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圣殿 瓷艺精品代代传
——德化“祖龙精神”文化内涵探究
文| 苏国标 苏伟民
祖龙宫,俗称窑神庙,位于德化县龙浔镇宝美社区卦寨山(又称福泉寨,俗称破寨尾)东面,始建于北宋,时名玄女宫,又名窑尾宫。德化是中国龙窑的重要起源地,北宋林炳受玄女指点,成功创制龙窑,被奉祀为窑神,即窑坊公。龙窑是大窑之祖,林炳乃人中之龙,故将窑尾宫更名为“祖龙宫”。
一、祖龙宫“四独特”
祖龙宫,核心信仰是“瓷”,崇奉主神窑坊公(林炳),是当地龙窑始祖,没有他就没有其身后乃至今天德化瓷业的兴盛。中国民俗信仰,多是由人而神,窑神作为一种行业神,受陶瓷生产者供奉,实质上是一种信仰、理念、传承,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以“瓷”为信奉主题,乃祖龙宫独有。此其一。
每年春节,当地舞巨龙巡游瓷都,寓为窑神驾临。舞龙,以龙井为最。据当地长者介绍,龙身长达57.1米,以竹木为骨架,制圆拱形为实节,裱帛,内点烛火,节与节之间以帛连接,首尾共17实节、16帛节,总计33节,代表33座建白窑,17实节代表龙窑17室模式。从大年初二夜起,至元宵节止,每夜主要巡游一窑口,途经大街小巷近旁店铺,店主人都会在门前及时点燃长串鞭炮,喜迎窑神莅临,祈祝来年瓷业兴盛、产品畅销、财源广进。轮到当夜的窑主,更是阔手大气,巨龙巡游到自己的厂房、窑口、商铺,“轰隆……轰隆……”,五光十色的焰火,冲天而起,接二连三,彻夜不断,引得万人齐观,为之空巷!据说,舞龙队员共131名壮汉,代表整窑系131座宋窑,非大窑坊无资格列入主游名单。
祖龙宫全景
据说更早的年代,祖龙宫窑神庆典之夜,还有“舞草龙”表演。先砍毛竹削为篾条,再编扎成一节节龙身骨架,外层捆上干稻草,若干节连成一条草龙(最多时有108节),又在草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香火,在宫前场地迎舞,随着“龙身”游动,点点香火闪亮,如满天星星,兼之烟雾缭绕,如紫气东来,清香扑鼻,赏心悦目,人山人海围观。随后,作为窑神替身巡游瓷都:从祖龙宫前埕出发,绕巡瑶台(今宝美)一周,回祖龙宫。在一炷香之内,要完成巡游,而且“龙身”干稻草上还插满点燃的香火,必须确保安全,足见“舞草龙”者技艺之高超!舞草龙,乃祖龙宫独有,可惜已失传,如今成了历史记忆。此其二。
其三,福泉献瑞。祖龙宫位于凤翥山下,天井内有口“神泉”,时人称之为“福泉”。雨天水位不是上涨,反而低落;晴天则恢复原水位;酷旱之年,居民汲用不竭;每隔一定岁月,会发生爆泉,俗称“凤津”。传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爆泉涌出井栏,冲飞屋瓦,越屋脊而过,爆声初如响雷,次若奔马,后似拨弦,正合国运民心,乃献瑞之声。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翌春,推行土地改革,祖龙宫又现爆泉,与民众同欢呼。改革开放后,又逢“爆泉”,因附近瓷厂林立,以集束水管汲用,“爆势”减弱,但仍可见水柱高竖,四处横流,十分神奇。
其四,祖龙宫不止是敬奉神明之所,更是培养瓷艺人才的地方,名曰“瓷庠”(庠,古代的乡学)。自从林炳创制龙窑成功,广传技艺,德化建白瓷产量剧增,畅销海外,轰动远近,泉州府属各县纷纷请德化派师授技,一时间德化应接不暇,市舶司及知府令各窑口派员到德化学习,带动了泉州雨后春笋般制瓷热潮。当时,祖龙宫后殿为讲堂;因房间有限,中殿与回廊权当宿舍,供学员席地而眠;前殿办理事务。林炳亲自执教,德化各窑拔尖技师现场指导实习操练。数百技工学成回去后,广建龙窑烧制,瓷器大量出口海外,“国之根本,仰给东南”,为宋朝扭转国库空亏局面充当了先锋。
而且,邻邦日本频频派人前来拜师学艺,加藤四郎来德化学会了建龙窑,返回日本传播技艺,促进了日本瓷业的兴盛与发展。此间,导师林炳英年而逝,敕封窑神。加藤四郎塑林炳像,带回日本,尊为陶祖神。祖龙宫“瓷庠”,培养了一大批中外瓷艺人才。
二、“祖龙精神”的文化内涵
1996年,祖龙宫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举办“祖龙精神”研讨会,深入探讨“祖龙精神”在当代的魅力与价值。笔者认为,“祖龙精神”至少有以下六大文化内涵:
1.尊师重道。世上无师自通者少,百行各有师,注重师道传承。窑坊公林炳,是当地龙窑始祖,一代宗师,被尊奉为神。每年五月十六日的庆典,参拜者皆为从事陶瓷行业的人,看似与其他敬神活动无异,其实“神”即师者:九天玄女、金氏夫人、林炳。敬神即尊师,敬神乃重道,不忘宗师暨技艺所承,借助民俗信仰方式,一是感谢窑神(祖师),二是汇报自己的业绩,三是祈求窑坊公福佑,来年好业绩,瓷兴业盛,财源广进。无论是新窑建成的第一窑点火,或旧窑恢复生产的重新点火,都要虔诚敬奉窑坊公,祈福保平安出好瓷,实质是从事瓷业者尊师重道的感恩和敬畏之心,即“崇文尚德”的具体诠释,并非迷信。
2.爱瓷精进。德化人民,伴瓷而生,与瓷结缘,制瓷为业,与瓷共荣。热爱瓷器,精益求精;投身瓷业,专精攻研。缘于德化一方水土的养润,制瓷业世代兴盛,薪火相传,“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的几乎全是德化窑瓷器,足见早先德化人就把建白瓷品牌带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今,科技革新,各窑口从瓷土配方、雕塑技艺、釉彩成分、烧制温度等等攻坚克难,不断突破,爱瓷如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总有令人啧啧称奇的瓷作问世,向窑坊公奉祀报喜,价值不菲。制瓷人,积极参加国家级大赛,屡屡夺魁,而且许多人获评为国家级陶瓷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前辈德高望重,新人层出不穷,他们各有专精。诸如,许兴泰、苏清河、苏尧棠、苏珠庄、邱双炯、柯宏荣、陈明良、陈仁海、连紫华、赖礼同、许瑞峰、林建胜……在陶瓷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读书人手不释卷,制瓷人手不离瓷,他们视瓷如子,代表作堪称当世一流,价值连城。这些制瓷人,都是陶瓷界的领军人才,其惊世之作,源于数十年如一日的爱瓷精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彰显了一代制瓷人刻苦奋进的优良精神风貌,赢得时人尊敬,是后来者学习的楷模。
献瓷
3.包容并蓄。在德化,大企业,小作坊,外来的,本土的,“包容善化”,共生共荣。在题材上,碗碟杯盏器物,龙凤虎牛摆件,佛道儒三教传说,古今中外人物,山川风雨景色,大众生活场景等等,天地万物,花鸟虫鱼,皆可为瓷,海纳百川,精美绝伦。在信仰上,祖龙宫奉祀三教诸神:观音代表瓷土;圣祖金仙代表水源;三代祖师代表林木供应;太上老君代表“炼丹炉”的神火。从捣土练泥,配水调和,制坯成型,到高温煅烧成器,前后工序离不开“金木水火土”,敬奉神祇,并非“大杂烩”,而是制瓷者客观需求。
4.开拓创新。祖龙宫尊林炳为窑神的故事,即是一大创新,假托玄女指点,首创龙窑,又融入“金氏夫人”,巧妙演绎窑神谱。尤其是庆典祭祀,供品独特,俱为各窑主新研制成功的得意陶瓷作品,与其说是奉祀窑神,毋宁说是新瓷作品亮相竞赛,看谁技艺更胜一筹,攻坚克难,匠心独运,拔取头筹。“东山权作南山寿,对面相逢;八日先称九日觞,诚心恐后。”祖龙宫正殿这副楹联,说的是林、苏两姓争祀朝天圣侯圣诞正日,县令吴承铣最终审结:正日初九,林姓摆供;初八日,苏姓奉祀。先敬后敬,都为诚心,神明公正,绝无偏心。自此以后,沿为惯例。据说,苏姓从初八摆供过当夜子时,其实也是初九正日奉祀。该案审理,无疑也是一种大胆创新,两全其美!更何况是商海弄潮的制瓷业,创新就意味着商机与活力,就是财源。
5.敢争第一。庆典供奉新瓷作,登堂亮相,一较高下,需要“敢闯”“敢拼”“敢赢”的精神与勇气。倘无自信,遮遮掩掩,羞于见人,经不住“群众明亮眼光”的评判,又何谈精品佳作问世?你有“三板斧”,我有“杀手锏”;小有小的精巧,大有大的磅礴;素有素的淡雅,艳有艳的华贵;各显神通,互不服输,催人奋进,“更上一层楼”;今年略逊三分,明年“风流”看我。瓷苑百花争艳,才会春色满园,生机勃勃!这就是德化制瓷人优良的传统,也是德化人“敢拼敢赢”的精神。
6.兴业报国。祖龙宫楹联文化,内涵丰富,彰显了兴业报国的理念。“虞瓷兴盛大业宏;圣明民满帝朝兴。”以“虞圣”丹顶格嵌字,言简意赅地表达了:陶瓷始于虞圣大帝时期,文字间寄以大业(瓷)宏兴之祝,以及帝朝长兴之愿,拳拳之心可鉴。“朝天祥云八方皆仰德;圣侯甘露万众尽感恩。”“朝天祥云普荫千年泽;圣侯甘露长施万世春。”“不屈不淫征气性;敢言敢怒见精神。”从楹联艺术形式上,为丹顶格嵌字“朝天圣侯”,字面说的是精忠报国的南宋名将岳云,内容歌颂的是“宋末三杰”之一文天祥。该楹联出现在祖龙宫,看似与“瓷”毫不沾边,实则是制瓷人满腔忠贞的爱国情怀。“不负心顶天做去,大丈夫一呼十万,何妨称兵、称贼、称霸、称王;肯回首立地便成,好男儿百炼千回,自是可鬼、可人、可仙、可佛!”这副楹联是为纪念德化抗元英雄苏十万(字万仁,号留义,谥师汤,敕封“武烈尊王”),也嵌刻于祖龙宫楹柱,看似与“瓷”相去甚远,实则苏十万是地方保护神,如城隍爷,佑护一方安宁、百业兴旺,感召后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包括制瓷经商,都必须踵武英雄,忠孝传家,济世安邦,兴业报国!字里行间流露的浓浓赤胆忠心,有国才有家,何其难能可贵!这一爱国情怀,正是“祖龙精神”的灵与魂!
三、“陶瓷文化”旅游资源
2000年,德化县举办“窑神千年祭”活动,相关录像在电视台播放。2006年,《祖龙千秋》一书出版,扩大了祖龙宫的影响力。同年,“德化瓷烧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德化窑坊公奉祀习俗”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德化窑坊公信俗”成为第四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巡游
“德化窑坊公信俗”祭窑神仪式年年举办,祖龙宫管委会提前在宫庙墙上张贴红纸黑字的邀请函:为弘扬中华文化习俗,农历五月十六日在德化祖龙宫举行窑坊公、九天玄女真仙寿诞活动,敬请各陶瓷企业、厂家、公司、众弟子信士携创新特优各产品,光临指导。庆典主祭人由林、苏二姓轮流担任,从其家族中选出且必备三原则:儿女双全;识文断字;闽南语流利。祭窑神仪式,聘请一位或多位道士做坛、请神、祭祀,以陶瓷为供品,宫前戏台要上演三天两夜的南音、木偶和高甲戏。仪式隆重而庄严,主要程序包括:
1.备香炉、法器。仪式开始前,桌上备朝简(圭简)、镇坛木、牛角号、三清铃、法水(纯净水)。
2.发奏。道士洒水洁净坛场,禀告天、地、水、人间四值功曹举办祭神仪式。
3.请神。道士持笏,恭请功曹、诸佛、阳神、三官、土府、四府、金阙、元辰、土地及本宫瓷业神等;献酒,齐拜诸神降临。
4.洁净。道士摇响三清铃,“振动法铃,神鬼咸钦”;画符;净水除秽。
5.迎神。道士面前有一方桌,连接长条板凳,即“架仙桥”。道士走罡步迎圣。
6.颁敕。道士站在八仙桌前为“敕官”,面对众信士,用闽南语诵读“敕封书”,代表天帝敕封林炳为窑神。诵读完毕,道士捻净水洒各祭主,意义窑神赐福。
7.献戏。颁敕完毕,高甲戏演员入场,先献“八仙祝寿”,再献“跳加官”。仪式为三拜:一拜吉祥如意;再拜升官发财;三拜祛晦洁净。拜毕,进香。随后“八仙”念演戏祭文,刁退场,回戏台,并开锣演戏。
8.行香巡游。道士引众祭主出后殿,至前殿,依次上香、参拜众神。这一过程,即瓷业神受封后的巡游。
9.祭主诵读祭文。主祭人宣读祭文,陶瓷行业代表虔诚齐拜瓷业神公,祈愿新一年瓷器生产销售顺风如意。
10.道士读祝文。念毕,众人齐拜。
11.献酒。道士恭请诸神,献酒(往桌上杯子倒白酒)。完毕,道士吹牛角号,携众人齐拜诸神明。
12.掷筊杯。道士再念祝文后,掷筊杯得“阴阳杯”,寓示瓷业神保佑人们心愿达成。
13.焚祭文。寓为送呈诸神览阅,知悉,首肯;天地人感应,发祥。
14.送神。至此,祭祀仪式已成。
2023年7月3日,农历五月十六,癸卯年世界瓷都德化·窑神文化节举办,纪念窑坊公林炳诞辰930年。活动在歌声、鼓声中拉开序幕。瓷艺大师们正衣冠、净手、祭窑神,并向窑神林炳献上精心雕琢的陶瓷作品,以此激励新一代的陶瓷人感怀窑神,不断突破、创新。
世界瓷都德化千年窑火不熄,陶瓷文化底蕴深厚,这里面有着一代又一代陶瓷匠人的辛勤付出,其中德化“拱大窑”第一人——窑神林炳将平窑变龙窑,将小窑改大窑,为增加德化白瓷在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口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海上丝绸之路让海洋贸易日益兴旺,这也带动了德化制瓷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为了纪念窑神林炳,也为了弘扬和传承林炳“勤躬行、善做瓷、拱大窑、传技艺”的“祖龙精神”,每逢农历五月十六——林炳诞辰日这一天,祖龙宫都会举行“祭窑坊公”活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执行会长(常务副会长)黄松涛:“这次窑神文化节,是对整个陶瓷界窑神文化献礼,同时因为德化的窑坊公的信俗,它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目前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项目,我们协会做了大量的调研和理论研究和比对,认为德化窑坊公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界窑神,举办这个活动意义非凡。”
善做瓷
如今,全国各地大兴“旅游文化”。德化祖龙宫、观音岐、月记窑,以及陶瓷博物馆、中国茶具城、科技园“淘”瓷街、“新秀园——瓷艺村”“万达广场——瓷艺城”,串联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龙鹏艺术馆,整合“屈斗宫”遗址、红旗瓷厂文旅产业园、何朝宗公园、洞上陶艺村、县城“陶瓷一条街”、浐溪两岸“夜景灯光”……包括祖龙宫“祭窑神”仪式、宝美村舞龙表演,“陶瓷文化之旅”丰富多彩,成功打造了“幸福宜居的世界陶瓷之都”,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这里,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古朴民居,农耕生活,成为大城市“向云端”神往之所,全国游客纷至沓来,“世界瓷都,自在德化”,开始响彻大江南北。
作者|德化第五中学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来源|《闽南》202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