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远看是纱,近看是瓷!”今年8月底,“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在德国法兰克福盛大举办,90多件(组)德化白瓷精品惊艳了众多参观者。据悉,这些作品还将赴26个国家和地区巡展,用5年时间完成一场德化白瓷的“环球秀”。
饶有意味的是,几乎同一时期,在德化白瓷发源地福建泉州,122件民族团结进步题材的德化白瓷作品悉数陈列于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作为“福籽同心爱中华”泉州展的重磅展品,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打卡”。
图片精美的德化白瓷
被称为“瓷中之玉”的德化白瓷,有着千余年的烧制历史,自古便是一张精美的中华文化名片。宋元时期,当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不远万里将其带回家乡时,欧洲人对这抹“中国白”的喜爱就溢于言表,他们用“马可波罗瓷”代称德化白瓷,还引发了很长时间的采购、仿制热潮。
在“南海一号”等沉船遗存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800多年前出口海外的中国陶瓷有近三分之一源自德化。2021年7月,德化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瓷窑类的世界遗产。在德化县,至今仍保留着古窑址239处,遍布全县18个乡镇。
“中国白”享誉世界,“瓷”名中外,折射出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交融共生。而如今的八闽大地,持续推动着德化白瓷传统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瓷”为媒,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福建新贡献。
秋风送爽之际,记者走进“世界陶瓷之都”德化县,遇见最美“中国白”,感知其“五彩斑斓”的前世今生,探寻固本开新的闽人智慧。
“要把精美瓷器做出来,摆出来,还要传出去”
“成功了!成功了!”当一件件瓷器从窑口取出时,惊呼声此起彼伏。位于德化县龙浔镇丁墘村的太平宫窑,是当地唯一可以古法柴烧的千年古龙窑。2022年12月,伴随着庄重的闽台陶瓷艺人共祭窑神活动,太平宫窑在沉睡34年后复烧。
窑火复旺,传承创新。
陶瓷是火的艺术,72道大工序,200多道小工序,道道马虎不得。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孕育了代代德化陶瓷人和悠久厚重的陶瓷文化。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德化省级以上陶瓷类艺术大师277人,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陶瓷文化的重要力量。
站在太平宫窑窑口往上看,整条窑如同依山静卧的长龙,古朴神秘。从窑门进去,里面码放着窑具,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泥土和火烧的味道。“整条龙窑坡度约19度,窑内设有34目台阶,我们的先民聪明地借助山势让热流自然向上抽吸,使柴火烧至1300-1400摄氏度的高温,以达到烧瓷条件。”在丁墘村工作了5年,村副主任李文芳对烧窑原理很是熟悉。在村里,他主要负责挖掘古老的白瓷文化资源,推动产业振兴,位于太平宫窑旁边的创客空间、体验空间也都被设计成龙窑造型,很快就对外营业了。
图片德化太平宫窑遗址
图片德化太平宫窑遗址
一窑起,万物兴。这些年来,随着德化窑考古遗址保护中心的建立、德化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获批立项,德化县着力高标准做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不断推进德化窑课题研究,努力把蕴藏在遗址中的陶瓷故事挖掘阐释好、宣传展示好。未来,德化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建成集考古展示、观光体验、研学旅行、休闲购物等于一体的大型文旅融合综合体,打响“世界遗产地·德化百馆游”陶瓷文化游品牌以及“世界瓷都·自在德化”旅游品牌。
“精美的瓷器做出来,摆出来,还要传出去。”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红砖墙上,两行大字格外醒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瓷文化传承发展给予的深切期望。牢记嘱托,千年窑火绽放出新时代光彩。乘着“一带一路”建设东风,如今的德化白瓷遍销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图片德化白瓷体验课程
以“瓷”会友,以“瓷”融情。福建还创新方式组织开展了海峡两岸青年德化瓷烧制技艺研学体验活动,广泛促进闽台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创新发展,做“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桥梁纽带。
从北京冬奥会陶瓷版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到卡塔尔世界杯官方特许商品大咖杯、小蛮腰啤酒杯,再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短视频点击量破千万,历经岁月沉淀,德化白瓷频频“出圈”。清雅淡然、古拙质朴、温润如玉……这些网友们的溢美之词,从一个侧面生动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蕴与底气。
“工艺兴产、产业育城,‘世界陶瓷之都’华彩绽放”
瓷艺商城、陶瓷街、陶瓷博物馆、陶瓷会展中心、大师园……漫步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仿佛进入了一个美轮美奂的“陶瓷世界”。沿街商铺鳞次栉比,商家达170户,陶瓷品类齐全;陶艺大师典藏作品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瓷艺商城还开设了国际陶瓷主题展厅、陶瓷主题图书空间、陶瓷艺术“创客空间”,成为人们深入体验陶瓷文化的极佳去处。
图片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
近年来,德化陶瓷逐渐形成了大师艺术瓷、日用家居瓷、出口工艺瓷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经历“以电代柴、天然气烧瓷、微波烧瓷”三次能源革命后,德化陶瓷业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大家眼前看到的是一个产业实体,但其实我们德化还拥有7000多家白瓷销售电商,正在通过便捷的互联网、物流供应链将产品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工艺兴产、产业育城,我们的‘世界陶瓷之都’正在华彩绽放。”德化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东明颇为自豪地介绍道。2021年8月,随着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的开业,一个庞大的瓷器产业集群在德化县城初具规模。
图片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
今年9月,“五彩斑斓中国白”2023德化国际陶瓷文化周活动期间,以德化国际陶瓷博览会为核心活动的69场“陶瓷+”主题活动,成为全民参与、全城狂欢的陶瓷文化“嘉年华”,全方位展示着德化的人文魅力。
中国古代素有“诗圣”“茶圣”“画圣”之称谓,而“制瓷之圣”非明代瓷人何朝宗莫属。在德化县大师馆,何朝宗创作的文昌帝君坐像白瓷作品影像,任是谁都会观之难忘,惊叹其匠心独运、技艺高超。而在博物馆的一侧,LED屏幕上滚动介绍着德化籍白瓷手艺人。从何朝宗到无数白瓷工匠,凭借着一代代薪火相传,德化白瓷的技艺传承至今。
如今,德化县每3人中就有1人从事和陶瓷相关的工作,全县有陶瓷企业 4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带动周边县区就业岗位5万多个,陶瓷产业成为德化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和民生产业。2018-2022年,德化县实施陶瓷产业跨越发展五年行动,产值从328亿元增长到502亿元,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作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陶瓷茶具和花盆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德化还拥有陶瓷行业唯一的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未来五年,德化县将聚焦培育壮大“中国白·德化瓷”产业这一目标,紧紧围绕“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工艺创新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三个方面,深入实施“陶瓷+”产业融合发展行动,大力开发新产品、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动陶瓷产业集群加速高质量发展。
制作/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