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地处“闽中屋脊”的戴云山区,是个千年古县,也是个千年瓷都。自唐五代开始,德化县的陶瓷生产至今延续不断,是中外闻名的瓷都。历史上德化生产的陶瓷器统称为“德化窑”或“德化窑瓷”、“德化瓷器”等,是我省也是我国著名的重要陶瓷产区。
历史上德化生产的陶瓷器,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就釉色品种看,有青釉瓷、青白釉瓷、白釉瓷、色釉瓷,就装饰看,有青花瓷、彩绘瓷和印花瓷等等。
宋元以来,德化生产的陶瓷器,除供国内使用外,可以说大部分是运销到海外诸国去,以满足海外各国人民的需要。明代德化生产的白釉瓷达到登峰造极的鼎盛时期,成为我国古代陶瓷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明代德化不仅以瓷塑和“象牙白”闻名世界,就是日用瓷和陈设瓷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开创了白瓷工艺百花争艳的新时代。明代德化白釉瓷畅销海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国外学者称之为“中国白”——中国白瓷的代表。何朝宗的瓷塑观音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独树一格的“象牙白”瓷创制成功,被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
到了明代中晚期,德化又生产青花瓷器,也就是说德化的青花瓷器是在明代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德化青花瓷的产生、发展和繁盛,可以说是德化瓷器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时期,也是德化瓷器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德化青花瓷器的繁荣时期,其产品除供民间需求外,相当的数量是作为外销商品运往东南亚、欧洲乃至非洲各国。清乾隆间的郑兼才在《窑工》诗中曾说“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蓰;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可见德化窑生产的青花瓷器也曾远涉重洋,重振明代白瓷外销雄风。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和民间收藏爱好者,都曾积极开展有关德化窑各类瓷器的调查发掘、收藏和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几年来,已出版的有关专著有《德化窑瓷鉴定与鉴赏》、《德化民窑青花》、《中国古陶瓷标本——福建德化窑》、《德化窑青花五彩全书》、《中国白——德化白瓷鉴赏》和《福建文博——古代德化瓷专辑》等。都曾引起了学术界和收藏界的极大重视和关注。
最近,德化陈明良先生编著的《德化窑古瓷珍品鉴赏》一书即将出版。这是他一生收集鉴藏德化窑各类瓷器的可喜成果。陈明良先生是德化窑瓷的收藏爱好者。他数十年来,一方面潜心收藏德化窑各类瓷器的珍品,同时,在德化瓷器工艺生产实践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以收藏德化本县地方窑珍品,指导瓷器工艺实践,又以工艺生产实践来推动对德化窑瓷的鉴藏。
陈明良先生编著的《德化窑古瓷珍品鉴赏》一书,是从他的“瓷艺堂——德化古陶瓷珍藏室”集藏的2000多件藏品中精选出578件(套)编辑成书的。其中唐宋元明时期183件,清代322件,民国时期73件。如以瓷类划分,白釉瓷就占了四百多件,是该书的重点部分。
《德化窑古瓷珍品鉴赏》一书的编辑出版,是对德化窑瓷鉴藏研究的一个范例,值得赞赏。该书内容包括:我的收藏生涯,德化窑古瓷概述,浅谈明清德化窑瓷雕艺术,德化窑仿古瓷辨识,关于“绿白”、“桐油白”瓷的几点看法,“龟粿印”浅析和图录鉴赏。
我通读了陈明良编著的《德化窑古瓷珍品鉴赏》一书后感到满意和高兴,从中得到不少的启发和教益。他对每一件藏品的釉色和制法都一一加以确定,使我们增长了见识。该书藏品的精品化,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历史上雕塑名师精品之作,如何朝宗、何朝春、林朝景、林希宗、林子信、陈伟、林我范和心默子等名家之佳作都有集藏。其次是注重对藏品的研究,如对“万历庚子年十一月”五彩罐的发现,对藏品的一些有纪年铭文瓷器的研究,并把书中所有款识部分的瓷器集录列表,便于查阅考证是他治理藏品的强项,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三是对各类藏品的釉色的集中研究,如对“绿白”、“桐油白”等釉色成因的研究分析和规范命名,填补了一些瓷器釉色研究的空白,这很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第四是注重挖掘一些不为人们熟知的历史上瓷塑名师,如林我范、陈振义、苏加善、许光敬、许光月等人的名品佳作,这就增添了德化窑瓷的珍贵标本和历史资料。上述这些就是该书有别于其他著作的显著特点。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肯定。
陈明良先生在《德化窑古瓷珍品鉴赏》一书中所展示的大量珍品及其鉴藏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罕见的珍稀藏品,以及仅见的珍贵标本,让我们有机会品赏到这些名家名作,实是感到由衷的高兴。我们相信,《德化窑古瓷珍品鉴赏》一书的出版问世,对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德化窑瓷的收藏研究,继承和弘扬德化优秀陶瓷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