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 珐琅彩绘白玻璃杯
规格:高3.6cm、口径5.1cm
此杯圆形,微敞口,底微收,腹壁以粉彩绘四季开光花卉:牡丹、荷花、菊花及月季。开光之间填红地,上下饰以半圆形如意纹图案。口沿饰方格花纹一周,底沿饰圆点纹一周。杯底有蓝彩“康熙御制”楷书双框款。
明朝末年,随着西方国家来我国沿海口岸倾销商品,西方的许多物事传入我国,玻璃就是其中之一。随船而来的西方传教士不仅带来玻璃器皿,还带来了先进的制作技术。康熙帝是一位开明的皇帝,极受传教士引入的欧洲艺术的吸引,他设立皇家玻璃厂,亲自参与推动景泰蓝、瓷胎及玻璃胎珐琅彩绘器的制作,并把一些传教士纳入宫中担任有关造办处的职务,让他们把技术发挥出来。此举推动了我国玻璃制造业的发展,使清代成为我国古代玻璃器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品种剧增,制作工艺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杯即为一例。珐琅料是研磨得极细的玻璃料的混合物,要在未烧窑之前施加上器。玻璃熔点比珐琅低,要将珐琅装饰熔贴在玻璃器表需要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温度太低,珐琅纹饰无法熔贴,温度过高,不但玻璃热熔,颜色也会烧焦,珐琅还会有气泡。此杯的珐琅纹饰极精美,图案精细,花卉颜色自然淡雅,应是无数经验累积的成果。
康熙朝玻璃色彩非常丰富、纯正、艳丽,仅白色一种就有珍珠白、凝脂白、乳白、藕粉白等区别。纹饰工艺有套彩、刻花、压花、磨花、描彩等手法。并且从康熙朝起,玻璃器上出现了刻款,但较少见。此杯是康熙时期玻璃器的代表作。
所附半透明套红玻璃小杯为圈足,杯身呈喇叭状,口沿向外翻,着红料,两只镂刻的螭龙为杯耳。腹部刻有圆形“寿”字,“寿”字左右各有一条螭龙,杯圈足部有一圈莲瓣纹,杯的主体为白色不透明玻璃,其余装饰性纹饰皆着红料,底部有“乾隆年制”款。
仿翠玉玻璃杯一对,杯身由八瓣花形组成,似蓓蕾初开。每一花瓣上下各有一乳钉,杯身两侧相对应的有一对兽面。这些纹饰的灵感来自于古代青铜器。口沿宽厚,平底。
套色玻璃又称套料,指由两种以上玻璃制成的器物。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玻璃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玻璃,要求套色用的各种玻璃有相近的膨胀系数和黏度,这样才不致爆裂;然后在外层玻璃上雕琢花纹。另一种是用半熔的色料直接在胎上作花纹。这两种方法制出的器物有凹有凸,立体感很强。
颜色玻璃是在原料中加入着色剂熔制成的玻璃,对可见光具有一定的选择吸收,吸收光谱不同,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