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首页  | 经营管理 | 营销专题 | 人际沟通 | 创业天地 | 网商 | 职场生涯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营销管理>>营销策划>>|
奥运营销策划的共同法则

发布:2007-11-30 14:26:25  来源: 《世界品牌实验室》 [字体: ]

奥运营销是系统工程,既要做到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又要关注短期内对销售的有力支撑,既要保持奥运营销主题前后一致,又不能忽视每个阶段的不同的营销目标。但是透过历届奥运营销的成功案例,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成功策划背后的共同法则。

    1.关联奥运主题

    “更高、更快、更强”是奥运会传承下来的核心精神,而每一届奥运会也都有自己的主旨,例如雅典奥运会的理念是“遗产、人本、参与、庆典”,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念是“绿色、科技、人文”。这些口号成了每届奥运会的主题,贯穿着奥运会举办的始终,牵动着大众的神经。奥运精神实际上也代表着所有企业追求的品牌形象——世界性的、现代的、多元文化的、有活力的、有激情的、有责任心的,还有更多的内涵可以让企业去挖掘。奥运精神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总是能从中找到与自己品牌精神一致的地方,或者能包容自己品牌精神的元素。

    奥运营销的策划总是在这些大的背景下进行的,策划越是契合这些主题,公益性就会越强,参与的人更多,也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智扬公关的首席顾问谢骏说:“策划奥运营销首先要考虑的是关联性,要找到传播或者活动本身与奥运精神的契合点。”三星从参与奥运营销以来,就把自己的文化和品牌精神向奥运靠拢,成功的把自己打造成为富有激情的数字时代领导者。可口可乐公司全球奥运项目总监彼得·富兰克林也曾经评论到:“一个企业要以赞助商的身份利用奥运会这个广阔平台,首先需要明确企业自身的目标,找到奥运与公司品牌之间的关联性。考虑赞助奥运的时候,我们想的是奥运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特殊的东西,消费者自身渴望的是什么,而我们这个品牌本身的价值又是什么,能不能利用某些特殊活动使这三方面结合起来,变成最有力的关联。”

    2.用一个声音说话

    如何让奥运营销与公司的市场和品牌战略保持一致性?如何在不同的品牌发展阶段使用不同的奥运传播策略?如何让受众感受到企业品牌的一致性?这都是参与奥运营销的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在制定奥运营销规划时就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战略,确定奥运营销的主线,并延续在所有的奥运营销的广告、活动、事件营销上都体现这个主题。

    在奥运会的十一个全球合作伙伴中,大多数制定了自己的营销策略的主题。如GE就在奥运会上大打“绿色”牌,可口可乐则一直以“激情”为主题。奥运赞助商恒元祥则以“奥运有我”为口号,这对于他所在品牌阶段的现实显然是非常契合的,青岛啤酒的“全民奥运”显然对大众也有很强的号召力。而也有很多厂商包括合作伙伴在内到现在还没有响亮的打出自己的营销主题,公众对赞助企业的印象因此也变得非常模糊。

    3.联合营销

    奥运合作伙伴和赞助商大都来自不同行业,产品互不冲突,因此在营销时就有了许多合作的空间和可能性。例如消费类产品有自己丰富的渠道和终端资源,比较容易接近消费者,而数码产品则代表着科技和时尚,双方就可以进行联合营销。可口可乐曾经联合七家奥运合作伙伴在亚特兰大建立奥运公园,首开联合营销的先河。最近,联想与可口可乐、VISA等厂商签下合约在全球奥运营销上展开合作。联想可以借助可口可乐的产品渠道和经验传播其品牌理念;同样,可口可乐亦可借助联想的资源,在年轻、时尚的数码生活里传播其品牌。据悉,双方都将在所有的有关2008北京奥运的活动中联手,在所有媒体广告包括电视、报纸、户外、网络等广告方面同时出现,共同宣传,甚至聘请共同的代言人。同为北京2008合作伙伴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银行、大众汽车同已经开始联合开展面向特定客户群的购车服务合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类热点  
营销专题  
创业天地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