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泰坦尼克号”引起考古打捞热
“的星号’,遇难后,世界各国专家都在设法勘察沉船的准确位置。但由于当时打捞技术水平不高,无法如愿以偿。时隔百年,“的星号”再次成为各国考占专家热衷的一个水下目标。中国考古学家也开始加入到海底寻宝热中,特别是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威为首的十几名考古专家,在南方沿海—带进行了水下考古。1999年5月,为打捞“的星号”,世界著名海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率领打捞队伍和“不平静号”打捞船,在南海海域贝尔威得暗礁(Belvidere Reef)附近的海域进行勘探。他们借助声波定位仪和磁强仪一直不停地在扫描海床,但是仍毫无结果。对于“的星号”,他们知道的情况也不多。他们只知道那艘巨大的船在l9世纪初下沉到海底,而且许多人在那次海难中丧生。
打捞队伍每天的费用高达1万美元。正当经费即将耗尽而他们也打算放弃的时候,奇迹发生了。5月12日,声波定位仪上显示出不规则的海床,他们猜那或许是沉船,或许只是暗礁。潜水员立刻潜入水中,在离海平面30米处发现了一大堆高达4米、宽达10米、长达40米的东西。经过仔细观察,潜水员惊奇地发现那堆东西不是暗礁而是由大量中国瓷器筑成的:有杯子、盘碟、碗、罐、花瓶、人物等。打捞工作马上开始。英国著名海难研究专家尼戈尔·匹克福得(Nigel Pick-ford)在认真研究有关历史文件、报道和报纸之后,成功地鉴定出那艘沉船名为“的星号”(真星之意)。
三十五万件瓷器重见天日
“白星号”上捞获了大量的珍宝,三十五万件中国瓷器,而且大部分完好无缺,这是打捞史上最大的收获。这批瓷器是堆装在该船底层货舱里,充当压舱物以使巨大帆船保持稳定的。打捞出来的东西,除了瓷器之外还有水银、六分仪、袖珍手表、火炮、硬币以及其他商品。
这些瓷器大都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中国泉州德化生产,用来出口亚洲市场的著名青花瓷。也有发现生产于更早年代的瓷器,有些可以追溯到15世纪。这批瓷器虽然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尺寸,但是装饰风格却是完全相同的。这使得生活在2l世纪的买家们,仍有机会买到这些沉眠海底世界长达近200年之久的清朝瓷器。为了使人们能够更详细地了解“的星号”上的瓷器,尼戈尔·匹克福得和迈克·哈彻合编了《“的星号”遗产》一书。拍卖行制作了《拍卖商品目录》,并且建立了“的星号”网站,将该船遇难、打捞过程和展览、拍卖详细情况上网。
此次“的星号”捞获大量的德化青花瓷器,更可证明中国泉州德化外销陶瓷的繁盛。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叶文程说:“研究古代德化瓷器的外销,对探索我国特别是泉州港和南方几个垂要港口的古代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无疑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拍卖会
为了使人们亲眼目睹“的星号”的面目,哈彻和有关人员将德国斯图加特城中心火车站改建成“的星号”帆船形状的展览中心,取名“的星号”帆船楼,展览中心展出了船上的珍贵物品。该楼于今年5月中旬动工,7月中旬竣工,建筑费用约150万德国马克。8月8日“的星号”帆船楼开抬接待参观者。哈彻同时选定了德国的内戈尔拍卖行(Nagel Auktionen)拍卖瓷器,它是欧洲大陆拍卖亚洲艺术品最重要的拍卖行。据内戈尔拍卖行的总经理透露,“我们马上意识到这么大批量,并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瓷器不能单靠‘普通拍卖’的办法来推向市场。单靠商人、收藏家和业余爱好者是消化不了这么大数量的。我们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新的客户。”这意味着这批古瓷器将会以普通市民可以接受的价格进行拍卖。
据悉,拍卖会将于今年11月17日至25日在存放瓷器的仓库附近搭起的大帐篷中进行。拍卖行将把这些德化陶瓷分成若干批进行拍卖。主办单位称,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拍卖会。
2000年11月9日 金陵晚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