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年8月底,佛山陶瓷行业有超过50家企业已经或者准备在全国布局,明确的投资额超过30亿元,购买土地约3万亩。瓷海国际•佛山陶瓷交易中心建设顺利进行、中国陶瓷城二期工程确定选址、华夏陶瓷城二期工程加快规划、东平河北岸的规划、陶瓷文化创意园挂牌、佛山创意产业园实效运作、100亿重金改造祖庙东华里片区。内外联动,互为表里,2007是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元年”。
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元年”观察
2007: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元年”
2006年以来,佛山陶瓷行业布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一方面是行业的转移,另一方面是行业的提升,发展陶瓷“总部经济”顺理成章地被政府提上议事日程。
发展陶瓷行业“总部经济”最早见于政府文件是佛山市政府2007年7月份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的通知》(佛府办〔2007〕234号),文件出台的第2天,也就是7月12日,佛山市召开了加快推进陶瓷产业调整提升现场会。佛山市政府对陶瓷行业调整提升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扶优扶强的方针,做好对污染重、能耗高、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陶瓷企业的治理、搬迁和关闭等工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大力推进陶瓷企业‘佛山OEM’(贴牌生产),积极发展陶瓷服务业、会展经济和总部经济,通过‘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不断推进我市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
国内第一部总部经济理论专著作者、北京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在《总部经济学》一书中描述:“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一般地理解,发展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就是要把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的决策、研发、物流、商贸、会展、信息等服务性环节,以及高附加值产品、高端产品的生产环节留下,并构成“总部”,相当一部分一般性的生产环节况迁往在资源、营销半径等方面有成本优势的地区。
2007年以来,不断有企业在外省大手笔投资的消息,据统计,截止今年8月底,佛山陶瓷行业有超过50家企业已经或者准备在全国布局,明确的投资额超过30亿元,购买土地约3万亩。这一年,内地省份的招商团队频频游走于佛山各大陶瓷企业,佛山市各级政府对他们“挖墙角”不但卸下防备,甚至还热情有加。在送出一批项目的同时,一批具有“总部经济”特征的大项目陆续走下蓝图,在佛山落地生根。
我们不妨把2007年称为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元年”。
以佛山陶瓷上千条生产线、15亿平方米左右的产能、400多亿的产值,以及完善的配套,其规模和素质,在全国获得怎样的美誉都不为过。
佛山在全国陶瓷行业的地位是历史造就的。如果单从原材料和能源方面考量,佛山显然不是做陶瓷的最好地方。佛山的陶瓷行业,以及家具、家电、小五金、有色金属等行业蓬勃发展,关键在于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又在市场经济中占尽先机(例如创办于1993、1994两年的佛山民营陶瓷企业占相当大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的依靠强大的行政和城市资源发展“总部经济”不同,佛山发展陶瓷总部经济,最重要的支撑是已经具备的产业基础。发展佛山陶瓷总部经济,不是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更多的是通过对现有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和巩固,打造陶瓷产业的升级版。
华夏陶瓷博览城高级顾问张有卓教授在今年7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经过二十多年的特别是近十多年的积淀,佛山已经成为全国陶瓷行业人才、研发、品牌、会展、商贸、物流、信息中心。事实上,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在概念提出来之前就已经粗具规模。
佛山把陶瓷“总部经济”作为检验陶瓷产业提升是否成功的标志,得到了行业的积极响应,也呼应了全国“总部经济”建设热潮,这个概念的提出,除了强大的产业基础外,具体地说,至少还有以下一些决策背景:
1、应对佛山陶瓷行业转移带来的“空心化”趋势。佛山部分陶瓷企业迫于成本和环境容量的压力,纷纷以外迁产能拓展生存空间。虽然陶瓷行业是在转移中扩张,眼下佛山陶瓷行业的产能并没有明显下降,但再过三五年,外迁的生产基地羽翼日渐丰满,如果没有有效措施,这些企业有可能完全撤出佛山甚至广东,很难保证佛山陶瓷行业不出现“空心化”。“空心化”已有前车之鉴。和成卫浴诞生地——台湾莺歌的陶瓷行业一度有400条生产线,从业人员五六万,上世纪末凋敝以来,风光不再。试想,如果现在佛山的某家陶瓷企业三五年之后大部分生产能力集中于江西,谁能保证这家企业不把总部迁往上海?
2、经营城市,提升城市品位。佛山陶瓷“总部经济”与“广佛都市圈”、“创模”等词汇紧密相关,政府在环保和安全两柄利剑下不得不寻求新的增经济增长方式。有专家将禅城定位为“广佛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这样的定位比较高。禅城的城市品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空气质量等为人诟病已久的问题外,从城市面貌看,石湾、南庄等地,“不太像城市”,基本上还属于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点工作对象。如华夏陶瓷城所在地,尽管白天车水马龙,夜幕下则十分荒凉。在陶瓷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厂房一座连着一座,却很少像样的住宅小区和商业设施。一些陶瓷企业管理人员的抱怨,甚至不能就近买一双鞋,一袋洗衣粉。陶瓷企业的管理人员,同等职位收入可能比家电等行业要高,但长期在这样的环境工作和生活,他们甚至很难接受“白领”这样的称谓。改变以工厂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建设宜商、宜居的人文佛山、人文禅城,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品位,体现城市经营水平,还直接关系到高端人才的去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