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沃顿商学院教授贝齐·史蒂文森(BetseyStevenson)和贾斯廷·沃尔弗斯(JustinWolfers)的最新研究显示,美国的结婚率和离婚率均跌至历史最低点。具体而言,已婚人口的数量经过去25年持续下跌后如今已降到历史最低点,而离婚率也在2005年跌至197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当史蒂文森和沃尔弗斯着手分析这些最新数据背后瞬息万变的市场力时,一个事实渐渐浮出水面:作用于结婚和离婚状况的因素—即节育、两性工资差距的缩短、初婚年龄上升及家庭技术的剧烈变革——同样也对企业和员工产生重要影响。
史蒂文森说:“改变人际关系和家庭面貌的因素同样作用于职场,因为构成劳动力市场和家庭的是同一批人。公司了解自己所面对的人群是非常重要的。”
无繁衍生息的念头
在题为《结婚和离婚:变化和驱动力》的论文中,史蒂文森和沃尔弗斯承认,在婚姻研究方面,经济学家们一直尝试用经济模式解释家庭形成的方式和原因。史蒂文森指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经济学家加里·贝克(GaryS.Becker)在1981年撰写的《家庭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基于“生产互补性”的婚姻理论。根据贝克尔的理论,丈夫和妻子在市场和家庭中各司其职,两人的结合能提高生产力,这种分工合作在史蒂文森所说的“生产和孕育子女”方面尤为突出。
但是两位沃顿商学院的专家却引用了歌手兼词曲作者鲍勃·迪伦(BobDylan)的《变化的时代》(TheTimesTheyAreA-Changin")一曲的歌词来说明贝克尔提出的婚姻模式有待斟酌,指出“家庭不是一个静态的单位”。史蒂文森认为现代家庭生活已经严重削弱了生产互补性理念的适用性并且说明了原因。
她写道:“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意味着一个人的大部分成年生活是在没有子女承欢膝下的情况下度过的,而晚婚,包括再婚,意味着许多家庭在成立时并没有繁衍子嗣的意愿。而且,女性劳动力的增多表明,家庭分工已经减弱或者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
研究者表示,这些改变源于几个关键因素:
年轻男性和女性对婚姻的热衷程度减小。男性方面一直存在这种问题:2004年,男性的初婚年龄为27岁,充分反映了1890年首次记载的趋势,当时男子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6岁(1950年代中期出现短暂的回升,当时男子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3岁)。但是2004年,女性的结婚年龄也开始上升,其平均初婚年龄从22岁提高到26岁。“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年龄差距逐渐缩短。”
该研究指出,男性和女性晚婚的现象还反映了生育在婚姻生活中的作用日渐减弱。“在1880年,75%的已婚人士拥有孩子……到2005年,只有41%的已婚人士育有子女。”
研究表示,一度被称为“定义20世纪之发明”的避孕药提高了人们对生育的控制能力,“改变了结婚和生育的时间,而且由于女性教育或工作计划被中断的风险减小,它还促进了女性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史蒂文森说,节育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它改变了家庭的模式,给予女性更多控制自己职业道路的能力。突如其来的怀孕曾经非常具有破坏性。但是节育的出现改变了女性的生活方式及她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动机。”
家庭省力技术的诞生(冰箱、洗衣机、烘干机和洗碗机等等)和服务业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在市场上购买到之前只能由家庭主妇提供的服务。史蒂文森和沃尔弗斯写道:“这些新技术能够节约大量时间,让女性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投身于市场,从而增加了女性劳动力。”史蒂文森指出:“家庭技术的发现让市场介入了家庭生活,告诉你,‘你不需要一个专职主妇。我们能为你提供所需的一切服务,提高你的效率。’这当然对女性参与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市场上购买这些物品的成本降低了,而担任家庭主妇的成本上升了。”
作者表示,这些趋势促使人们以一种不同于贝克尔生产互补性理论的角度来解释婚姻之所以可行的原因。现代的婚姻不是基于分工,而是建立在“休闲和消费互补”的基础上,这使得有着有着类似收入和兴趣的男性和女性渐渐走到了一起。这种新的婚姻模式——加上晚婚的趋势和节育的能力——给职场环境带来了剧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