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德化陶瓷文化,烙有不同时代的印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演化、扩展、提升,终于成为底蕴厚实、丰富多彩、开放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持久生命力的文化资源。
唐代,在泗滨颜氏族谱中,载有《陶业法》、《梅岭图》,以及描写瓷业兴起的诗句,从中可窥见陶瓷业繁盛的情景。
宋、元,从新旧县志、各瓷乡家乘族谱,以及珍藏的青白釉莲花纹瓶等瓷器中,可以把握到德化陶瓷文化随历史的演化而沉浮的脉搏。
明清时代,德化陶瓷文化极其丰富,可惜留下的文字资料甚少。但从渡海观音、达摩等瓷雕艺术形象,从“中国白”和青花瓷精品中,都能领悟、感受到当时厚实、广博的文化底蕴。
抗日战争时期,从“国货瓷”、“抗日瓷”等具有十分浓郁的时代印记的各类瓷器上,可看到德化陶瓷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丰富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陶瓷业历经坎坷。20世纪80年代后,不仅有传统文化的延续、升华,还有外来文化的融合。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慕名前来考察。也有不少德化学者、专家走出去,倾其聪明学识,撰写论文,出版专著,以及大量诗词、散文等,使人真正感受到德化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在中国陶瓷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媒体的运作,信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陶瓷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使德化陶瓷文化锦上添花,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