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白瓷,一种诞生于中国千年前的陶瓷艺术,如今依然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德化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先后荣膺“世界陶瓷之都”“中国陶瓷之乡”“中国瓷都·德化”等称号。穿越千年,德化瓷器以其薄如纸、白如雪、声如磬、温如玉的艺术特点,继续在“海上丝路”的浪潮中续写“中国白”的辉煌。图/视觉中国
白是中国传统五正色之一。中国古人的世界观认为,白色是化育天地万物的基础,白立而五色成矣。德化瓷窑兴于唐宋,盛于元明,名于当下,以白见长,最负盛名。图为2024年1月6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白——德化白瓷展”上展出的作品《乐在其中》。图/视觉中国
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海上丝路贸易中,一抹凝脂如玉的“中国白”,承载着涨海声中万国商旅对于神秘东方的无限神往,亦折射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千百年间,清雅澄明、纤尘不生的德化白瓷,虽朴素淡雅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图为2023年8月25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当代作品《渡海观音》。图/视觉中国
德化白瓷品类多样、题材丰富,既有根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工艺的本土元素,也有体现出多种文化交流互鉴、相互交融的外销特色,形成了自身独到的器物谱系和艺术风格,时至今日依然历久弥新,在熊熊窑火间焕发着不可磨灭的神采。图为2023年12月17日,北京,“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展出的德化白瓷作品。图/视觉中国
德化陶瓷产品大量销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当今世界各地考古中被频频发现,备受瞩目。2015年,德化被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陶瓷之都”称号,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图为专家组考察德化古窑址。中新社记者 寇婉琼 摄
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德化窑址也成为全球首批窑址类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德化瓷器从泉州港起航,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品。因此,德化也被誉为“世界官窑”。图为航拍福建德化。图/视觉中国
“月记窑”位于中国三大瓷都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内,在明清朝代是兴盛一时的名窑,烧制的瓷器早在明清时代就已远销海内外,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研究中国古法烧制柴窑的必选之地。图为瓷器准备入驻窑洞烧制。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市民参观月记窑。窑炉全长43米,分为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两边共有7个窑门。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德化县一家陶瓷企业工人用机械化设备生产瓷器。近年来,福建省德化县在陶瓷烧制过程中“以电代柴”,用高温电热窑炉替代传统柴烧窑,促进行业技术创新,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德化共有上千家陶瓷企业使用电热窑炉。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近年来,德化县为支持做大做强陶瓷企业,整合当地资源,通过科技创新、落实财税等多项措施,推动德化陶瓷从传统到高新、从低端到高端、从制造向智造的迭代升级,促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图为2024年5月12日,福州,观众在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德化陶瓷展区参观。图/视觉中国
为进一步做实能动司法,护航“中国白·德化瓷”更好“做出来、摆出来、传出去”,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5月,德化法院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服务保障“中国白·德化瓷”品牌的十项举措》。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艺术展展出艺术作品。图/视觉中国
图为福建省博物院藏品德化“国花集瑞”如意摆件。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3月14日,2024年“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纽约推介活动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举行,展现德化白瓷作为东西方贸易融通与文化交流重要载体作用。图为展出的白瓷瓷器“富贵百花篮”。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2024年5月12日,福州,观众在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德化陶瓷展区参观。图/视觉中国
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展上展出的作品《雀语吉祥》。图/视觉中国
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展上展出的作品《花篮》。图/视觉中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白”德化白瓷展览,佛教陶瓷制品佛像雕塑。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