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首页  | 经营管理 | 营销专题 | 人际沟通 | 创业天地 | 网商 | 职场生涯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营销管理>>营销专题>>|
姚明经纪人大谈体育营销

发布:2007-8-17 15:24:52  来源:  [字体: ]

   嘉宾: 黄为、朱小明

    主持人: 于玮

  主持人于玮:说到奥运,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三位当时都在做什么?

  黄为:08年申请的时候,我们没有得到,因为我当时在读书,当时7月13日我在看着电视,当萨马兰奇说北京的时候,我们整个就特别的激动,就“YES”就那种感觉。

  朱小明:我们正在开会,然后一起看的直播,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很多人流下了眼泪,作为体育营销的从业者,感觉是机会来了,或者说是可做的事情会有很多很多,但是当时可以说是一片茫然。只知道有好多的机会,总之是非常的激动。

  主持人于玮:你当时在做什么?

  章明基:我当时在美国。 

  主持人于玮:01年你在中国。93年的时候你们在美国那个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黄为:我没有一下子从心理上感觉非常的失落,非常的可惜,当时我在想我们的失误在什么地方,因为2000年的是我们北京是有一个奥运会会对我们民族经济,不管从概念上还是什么,都有一个促进,当时我看了之后,整个自己就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是想胜券在握,最后突然一下宣布是悉尼,我特别的失望。

  主持人于玮:不过好事多磨,在我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大家都讲特别的高兴,但是这个作为从事体育行业的你们来说,朱小明先生呢?

  朱小明:93年的时候我在一家企业,企业是金利来,我在企业里负责广告这一块,那个时候我是作为企业申奥,那个时候我们是在全国性的申奥最大的,最后失败的话,好多人也哭了,我们是花了近千万的钱来申奥,但是我觉得也有一种很好的感觉,那个时候我觉得,奥运对中国很蒙蒙胧胧的感觉,我觉得申报下来之后可能不知道怎么去做这件事,我觉得可能是火候没有到达,但是2001年7月13日的时候,给人的感觉,中国是很强大的,2001年有很多的事情比如有WTO,还有申奥,好多的大事。总的来讲,给人感觉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是要学习的事情还要更多。

  主持人于玮:黄为先生那个时候有没有想到,在多少年以后,你会作为奥运经济高级顾问会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来。

  黄为:当时没有想,当时一说北京之后,我握住拳头说“YES”就这样,特别的激动。我有过96年奥运会的北京,有94年世界杯的背景,我希望到北京参加这个,我特别的激动,当时奥组委也招聘过奥运人才,但是因为我在美国,没法儿参加考试,这个事就过去了,后来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你适合这个,他说你做过,96年亚特兰大的收入设计,你2008年的奥运会你能为国家做一点事,后来我马上打开E-MAIL。但是当时01年的时候,奥运申奥成功以后,所以我的理念上是一定要回来为北京做一些事情。

  主持人于玮: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呢?

  黄为:我特别的高兴,因为全球才有5位嘛,能为祖国做一点贡献,我自己的背景能用在我们中国的奥运会上,自己的精力有所用。

  主持人于玮:我们知道有5位,你在和其他的5位沟通或者是共同工作的时候,你们现在都在做些什么?

  黄为:他们主要是财务分析这方面的,法国的(英文),他可能在场馆方面比较专业,比利时的(英文)他可能在奥运会组委会,我自己呢,我亲自做过大赛的收入设计,这个概念在中国比较少,收入设计我们就是怎么样最大量的为整个大赛挣钱,增加收入,我举一个例子,举一个94年世界杯的例子,我们当时在组委会为94年的世界杯做收入设计,我们当时分析球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模式,我们中国的球迷不像欧洲球迷那么的我们当时看了狂一些录像,你看那个贝利,观众就像蚂蚁一样冲向他,后来我们就说这是为什么,他不是恨他,他? ,他拿一个袜子,打一个鞋带,都会保存起来,都是很有价值的。

  黄为:我第一场飞洛杉矶,第二天飞到纽约去,这个队是二十多人,加上教练训练的、管理的,所有的人都飞到纽约去,第一场到北京,第二场到广州去,第三场到哈尔滨去,所以让球迷飞遍整个世界,你想想几万个人,从今天要从北京飞到拉萨去,那得多少驾飞机,所以不仅为94年的奥运会增加了一些收入,你想航空公司得感谢我们。

  主持人于玮:你刚才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刚才做的事情,很简单的一个点子,就能让航空公司,让当地的经济受到很大的收入。

  黄为:比如说餐饮、旅游啊等等都是一个很大的收入。

  主持人于玮:我们在奥运会设计收入有什么样的计划。

  黄为:这个奥运会他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在84年奥运会以前,每一个举办城市都是拿钱买奥运会,花大笔的钱买理想,以至于84年以前的奥运会都是赔钱的,84年的由俄罗斯操作,当时的洛杉矶是全世界有意思要举办奥运会的,都没有人愿意举办了。奥运会主席四处说你来办吧,都没有人办,他用奥运会的理想去换钱,整个一个反向的思维。


  黄为:所以我这次来做也是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也是结合84年以来成功的经验,我们也结合国际奥运会和北京的规律,我们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做,从我自己的想法来说,北京是请我的,我就要为北京市来努力,我的想法是,我第一个挣谁的钱呢,我挣的是外国人的钱,我挣欧元,我挣美元,我把外国人的钱挣回来,我在挣外地的钱,什么广西的,广州的,然后在整我们北京自己的事,把这个曾经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奥运前有一个事,奥运中有一个事,奥运后有一个事。

  主持人于玮:朱先生呢?

  朱小明:不管是给我们的企业,还是从事体育运动的一些部门能带来很好的作用,我觉得对中国的企业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因为通过奥运会这么大的一个综合性的运动会,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检验到我们体育产业的一些政府、管理机构,他其中确实存在着巧妙的一些思维,刚才黄老师也举了一个例子,因为我从事的是中国本土的体育产业营销,我了解中国企业对奥运的理解,中国的本土企业经常会问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中小企业怎么样参与到奥运会,经常问这样的问题,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更广的思路去看待? 如果你真正要很多中小企业接入到我们的奥运会当中来,我觉得未必有那么多的机会,也未必有那么多的钱和费用能给得起,但我觉得奥运是一种潮流,他是主流的思想,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媒体,我们的整个市场,都在做这一块东西,所以说我希望中国更多的中小企业应该参与到这个潮流当中来,不一定要和五环挂上勾,其实他有很多延伸的东西,老百姓的思维发生变化了,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了,很多的观赏习惯发生变化了,这都给我们的中小企业提供的机会,从这一些变化当中来看,都有很多的机会存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类热点  
营销专题  
创业天地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