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年)陶瓷器上的年款,与康熙朝相比,篆书款明显增多,但楷书年款仍多于篆书。
雍正官窑楷书年款最为多见的是以青花料书于器物外底的“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或三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圆圆或双线方框。其中六字三行双圈款系雍正早期流行的款式,字体柔弱略草,不太规整,只有少数写得工整有力。六字双行双圈或双方框款时间略晚,字体工整秀丽,多为宋版书体正宗小楷,青花料色调大都纯正,只有少数呈色深浅不—。六字青花楷款也有个别自右向左横书于器物外壁近口沿处的。高足杯、碗上的六字青花楷款一般书于高足内沿,壶类则多于足里边环形排列。雍正官窑楷书年款中还有一种“雍正年制”四字青花款,多书于器物外底,四字作双行排列,外围双重正方框或双重圆圈。雍正官窑篆书年款有六字双行或三行以及四字双行的体式,大多无边栏,个别的围有双圈,可分为青花料或金彩书写款和镌刻款。篆字棱角分明,笔画刚劲有力,俗称“铁线篆”。镌刻篆款多用于颜色釉瓷器上,可分为款上覆釉与不覆釉两种形式。如窑变釉器外底的镌刻款多覆以酱色釉汁,釉色或深或浅;青金蓝釉器外底的镌刻款或覆釉或不覆釉。花盆外底的四字镌刻年款有的作十字形钱文排列。青花料篆书年款有六字和四字之分,六字年款多作三行排列书于器物外底,但也有较特别的,如天蓝釉或青花釉 里红茶托,款字多写于器足里圈。四字篆书青花款除常见的四字双行排列形式,有时还作钱文排列。青花或天蓝釉四连筒瓶上的四字款,则将四字分别书于四瓶的外底。雍正珐琅彩瓷器上的年款以“雍正年制”四字双行图章式蓝料款最为多见,蓝料色泽比康熙时浅淡,字体也比康熙时略小,笔法极其工整,款外所套双方框边线外粗内细,还有极少数款外无边栏、主要见于小酒杯上,可能由于底部空间过于狭小,无法再围边框。雍正珐琅彩瓷上的青花款共有3种,第一种是“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正方框,内外框线粗细一致。第二种是“雍正御制“四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方框,此种极少见。第三种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双线圆圈。雍正珐琅彩器上还有一种罕见的花果间藏款,如在珐琅彩器外底彩绘寿桃,其间写“雍正年制”双行红彩楷书款。
雍正官窑瓷器也有不书年款的,有的是奉皇帝指示不书款。如《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十年)八月十五日,司库常保持来黄地暗龙茶圆一件,传旨着照此样交年希尧将填白釉的烧造些来,底下不必落款。”也有宫廷指定落某种年款的,如《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四年〕八月初八日,高足宣窑碗一件,传旨交与年希尧照样烧造,其碗内款落大清雍正年制。”雍正时景德镇民窑瓷器年款见有青花楷书“雍正元年监制”、“雍正二年制”、“雍正三年谷旦”、“大清国雍正九年”、“大清雍正二年冬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