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成化年间(1465—1407年)的年款,主要见于景德镇官窑瓷器上。
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成化年款有三个特点:一是均为“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不见“成化年制”四字款;二是新创一种款字外加双方框的款式,为以前所未见;三是只见楷款,不见篆书款。主要体式为青花料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围以青花双圆圈或双方框,也有极个别无边栏的。写款位置多在器物外底。另见有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的六字楷款,在盘类的口边或高足杯的足内沿,写于口边的如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写款处不涂黄釉,留白—条;再如青花麒麟纹大盘,款识也横书于口边。这种盘的款识之所以书于口边是因为其外底无釉,呈糊米色,俗称“糊米底”,无法写款。成化官窑彩瓷中均为青花款,单色釉瓷除青花款外,还有少量锥刻款,例如霁青釉器中有的在外底锥刻双行六字款,外围锥刻双圆圈。成化霁青釉白花器的款识则为一特例,它是在外底蓝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写楷书双行六字款,外围白泥双圈,款识笔道凸起,这种蓝釉白泥款为成化朝独有。青花款识占全部成化款识的绝大多数,其特点是字体深沉,无漂浮感。笔法苍劲有力,中锋运笔,笔道粗,字体肥。故有“成化款肥”的说法。但字体并不严谨规范似为儿童所书,透着稚拙之气。成化官窑款识的蓝本似出自一人之手,也为历代仿写所不及。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曾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款特征编成歌诀:“人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宁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这首歌诀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成化官窑年款的字体结构特征。款外围的双圆圆或双方栏的青花颜色深浅不一,双圈大多外圈色深、内圈色浅说明当时先画外圈,后画内圈;双方栏并不规整,四角重笔处色深,这些虽然不能算作成化年款的长处,却为我们辨别真伪提供了依据。
由于成化官窑瓷器成就卓著,自明代正德朝开始即被仿造,嘉靖至万历时期已成为一种时尚,虽有破绽可寻,毕竟已达到形似的程度,给鉴定造成一定困难。清康、雍、乾时期,仿成化款非常盛行,有些仿得很成功,能达到神似的程度。历代仿成化官窑年款,多作六字双行以青花料书楷字于器物外底,外围青花单圈、双圈或双方栏,也有无边栏的。康熙时有一种紫地三彩云龙花卉纹板沿大盘,其外底中心光亮如漆的圆形黑地上有“成化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是仿成化款中较少见的作品。
成化民窑瓷器年款,或在器物外底以青花料写楷书“大明年造”四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方框;或为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造”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圆圈。其中书“大明成化年造”款的民窑瓷器,其精细程度,可与官窑相媲美。民窑瓷器款识字体略草率,不如官窑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