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瓷都德化归来,案头添了具玉白瓷雕骏马。这马慑昭陵六骏之神采,取徐悲鸿奔马之气韵,俊巧中蕴藏着刚烈,灵秀而不乏沉雄之气。它腾蹄扬鬃,昂首嘶鸣,似乎等不得英雄抖缰,已欲驰骋沙场。
说起德化,那美妙、神奇、富有灵性的瓷雕艺术便禁不住从我的记忆深处浮现。戴云山下、泸溪水畔、大街小巷,原始的石碓与现代球磨机共同诉说着瓷都辉煌的历史与未来。
这个位于闽南金三角的山区小县,历史上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瓷都。景德镇的陶瓷业以官窑为主,这一特殊地位使其在内陆赢得了市场。德化瓷业走的是民窑路子,加上交通等诸多条件的制约,产品无法打进内陆市场,但却借助古泉州港的优势,自“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国外,这是迄今国内对德化瓷知之者较少的缘由。但德化瓷的地位和影响却不容置否。现已发现的遍布全县的200余处古窑址,足以让人想像到德化当时的瓷业规模及鼎盛局面。在县城东郊一座形如卧龙名日屈斗宫的古窑址前,文管办的陈主任如数家珍,那神情、那谈吐总有一种掩饰不住的自豪。这座兴于宋元时期发掘于1976年的古窑址,出土的800余件窑具和6790件瓷品,让德化人为之骄傲。它为研究宋元时代中国民窑体系、瓷业规模、窑炉结构、烧制工艺、德化象牙白瓷的创使年代、“海上丝绸之路”和当时的中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丰富的实物资料。
德化瓷的烧制,历史可谓久矣,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那时这里就有了釉陶、印纹陶的烧制,唐末时已初具规模。第一部完整的陶瓷专著产生于此。宋元时期,这里的瓷业呈鼎盛状,瓷艺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明末清初,德化的大师们又推出了独树一帜的釉下青花瓷,仅2000年打捞出水、被人们称之为“东方泰坦尼克号”的中国清代商船“泰兴号”上,就发现有35万件的德化青花瓷器。这些约生产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瓷器,有日用饮食器皿,亦有婴戏之类的人物雕塑玩具。器皿上的装饰图案清爽雅致、生活味浓郁。这批由英国专家打捞出水的瓷器,在德国斯图加特拍卖时,以2240万德国马克之高额成交,创下世界拍卖史上的空前记录。德化瓷当时外销之昌盛,瓷艺之精湛、收藏家之垂青由此可见一斑。难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会在他的游记中,对德化瓷器书下“瓷市甚多”、“制作精美”的褒赞之词了。
德化瓷器以“自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质著称于世。这里的建白瓷、高白瓷、瓷雕被誉为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赞日:“中国几乎可以说是以出瓷器而闻名于世的一个国家,瓷器以白色的程度而论,自当首推德化瓷……”德化建白瓷的特色独具,它以乳白釉为主流,胎骨细柔坚硬,民间称之为“糯米胎”,富有晶莹的光泽,釉质成色与胎体几相一致,通体温润剔透,敲击则发出清脆悠扬的金属声,美妙的胎釉质感逼似“玉之五德”。国内鉴定专家称其“似定器,无开片,若乳白之滑腻,宛如象牙光色,如绢釉水莹厚”。东瀛学者称其为“瓷器中之白眉”,欧洲艺术家将其命名为“中国白”,视为“中国瓷器之上品”。
德化的瓷雕大师不仅在日用瓷器的制作上注入自己的审美追求,在纯艺术品的制作上亦达到了很高的造诣,留下了一批精美绝伦的让后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明代瓷圣何朝宗的一件观音瓷雕,就为德化瓷的神仙人物造型开辟了一方清新圣洁的天地。他的《观音倚石》就走出了传统之窠臼,坐姿随意,双目微瞌,容貌极为慈祥,然而不失庄重,圣洁而具人性魅力,是具有个性化与亲和力的人间菩萨。内行告诉我,何派观音“双目微瞌”之“微”,乃神来之笔,重则呆滞,轻则落俗,增之一分减之一分都难出此神韵。后人几经模仿,仰羡之余直叹缘分不到,功力难及。何氏观音作为“东方艺术之珍品”,为国际名人所珍藏。清末民初闻名海外的瓷雕大师苏学金精雕的捏塑梅花盆景,直摘1915年巴拿巴国际博览会金奖。特等雕塑师许友义的《观音》、《五百罗汉》等,先后四次夺得国际、国内博览会桂冠。许兴泰的《春满人间》、苏清河的《大红釉金线雕九龙瓶》、苏玉峰的《持扇钟馗》、邱双炯的《花木兰》、陈德卿的《琵琶行》、杨剑民的《八仙过海》、郑雄伟的《坐莲观音》、许瑞峰的《逍遥济公》等等,在这座宏伟的瓷雕艺术长廊里,老一代宝刀不老,新一辈梭峰正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秀柯宏荣、陈桂玉夫妇创作的《山鬼》、《三月三》、《天鹅湖》等作品,以其新颖的构思、精到的制作,让人震撼之余心灵得到了洗礼。
德化名瓷已走向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180余次在国际、国内评奖中披金挂银。人民大会堂有德化生产的全套餐具,大英博物馆珍藏有德化的瓷艺精品,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的家乡,曾向德化订制了印有里根头像的浮影茶具……这足以让德化人为之骄傲和自豪。
此刻,峨伫立于“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抚摸着那高大的骆驼石雕,遥望“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想必此时,装载着德化瓷器的货轮正扬帆起锚。德化一名瓷,名瓷一德化,在我的记忆深处叠印出一种庄严与崇敬。据悉,不日德化的10万件名瓷将亮相西安,我企盼并祝福这来自闽南的海风,会为古老的黄土地注入清新的气息与蓝色的活力。
2002年5月29日 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