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褐花牡丹纹瓶,高17.3厘米。日本重要文化财,北宋定窑产品。瓶小口微敞,颈部极短,圆肩圆腹,大平底。此种造型俗称"吐噜瓶",与后代的太白尊极为相似,应是后者的滥觞。宋代定窑除生产白釉器外,还生产有黑釉、酱釉、绿釉及白地褐花(即铁锈花)等品种。此器的装饰手法应为剔花,即在器表施上褐色釉料,待釉料半干时,将花纹部分或纹样以外的釉层剔去,露出胎体,施釉烧成后釉色与胎地形成对比,花纹具有浅浮雕的装饰效果。剔花装饰技法始于磁州窑,后陆续被其他窑场采用。
青瓷刻花牡丹纹瓶,高16.7厘米,北宋耀州窑产品,日本重要文化财。此瓶也被称为"吐噜瓶",但与上一件瓶不同的是此件口沿翻转,肩与腹部的转折线比较明确,腹部轮廓线几为直线,加强了造型的形式感。当然,此瓶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刻花装饰与釉色的完美结合。瓶的颈肩交接处用刀平剔出三层似线似面的台阶式弦纹,肩部刻覆莲瓣纹,瓶的下部则刻两条凹弦纹和仰莲瓣纹,形成上下呼应的效果。腹部以一仰一侧的两朵盛开的缠枝牡丹作为主体纹样,枝条上缀满飘动的花叶,形成繁花似锦的富丽景象。橄榄黄色釉面晶莹透亮,可将瓶体上的花纹一览无余。耀州窑素以线条犀利洒脱的刻花装饰享誉中外,这与该窑陶工独特的刻花技艺分不开的。根据现代复仿制工艺证明,宋代耀州窑刻花工艺使用的刀具至少有四种以上,即直角刀、三角刀、梳齿刀、尖针刀等。一般花纹的刻划用直角刀和梳齿刀即可完成,先用直角刀刻出花瓣、枝叶和轮廓线,以刀法的深浅、平直表现出线条的粗细变化和花叶的透视效果,再用梳齿刀刻出植物的花筋、叶脉及水波等。而宋代耀州窑的瓷釉加工精细,配方科学,青釉熔融成玻璃相的效果相当成功,使其青釉色泽清幽晶莹,透明度强,釉料在高温下的粘度和流动度也恰当适中,这样的釉料罩在富有立体感的花纹上,自然形成色彩由深变淡或由浅变深的渐变色阶关系,将枝干、叶片、花瓣霍然托出,形成了强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绿釉黑花牡丹纹瓶,高35厘米,宋代磁州窑系产品。日本重要文化财。此瓶造型优美,口沿向外翻卷,形似一朵盛开的大喇叭花,修长的颈部至肩部微微内收,圆润的斜肩,肩以下向内急收至底部又向外撇,形成一个喇叭形底足,瓶的最大径位于肩腹交界处。整个形体似一曲跌宕起伏的乐曲,富有节奏与韵律美。纹样的布局也别出心裁,将一片花叶布置在颈部,颇具新意。瓶的胎土虽不甚细白,但使用了化妆土装饰工艺,这也是磁州窑系常常运用的方法,以遮盖胎土的缺陷,使釉面显得亮丽匀净,色彩对比分明。绿釉黑花是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是在烧成的白底黑花器上罩一层绿釉,再经低温烧成。此器显然是在用黑彩绘画后,又用尖状工具勾划出纹样的轮廓线及花筋叶脉,再罩上绿釉。
青花牡丹纹盘,元代景德镇窑产品。这是一件私人捐赠的藏品,也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此盘折沿,器形硕大,口径达44.5厘米。装饰有图案式纹样,分为三层,盘内底中央饰四朵不同样式的卷枝牡丹花,盘壁是二方连续缠枝番莲,口沿饰细线卷云纹,各层花纹之间以两组细双线弦纹相间。盘外壁与内壁的花纹相同。青花料显然使用了进口的波斯钴料,这种钴料含锰量少,含铁量高,且含钾,青花色泽浓艳幽靓。这件青花盘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此种钴料有深色结晶斑块的特点,形成了花朵浓淡有别的立体感和透视效果。底足内无釉,可看出胎质细白坚致,圈足非常规整,这似乎与元青花修坯不够精细的特点相悖,是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中的一件精美之作。
青花是高温釉下彩之一,它用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用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经考古发掘证明,最早的青花出现于唐代河南的巩县窑,但成熟青花瓷的烧制则出现于元代的景德镇,这是由当地的制瓷原料的特性和工艺水平决定的。景德镇元青花瓷胎在当地宋青白瓷的基础上,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增加了氧化铝的含量;景德镇元青花的釉色白微青,光润透亮。这些优良的制瓷原料和优秀的制瓷工艺为成熟元青花的出现提供了条件。