馆馆藏的宋元德化窑品种中尚无较好的青白釉盖盒,便决定将自己的这件收藏品捐赠给博物馆。“这个盖盒在博物馆发挥的作用将远大于我个人收藏,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厦门市博物馆副馆长郑东说,该瓷器从器型、花纹、制作工艺这几个角度来看是真品,为宋元时期德化窑的外销瓷产品。主要是销往东南亚,尤其是日本等地区,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盛装香料、香粉等,也称香盒,在日本还用于经塚中存放舍利。福建是古代生产瓷器的大省,福建德化是主要产区,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我国三大瓷都。宋元时期德化窑的产品通过泉州港大量销往海外,特别是釉质洁净的青白瓷在国外受到欢迎,非常畅销,青白釉盖盒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常见商品,在国外各大博物馆和沉船考古中常有发现。黄鹿滨捐赠的这件青白釉盖盒与沉船中的出水盖盒类似,采用模印成型工艺,器形完整,造型饱满,胎薄釉润,盖面模印莲瓣纹暗花,是同类器物中的较优秀作品,能够充实厦门市博物馆宋元德化瓷藏品品种,也是对照研究福建古代外销瓷生产历史的典型标本,将来可作为博物馆举办的“千秋德化瓷”原创展的展品。
厦门市博物馆方面表示,文物捐赠是博物馆收藏的重要途径之一。呼吁全社会关注文物、爱护文物、宣传文物,为博物馆公共文化机构提供有意义的藏品,让文物更好地发挥价值。
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